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博客 论坛 播客 社区网络电视直播 点播手机MP4
>> 作品连载

《另岸的风景》:初识新疆(非小说)

------作者:梁艳

央视国际 2004年08月25日 15:17

  远离了,好像平静了,淡忘了。可一拿到冲洗出来的照片,那种热辣辣的感觉又扑面而来。火热、干燥的空气,辛辣的食物,醉人的风景,在新疆十几天的生活,又一页一页地翻开,点滴感受也在心里沉淀着。

  去过新疆的人,我想,没有人不会被她的广袤所打动。一望无际的戈壁亦或沙漠,在蓝天的映衬下,总有几分不真实。好像在这样纯粹的地方,不该出现不毛之地,不该出现大量的生硬的岩石,就只该有成片的绿地以及点缀其间的马群、羊群。

  途径沙漠时,我们停下车,因为从未亲见,沙漠也就成了风景。在沙漠中零星散布着像草一样的植物,远看如同枯死的一蓬,近瞧却都是活生生的,在一层白色的伪装下,把嫩绿藏在心底;摸一摸,它竟自浑身凉意,全然不顾头顶太阳的骄奢。这小小的草,执著着自己小小的个性,才在这滴水难觅的沙漠中,顽强而倔强地活着,有时,活着就是一种胜利。

  沙漠里,也有高大的,类似于树的植物,叶子细得像草、像发丝,只因着了绿色才和枝干区分开;它的树干是白色的,枝枝蔓蔓,随意而优雅地生长着。心想,最好是采下一节,插在一个古朴的大陶罐里,摆在家里的沙发旁,这样一来,整个房间都会因它而充满生命的活力。

  也许是因为地面的开阔,天空也能让我新奇。这里的云不像北京的轻轻淡淡、若有若无。如果它有色彩的话,肯定像哈萨克族的毡房一样,是浓重的;只可惜,它仅拥有白,于是它堆积成块、成层;有像切好的蛋糕,有像化不开的奶酪。以不变的天的蓝为背景,云就像顽皮的孩子,努力变换着模样,却因为始终脱不开白色的外衣而恼怒,就地打个滚,沾上一层灰蒙蒙,然后去见太阳公公。太阳的光线透过云的白,罩在云的灰上,给淡淡的灰加了一道细致的金线,反倒增添了云的美,就像给一幅画镶上了框,更让云一瞬间有和蓝天分离的感觉;天的蓝在淡去,云的白和灰凸现出来。看来,并非只有蓝天、白云的组合才是美的,有了太阳的爱,即使云的瑕疵,也会与众不同。

  行进在新疆的辽阔大地上,是不能不听王洛宾的歌曲的。也只有在这里,一边看着远处自由奔驰的马群,车前直通天际的大路,蓝天、白云在高处遥相呼应;一边听着高亢、嘹亮、纯净的歌声,为眼前这幅画卷作着动情的解释,你才能真正了解新疆。一方水土、一方人,也只有在新疆这块土地上,才能孕育出歌中所唱的热情奔放的民族;新疆也正是有了这些民族,才如同添加了神来之笔而鲜活起来。

  新疆的路有许多是未完工的,就像张晓风文章里所讲“车子在凹凹凸凸的路上,往前蹦着。我不讨厌这种路——因为太讨厌平直的大道把你一路输送到风景站的无聊。”有时车速太快,地面的不平就愈加明显。我们一车人会在车子腾空的瞬间像炒锅里噼噼啵啵的豆子,尖叫着被抛向半空。

  想来,也只有在新疆旅游,才会如古人所讲:愈险,则景致愈奇,而人所罕至焉。其中,从天池到喀纳斯湖,我们几乎走了整整两天的路程。这一路上,读完云,读山;阅了沙漠,看戈壁,再迎接草原;像是乐章的序曲,等我们到了风景区,便不会大呼小叫,因为有一路的风情牵引,撩开门帘,就是臆想中的美了。

  那拉提草原

  没到那拉提草原之前,我还以为一定是一马平川、一望无际、绿油油的一片大草地;直到在那拉提骑上马,一路行进时才知道,翻过一座山之后,还有一座山,而那拉提的美就在于山山相连,就在于一线树林把一小片绿地圈点,像是巧手织成的地毯。如果能从天空俯视,这块地毯的图案一定美过我们平生所见,一定超出我们平庸的想像;一定会像在泰山顶见了云海一样 ,有一种催眠的力量,让人以为一脚踏下去,会松松软软,而绝不使人受伤。

