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艺术台 > 中华诗词 >

中华吟诵基本特点浅谈

丁时祺

发布时间:2013年02月05日 17:26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华诗词学会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完整视频 完整视频
channelId 1 1 1

       前 言

       由于我国在世界的地位不断提高,我国的文化也不断受到世界的重视。在当前出现的国学热中,吟诵热一轰而起,不断升温,为此,吟诵的学理研究被迅速提上议事日程。

       吟诵的基本特点在于其曲调(指吟诵中的声音及其变化,包括旋律和节奏等),因此,声学、音乐声学和音乐理论(相当于中国古代乐律学)是研究吟诵的有力武器。本文就从这一角度来谈谈“什么是吟诵?”、“怎样的吟诵才是好的吟诵?”这是吟诵学理研究和实践的根本问题。希望本文能为建立吟诵研究框架尽一份力量。鉴于本文的对象多是语文工作者,因此采用以语文现象做比拟的浅谈方式,并配以示唱。缺点错误之处,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一、什么是吟诵?

       (一)表达诗词文章的方式:

       表达诗词文章的方式有很多,大致有文字、声音、图像三类方式。

       最常用也是最实用的方式是文字方式,即用文字把诗文写出来。这种方式很准确,一目了然,其中也包括艺术化了的书法。

       其次是声音方式,把诗文用声音说或唱出来。这种方式使用也很广泛,不足的是同音字较多、且各地方言又不一致,还须辅之以文字(如对照文字稿或打字幕等)才能表达准确。

       另外还有图像方式,包括绘画、照片、动画、舞蹈等。这种方式也须辅之以文字,如诗画配等。

       其中,用声音表达诗文的方式有多种:

       第一种是“唸”,这是最常用的,就是用语音把诗文唸出来、读出来。如常见的唸书、读书、听写等。在这里语音的作用是传达作品内容。

       第二种是“诵”,就是用语音把诗文有抑扬顿挫地朗读出来,在这里语音的作用除了传达作品内容外,还表现了诵者的感情。如各种用方言或普通话有表情地朗诵。

       第三种是“吟”,就是把诗文哼唱出来,或者半诵半唱。多即兴而发,曲调简单,重表达吟者情绪。如古今读书人的“吟诵”,本文中所用的“吟诵”一词也是指此。

       第四种是“唱”,就是把诗文唱出来。这里有事先创作的艺术化的曲调,往往还加上音色变化、和声等因素,重表现作品内容,重感染别人,其表现力最强。古代的“乐府”就是专门的音乐机构,教坊、瓦舍、勾栏等都是排练或演唱场地,《诗经》、唐诗、宋词、元曲等是歌词,有宋《白石道人歌曲》、《事林广记》、明《谢琳太古遗音》、《风宣玄品》、《乐律全书》、清《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等书中上万首记谱资料留存。大家熟知的诗词歌曲有汉魏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隋唐的《玉树后庭花》、唐王维的《阳关三叠》、宋李清照的《凤凰台上忆吹箫》、姜夔的《杏花天影》和《扬州慢》、元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等歌曲(笔者都有留存),以及现今的毛主席诗词歌曲等。

       “吟”、“唱”与“唸”、“诵”之间的区别,在于“吟”、“唱”有了唱的成分,而“唸”、“诵”只用语音,不唱。

       作为吟诵,就要哼唱起来,尤其是每句结尾的音(本文中称“落音”)必须要唱起来。“吟”是介于“唸”和“唱”之间的,从“唸”的角度看它可以叫做“唱读”;从“唱”的角度看它可以叫做“唱腔口语化”,这在中外戏剧中是常见的事。

       “唸”和“诵”虽然同样只读不唱,但“唸”只按文字读音,不表现感情;而“诵”有抑扬顿挫,它表达诵者的感情。

       “吟”和“唱”虽然都要唱,都有曲调,但“吟”的曲调是“按字行腔”得出的,即是按照诗文哼唱出来的,这种曲调仅是语音的模仿或“译音”,即诗文中各字音的高低长短的标记,它本身不能独立表达意义,即脱离该诗文的字词而仅演奏此曲调则不能表达任何意义;而“唱”的曲调则可以独立表达情景或情绪,给人以感染。这样的曲调才是音乐艺术,因为音乐艺术就是用曲调来表达情景和情感的。脱开词光听《孟姜女》的曲调就能感受到一位女子如泣如诉的情感,光听《满江红》的曲调就能使人激昂壮烈,演奏古曲《苏武牧羊》能感受到沧凉悲壮,毛泽东的《为女民兵题照》的曲调飒爽英姿,《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曲调气势恢宏。其感染力是“吟”的曲调所不及的。

热词:

  • 吟诵
  • 基本特点
  • 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