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艺术台 > 中华诗词 >

弘扬杜甫诗歌精神 促进中华诗词振兴

在香港城市大学纪念杜甫一千三百周年系列会议上的致辞

发布时间:2013年02月06日 11:52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华诗词学会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完整视频 完整视频
channelId 1 1 1

尊敬的各位吟长、各位专家、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

       我和郑伯农驻会名誉会长一行,很高兴应邀来到美丽的东方之珠—香港。在这里,我们谨代表中华诗词学会,对香港城市大学举办纪念杜甫诞辰1300周年系列会议表示热烈的祝贺!对香港诗词学会、香港城市大学专上学院等主办方的盛情邀请,表示衷心的感谢!

       唐代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也是世界文化名人。杜甫被后人尊为“诗圣”,对后世影响深远。关注国运,忧患民生,是杜诗最重要的思想特点。杜甫一生创作了大量诗篇,至今存世一千四百余首。大凡当时社会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在其诗中几乎都有真实的反映:诸如安史之乱给国家、民族造成的深重灾难,上层统治集团荒淫腐败、贪婪无度,人民遭受的压迫剥削和生活的水深火热,都被深刻揭示出来,杜诗深刻反映了唐朝由盛变衰的历史变乱,被称为“诗史”。毛泽东评价杜甫的诗是“政治诗”。闻一多也说“凤凰是禽中之王,杜甫是诗中之圣”。博采众长,富于创造,是杜诗最重要的艺术特点。杜甫诗歌不仅政治性、人民性强,而且艺术性也很强。他广泛吸纳前贤时人的诗歌艺术成就,在诗歌创作上起到了集前世之大成,开后世之先河的重要作用。杜诗风格沉郁雄浑,韵律严谨,对仗工整,语言精炼,为唐代五律、七律的楷模。总之,杜甫的优秀诗篇和诗歌思想,是“诗圣”留给中华民族和全人类的文化遗产之精华,它已超越政权的时间和国界的空间,至今已成为全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

       弘扬杜甫诗歌精神,就是要像杜甫那样适应时代,深入生活,热爱祖国,关注民生。明清之际的画家石涛说过“笔墨当随时代”。唐代诗人白居易更是强调“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南朝梁文学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指出:“时运交移,质文代变”,“歌谣文理,与世推移”。南朝梁史文学家萧子显在《南文书·文学传》中则说:“若无新变,不能代雄”。因此,要像杜甫那样热爱祖国、关注民生,最根本的就是要适应时代发展,直面时代题材,为传统诗词注入时代精神。当然,时代题材涉及到时代生活的方方面面,既有伟大事变、重大事件,也有邦策国计,人意民生。如何选取时代题材,是每个诗人的创作自由,大江东去,小桥流水;歌颂真善美,鞭笞假恶丑,兴、观、群、怨,都可以出好诗佳句。但爱国忧民,应是不可或缺的主题。弘扬杜甫诗歌精神,就是要像杜甫那样,博采众长,富于创造,在诗艺上精益求精。让中华诗词这一千年艺术老树,开出鲜艳的时代奇葩。

       香港诗词学会团结港内外诗人词家,努力弘扬杜甫的诗歌精神,热爱祖国,关注民生,创作了大量优秀诗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香港城市大学专上学院也为弘扬中华诗词和传统文化,进行了不懈努力,赢得了社会赞誉。我们向香港诗词学会和香港城市大学专上学院,向一切为弘扬中华文化、振兴中华诗词做出贡献、付出辛劳的海内外诗人词家和各界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

       最后我以一首《杜甫吟》的七律,来表达对千秋诗圣的崇敬之意,并结束我的致辞:

妙语惊人死未休,吟坛圣者著风流。

光前耀后千秋烁,贯古通今一咏收。

身系民忧呼广厦,心哀国破涕孤舟。

乾坤日夜浮诗海,不尽长江滚滚愁。

       谢谢大家!

李文朝

二0一二年九月二十三日

热词:

  • 杜甫
  • 诗歌精神
  • 中华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