  马,成了那拉提不可缺少的代步工具。我们这些少有机会与马打交道的人,由开始的生疏到竟也像骑自行车一样舒适、坦然。

  在那拉提的两天时间里,我碰巧骑到的是同一匹马。这匹马性情温和,难得能让它飞奔起来。于是从一开始,我和马就被大伙远远地甩在队伍后面。一位哈族小伙子见状,飞身上马,坐在我身后,也不知用了什么方法,不见他用鞭抽打,马却走得飞快起来。

  阳光下的那拉提,散发着泥土和草的清香;更有不知疲倦的山鼠,辛劳地翻耕着草地,山坡上留下它们一排排小山包似的战利品。

  听哈族小伙子介绍,我才知道自己骑的是一匹走马。马稳稳地走着,一会儿上坡,一会儿下坡,一会儿过溪;我随着马儿摇摇摆摆,如同旧时老百姓家要出嫁的新娘,不知马儿会将她带向何方?那个等待迎娶她的男人究竟长的啥样?

  在这里,用不着等到秋天,就会有种天高云淡、神清气爽的感觉。地上的草已经微微有些黄意,远山承接着蓝天,时不时飘来几朵无心出岫的白云点缀其间。这天、这草、这山、这景,都因为太美而显得不真实;又因为太大、太辽阔,让我仿佛丧失了嗅觉、触觉、听觉,仅存视觉,而无法真真切切地感受它、拥有它。

  山麓里,不经意一瞥,见一枯树盘根错节,躺在绿的怀抱中。树干的皴皮折皱着,不用看年轮也猜得出它的沧桑经历。寄由这截指向天空的枯树,我仿佛窥视到那拉提草原的魂灵。它不单单是表面呈现大家的纯粹的蓝、雪亮的白、或深或浅的绿,更有沧海桑田的变迁,云遮雾绕的过往,美丽和憔悴的重叠;有着我们这些游客甚至属于这里的哈族人都会远离的寒冷、衰弱和孤独。如今这枯树干,衬着蓝天、拥着绿地,鲜明地构成一幅画,好像过去面对未来,年迈面对青春。

  伙伴们在不远处一个毡房边纷纷下马,他们回头打着招呼:“喝马奶子啰。”豪迈得就像这里的土著民族。毫无疑问,如果在这里长住下来,他们也会像哈族小伙子长在马背上一样自由驰骋;脸膛也会晒得黑红黑红;也会热情地掀起毡房的门帘,邀请我们进去畅饮。——新疆的辽阔和深远,必定孕育出胸怀宽广的人民。

  接过主人家递过的马奶子,呷了一口,比酸奶还要酸,嘴里竟留下淡淡的酒的余香。“这该是马奶子酒吧?”我们问。

  而秀气的女主人却摇着头坚持着,“这就是马奶子,母马下的奶,不是酒。”

  品着略带酒味的马奶子,听着主人对马奶子工艺的介绍,我打量着这个普通的毡房。明显地,这个毡房和山下用来招揽生意的毡房不同,一家人的所有家当都见缝插针摆得满满当当。女主人抱着小囡囡的神态是悠闲的,既不会因为忙着迎来送往而让小孩四处撒野,更不会因为观光客没有挑中自己的毡房而懊恼。他们的家远离热闹的旅游度假村,独自建在幽静的崇山峻岭之中,整个那拉提草原便是他家的花园,只要掀起门帘,就能“悠然见南山”。若不是我们骑了将近三个小时的路程,可能这一生都不会与这个淳朴的哈萨克人家相遇;而他们也会继续安静地生活,不被外界侵扰。

  其实,在我们心里何尝不想和他们一样?行走名利场,有谁能说自己得到的比失去的多?有谁能说现在的成熟是真、过去的单纯是傻?总是在期盼、寻觅、追求中越发迷芒,而再回首,来时路却早已模糊不清。怀揣着忽上忽下的心情,脚踏患得患失的征程,什么时候曾有闲情逸志“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或许真的该“带一卷书,走十里路,选一块清静地,看天,听鸟,读书,倦了时和身在草绵绵处寻梦去”。(徐志摩《我所知的康桥》)

  只有放松心情时,才会抬头看一看天空。那拉提的夜晚,星星出奇的多,天幕好像经受不住这些美钻的重量,一点一点下沉,和大地越贴越近。于是,星星便越发明亮,哪一颗都伸手可及。我默默地端详、猜测,属于我的那颗在哪里?如果有来生前世,它可曾和千年前的我对望,那时的我又会是什么模样?

  终于,一颗星星挣脱束缚,一道耀眼、短促的弧线过后,一切归于平静,就像什么都未曾发生过。“喔,我希望在我离开人世那天,也有一颗星星为我照亮归途。”我心里默念,不知不觉中许了愿。

  没有人发觉那颗星星的丢失,满天的星斗依然闪亮

  塞里木湖

  一路上,听新疆当地人讲,塞里木湖是他们心目中的圣湖,如果能在湖里游个泳一年都会没病没灾的。当我们第一眼看见塞里木湖时,我想,每个人都会爱上它。

  湖水湛蓝,像多情的眸子,波光荡漾处,便是它真情流露;又像一块美玉,安然地镶嵌在群山之中,如同一顶皇冠,被无意中遗落在这里。

  塞里木的云,像是要飞驰到哪里,却被蓝天抓拍下它飘逸的瞬间;于是眼前的云,可能只是虚幻的影像,而魂魄却早已飞到它想去的地方。塞里木湖透过云做的面纱,半遮半掩、含情脉脉地望着我们。

  “亲近它,”是我们跃下车的冲动。

  湖水冰凉澈骨,据说这里的水来源于雪山上的冰川,所以自有一种炎热的八月里难得的清爽。

  我们几个女孩子正优雅地踩在水中摆着姿势照相,猛然间,水急风骤雨般地打在我们身上,优雅组合不堪一击,转眼成了落汤鸡,浑身上下湿透。于是,一不做二不休,收敛起小心谨慎,紧追击水的“敌人”,同心协力把他变成“落水狗”。“敌人”势单力薄,仓惶出逃,不过方式倒也新颖,穿戴整齐地就地一扑游起泳来。这回羡煞车里没有下水的人。眨眼间,就有女孩子身着泳衣头戴泳帽,甚至连泳镜都武装上了,紧随其后下了水。更有白白胖胖的男孩子,换好泳裤,耀武扬威地高声叫大家欣赏他的泳姿,可还不等他走到齐腰深,就大喊冻死了,要打退堂鼓。为了表示对他的支持,我们前后左右夹击,一起向他泼水;他腹背受敌,只好顺水推舟,一猛子扎进水里。

  玩得尽兴、尽欢处,我恍惚间有些疑惑,是塞里木湖的欢乐感染了我们,还是我们的欢乐注满塞里木湖?

  天池、毡房、羊肉大餐

  照片中,有在天池我穿戴着维吾尔族服饰留的影,不觉让人想起《冰山上的来客》:衬着层层叠叠的天山山脉,在一汪湖水边,轻轻撩动面纱;于是我这个典型的汉族人的面孔,也有了几分维族人的味道。

  没想到,天池的美,竟然是回家之后整理照片时才发现的。而当时,首尾衔接的汽车,吵吵嚷嚷的人群,全然浊污了这灵山秀水的魂魄。还有在天池里来回游弋的快艇,天池边新近加盖佛堂,都在昭示着人们:这里是个热闹的所在,快加入这热闹中。

  而我,却来自于热闹,想到大自然中找寻清静,此时此地却只能随集体的步伐,步调一致地行进、后退,毫无感触地匆匆离开了天池,心里叹息着:唉,这就是天池!本应是烟雾弥漫中,七仙女偷偷沐浴,追逐嘻戏的地方;本应只有敏捷的小鹿、跳跃的松鼠、叽叽喳喳的小鸟穿梭其中的地方;本应身背睡囊,艰难寻路,忽然眼前豁然开朗,在重峦叠嶂中发现一潭湖水,像灵秀的眼睛,对来人顽皮地一眨一眨;可现在,却是这般模样!

  从天池出来,是该吃饭的时侯了。车靠着边慢慢行驶着,我们渐渐恢复兴致,像挑商品一样,盯着窗外散落在山麓里的哈萨克族毡房,看哪一个毡房依傍着河流;哪一家主人热情好客。

  终于,车停了,卸下饥肠辘辘的我们。等我们扑向空空的餐桌时才被告知,要想吃饭,须耐心等待一个多小时,因为要现宰羊。我们被热情地请进毡房里,眼睛顿时吃饱了。

  这个装饰漂亮的毡房,无异于汉族的洞房,满满当当的红、绿,热热闹闹的图案,在这些色彩的繁华中再点缀两条狐狸皮,一左一右镇守着毡房。有着墙的功能的围布像城市居家用的窗帘,一人高的地方是细细碎碎的流苏,以流苏分界,上面用了浓重、极致的红,下面是浅了一层的水红,布料纹路清晰地发着亮,像缎子一样。在围布上,毡房的主人用左右对称的手工织毯做装饰,就像挂了两幅山水画。

  毡房里最不可缺的则是被子、枕头和靠垫,被子是按照同色系、同花案相对码放;而一对抢眼的刺绣靠垫,像是为了炫耀,摆在房子的中央。新疆哈族人家的刺绣,与江南水乡的女红有着截然的区分;它用了几种最浓烈的色彩,描绘了最简单的花草,这些花草也仿佛沾染了北方人的豪迈,茂盛地生长着、怒放着,它们与“娇”字沾不上一点边,只能形容为“艳丽”了。

  床上铺着几条色彩、图案各不相同的地毯,想来,主人是要利用有限的空间充分展示他们手艺的精湛,构思的巧妙。

  在绿色的穹顶和红色的围布之间,还错落有致地拉了几条富有民族特色的锦带,像是节日里公园、商场张挂的彩带,让毡房纵横有了关联。

  我们的晚餐就摆在毡房外、溪水边。在流水淙淙地伴奏下,开始了我们来新疆后的第一顿羊肉大餐。鲜嫩的羊肉串,还等不及出炉就被消灭干净;大块大块、冒着热气的手抓肉,连骨髓也被我们狼吞虎咽地吸光。减肥?好像早被遗忘,正宗、地道,毫不带膻味的新疆羊肉,好像在让我们的肠胃也领略到新疆风情。

  主人家对我们的胃口大加赞赏,吃得热火朝天的我们仍再接再厉,催促着:再来二十串羊肉串!

  交河故城

  交河故城,一个古老的城市,一个逝去的城市。

  说它古老,因为它建于公元前二世纪;说它逝去,早在公元十三世纪,交河故城就在战火中被毁弃。今天我们所能见到的交河故城,大多只是当初建筑的地下部分,即便如此,这逝去城市的废墟,至今仍能令人惊叹不已。它就像现代沙雕艺术作品,经过岁月的打磨,留给我们这些过客一个残缺的震撼。

  二十一世纪的我们,走在鳞次栉比的土台中间,克制着想伸手触摸的冲动。太阳无遮无拦地烤着大地,仿佛要穿透地表,把长眠的古人唤醒。没有宣传画上夕阳余辉的装点,在正午阳光的直射下,故城亮晃晃地,真实地沉默着,以它两千年的沧桑坦然面对着我们。

  拐入中央大道旁的小路,故城包围了我们。风梳理过的黄土坯层层叠叠,现出故城千年的肌理;细如齑粉的黄土末,则是它脆弱的容颜。在我们生命遥不可及的从前的某个瞬间,故城轰然倒塌,不知它等了多少个日月轮转,才迎来今天我们的相见。

  交河故城是建在一个“土岛”之上,左右被河水环抱,四面临崖,是个易守难攻的军事重镇、交通要塞。就如同电影里表现中世纪的欧洲城堡一样,摄影机像透过鹰的眼睛向下俯视,忽高忽底地穿过重峦叠嶂的森林,眼前豁然开朗:一座于山顶之上,于美景之中有着尖尖屋顶的古堡展现出来,于是故事开始了,神秘的面纱被一点点揭开。只是交河故城,曾经上演过怎样的悲欢离合?曾经经历过几度痛苦绝望?那深埋于地下的婴儿古墓群,有着怎样的传说?是什么可怖的、难以逃脱的恶魔,令这座城市在被战火毁弃之前,无辜的婴孩已先一步被夺走生命?这里究竟有着怎样的过去,却再也没有揭开谜底的机会了。

  我们这些千年后的游客,走在历史的尘埃中,寻寻觅觅,试图破解疑团找到答案。故城在我们探询的目光中始终沉默着。

  一路走着,我们惊喜地发现了一个建在夯土之上的洞开的四方形缺口。那应是前人的窗户吧?在这里,有没有人曾经站在窗前面对蓝天,感慨世事无常?有没有人曾经推开窗棂,让晚风轻轻拂过?活着的交河故城周围,该是有潺潺的流水,遍地的青草,庭前、屋后,也许是绿荫匝地的葡萄藤;看得见蜜蜂的飞舞,闻得见花草的气息;大概也有河边的谈情说爱、地久天长,草原上的英姿飒爽和自由驰骋吧?

  据说唐督护府,便建在故城之中,是这众多方方长长、一折一扣的夯土中的一个院落。也许当初的督护府和其他大家宅院一样,建筑物高大威严,雄踞一方;平日里门庭若市、车水马龙、高朋满座;在这里出入行走,大概需有繁琐的礼仪、严谨的谈吐、雍荣的装束;也会有达官显赫凌罗缠身、佩饰琮zheng(王+争)地前呼后拥、招摇过市……

  而如今,曾经的繁华都归于沉寂,只有这默默矗立的一块连一块的夯土,试图见证过去,却望不到未来。或许哪一天,一场暴雨过后,交河故城便会消失怠尽,去追寻那已经远走的,成为世人终不可知的过往?

  交河故城,在蓝天的映衬下,好像也有了倾诉的欲望,要开口说些什么了;那些神秘的洞口,就像一张张无声的嘴巴。或许它们已经说了,却早已消失在过去的某个时空之中。

  喀纳斯

  喀纳斯的美,就像打开了一箱珍宝,让你眼花缭乱之时,却根本说不清它美在哪儿。

  来不及细细品味,我们便开始了典型的旅行社式的游玩,就是在风景区里兴致勃勃加入人工游乐项目中——漂流。在这儿漂流绝不能和在天池里坐快艇相提并论。天池是一览无余的,于是游玩便成了展览,一旦有了观众,任何形式的快乐都或多或少地加入表演成分。而在喀纳斯,则全无这种顾虑,树林是湖的天然屏障。这些树几乎齐着岸边生长着,仿佛是奔着这儿的水而来,如若不是水流湍急,树们很有可能一脚迈进水里。

  有幸的是,我们四个性格开朗的女孩子被分在一个皮划艇上,两个当地的小伙子一头一尾掌舵。

  当我们刚到湖心,大约是水最深的地方,小伙子停下了桨,严肃认真地对我们说,现在必须下水,这是漂流的一个程序。我们四个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半信半疑谁也没下水。

  僵持不下,小伙子们一边让皮艇就地打转,一边口中念念有词:看你们下不下,不下?就转晕你们!皮艇越转越快,已经数不清转了多少圈,眼前天和湖早已混沌一片。“我下、我下”两个同伴开始讨饶。

  皮艇终于停了下来。她们在小伙子的帮助下下了水,而手却死死把住皮艇,惟恐一不留神皮艇跑了,将她们扔下。小伙子开始使坏,像争夺财宝一样,把同伴抓住皮艇的手一根一根掰开,然后拿起桨竟快速划离;我们可怜的同伴,借助橙色救生衣的浮力飘在水面上,就像《泰坦妮克号》跳进海里逃生的人一样,只是眼里流露的不是绝望,而是惊讶和不敢相信。

  等两个同伴重新回到皮艇上时,虽然潜水衣已经湿透冻得直打哆嗦,却掩饰不住脸上兴奋的光芒。这时,皮艇上的另一位同伴,一边迟疑着向外迈着腿,一边鼓动我,“该轮到咱们下水了吧?”大家全乐了起来。小伙子“阴谋”得逞,意气风发地宣布:坐稳了,我们要开始漂了。

  顺着水流的方向,根本来不及观赏湖光山色,皮艇斗志昂扬地一路劈波斩浪,像要赶着应征入伍一样。在石多水急的地方,皮艇的一头会高高翘起,直插云霄,伴着“满座”的惊叫声,小伙子们愈发娴熟地展示着他们划艇的高超技艺。借助浪的力量,小伙子再接再厉,把我和另一个没有下水的伙伴彻底浸透在艇上。用他们的话讲,这里的水和塞里木湖一样,是能够消灾降富的。

  到了水缓的地方,小伙子们改变了前进的方向,要靠岸带我们去摘野草莓。我的世俗之心不自觉地动了一下,眼前是不知深浅的密林,身旁是只有一面之交的“船长”,我该不该相信他们?在这丛林深处有没有危险和陷阱?等再看一眼兴致勃勃、毫无杂念的同伴,我的心放宽了。大概在这里只有最自然、最美好的东西才能生存、生长着。

  进了树林才知道,这里别有一番天地。一块不大的绿地在树林的环抱中静静地睡着觉。毛绒绒的小草就像刚出生的婴儿的头发,紧紧地贴着地面。我们举手投足都十分小心,好像惟恐打搅了谁;稍不留神,脚下就会踩到小磨菇、青蛙、蚱蜢。

  “哪儿有草莓?”大家都在问。

  只见两个小伙子像探雷一样,低头哈腰地紧盯着地面,不一会儿就捧着野草莓回来了。怪不得叫它野草莓,它是平常吃的大草莓的袖珍版,小小的、红红的,没有绿豆大,而入口的味道却浓浓的、酸酸甜甜的,汇聚了草莓的精华。

  三下五除二,采来的野草莓被一扫而空,我们依葫芦画瓢,在草根下仔细搜寻野草莓的踪迹。

  忽然,一个几乎半裸、金发碧眼的俄罗斯姑娘,从我们身边目不斜视地走过去。我有一瞬间的恍惚,是我们进了时光隧道,误闯入俄罗斯的皇家园林?还是这异域姑娘本身就是个神话,她饮朝露食野果寝于山洞之中?抑或是我们身处神秘花园,会有种种幻影出现,说不准,这个影像会穿透我们的身体继续前行?或者是我误采到什么有隐身法术的仙草,让这姑娘根本看不见我们?在我发呆之际,眼前只剩下姑娘健美的背影,耳边响起小伙子解释的声音:她们是旅游区的签约演员,总在晚会上跳舞。

  意犹未尽的我们,又踏上征程。也许是刚才的“饕餮大餐”太出乎意料,也许是迷人的俄罗斯姑娘仍让人魂牵梦绕,皮艇上一时无语,只听得见流水琮琮。

  岸边是深深浅浅的绿,在这绿的背景中,有一摸亮丽的纱巾在飘动——俄罗斯姑娘!像看到失而复得的珠宝,我们的眼睛齐刷刷地“聚焦”过去。姑娘临水而立,微闭双眼,仿佛已经入定。从树叶缝隙中透过的光线淡淡地撒在她身上,她裸露的肌肤闪着柔和的色泽;束在腰间的纱巾随风轻摆,腿若隐若现地惹人怜爱。不知是谁率先打破了这片宁静,向姑娘高喊:“你好!”,我们这才七七八八地伸着胳膊,你好、你好地大呼小叫起来。姑娘也睁开眼,热情地挥动着手臂。

  一路漂过急流,度过险滩,钻过小桥,眼前渐渐开阔。当我们发现终点越来越近时,心里不免有些失落。像是希望狭长的喀纳斯湖再长一些,能让我们领略到更多美景、风情;像是还期待着下一个意外,使我们尽享眼福口福之欢;又像是和熟捻的朋友分离,一时不知该拿这沉甸甸的友谊怎么办。

  刚刚和幽默、风趣、多情的喀纳斯小伙子告别,我们又坐上一个自称“喀纳斯最英俊的小伙驾驶的喀纳斯最漂亮的快艇”,在风驰电掣中感受到别样的喀纳斯。

  仅这短暂的一天,就已经让我们心满意足;来时路上的辛苦奔波和因简就陋的住宿条件仿佛特为检验我们的诚意而设置,想得到快乐吗?拿努力来做敲门砖!付出、得到,就这样简单。只是因为我们再也付不出第二天,所以拥有四季的友谊峰、看得到喀纳斯全景的观鱼亭、烟雾笼罩的月亮湾,就成了摆在橱窗里心仪已久的时装,时时让人惦念。如果今后我还有机会再来喀纳斯,一定要呆满一星期,登山、远足、游猎;即使在湖边不练瑜珈,也要浸淫了这里山的味道、水的灵气、树的魂魄,卸下满身的疲惫,换回清新、淡泊和平静。

(编辑:李恩泉来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