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世新大学

 

——Shih Hsin University

CCTV.com  2010年09月26日 18:08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  

  一、院校简介

  世新大学于1956年成舍我先生创办。自创校以来,以“德智兼修,手脑并用”为校训,秉持“学校为学生而办,学生为读书而来”的办学原则,坚持自力更生,一路走来艰辛备尝,但凭着勤俭稳健的办学方针,终于使世新在高等教育界中站稳脚根,并进而逐步发展至今日的规模。

  1956年秋,成舍我择定台北木栅沟子口为校址,成立“世界新闻职业学校”。同年10月15日开学上课,当时仅有初、高级各一班,学生63人。1960年,学校改制为“世界新闻专科学校”,学制分三年制及五年制两种。至1990年,三年制专科共设有8科,五年制专科共设有4科,学生总数为6,055人。1991年8月,学校改为“世界新闻传播学院”。1997年8月,改名为“世新大学”。学校下设新闻传播学院、管理学院、人文社会学院及法学院等四个学院。如今,学校共设有3个研究所、18个学系,其中包括1个博士点,17个硕士点。

  该校自创立之初,即以培养品德与智慧并重、理论与实践合一的专业人才。从致力培育新闻人才,逐渐发展成“全传播”的高等学府,继而稳健成长为全方位的综合大学,始终延续此项理念,除了继续培育更多优秀的高级传播人才外,也以更宽广的学习空间、学术领域,造就各种学有专精且思想宏大的专业人才。

  二、院系简介

  1、新闻传播学院(College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秉着“我要说话”的精神,新闻传播学院提供激进、准确、热情的创造性学习环境,培养无数愿为平等正义而努力的传播人才。下面是新闻传播学院的理念,很能反映该学院培养学生的目标:

  我们认为教育是让学生能掌握文化、政治、社会、经济的脉动,反思族群、性别、阶级、世代的差异,和拥有良善热诚的心。

  我们重视整合媒体跨学科之探讨,厚植艺术人文修养,奠定各领域之基础知识。

  我们读、写、说、摄、制,从实干中学习,使大家成为现代公民,具有自主发声的能力。

  我们不仅要有全球视野、在地实践;也要能心怀本土、关注全球。

  我们珍惜青春和社会公义,我们悉心保护自由对话的空间;我们热情而不教条,数位但不本位;“媒体学习”就是“公民学习”。

  2、传播研究所(Graduate Institute of Communication)

  该所于1997年设立博士点,成为在台湾地区第一所私立大学、第二所传播领域中授予博士学位的研究所,每年招生名额五名。该所师资来自新闻传播学院各科系,阵容齐备,在研究及实践方面均有相当经验,能实际指导学生进行论文的撰写。

  3、新闻系(Department of Journalism)

  新闻学系的前身为“编辑采访科”,一向是学校的主体之一,由于大众传播媒介的迅速发展,其重要性和影响力与日俱增,故于1991年设立新闻学系。新闻系原分为“编辑采访组”、“编辑翻译组”两个方向,为适应时代变化,原“编辑翻译组”于1993年改名为“国际传播组”,目的是培养专业人才,进入电信实践及国际传播机构服务。2003年成立硕士班。

  4、口语传播系(Department of Speech Communication)

  世新大学口语传播学系成立于1992年,是台湾地区唯一提供完整“口语传播”专业教育的学系。

  口语传播学系不同于既有的大众传播学系,因为后者主要培养学生特定的一种传播媒介(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或网络)的相关专业知识,而口语传播学系却是以审视各种媒介或非媒介形式的传播活动为教学和研究重点,最终目标在培养具备表达、思辩、人际互动、文化认同、冲突解决、领导、读、写等沟通能力的专业人才。除了大学部外,口语传播学系从2003年起增设硕士班,期望培育更多专精于沟通、协商与表达的口语传播专业人才。

  5、公共关系和广告学系(Department of PR & Advertisement)

  该系的目标是培育学养兼具的公关及广告人才,以提高公共关系与广告的水准。与其他传播科系最大的不同是,这里结合了传播领域的学术知识,与整合性销售传播的观点,发展出一个具有特色的传播学课。

  该系分为“公共关系”和“广告”两个方向。主要是研究如何针对公众或特定的组织,以传播学术知识为基础,公关与广告的方法为策略,透过各种传播媒体的运用而达成分众传播的目的,也借此达到必要的良性沟通,发挥传播的影响力。

  6、

  为达到人才训练目的,该系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导向,课程设计以信息上、中、下游为思考主轴:

  信息上游:信息内容的产出与规划设计

  信息中游:网络资源的搜集、整理与加工

  信息下游:选择适合的信息传播途径

  学习核心:将有用信息准确及时地传送给使用者。

  根据以上理念将学生学习共分成四项能力与两大研究方向。

  信息上游:数字内容设计

  创作基本能力:美学理论、色彩学、摄影理论与实践、视觉艺术

  数字处理能力:数字媒体概论、数字影像处理、数字影音处理、网页制作、电脑动画、互动程式设计、多媒体程式设计、专案管理、网站规划与设计。

  信息中游:信息加工与知识管理

  信息搜集与加工能力:信息源概论、出版与采访、参考资源、分类学、知识组织、主题分析学、分类与编目、索引与摘要

  知识管理能力:知识管理、档案管理、数字图书馆、信息检索概论、网络资源检索、信息检索实践、信息服务概论、信息行为、参考服务、信息机构管理、馆藏发展。

  信息下游:网络行销与传播

  传播与社会基本概念:传播与社会、新闻学、传播科技概论、网络与通讯、传播科技专题

  使用者研究:读者服务、网络资源应用、网络信息服务专题、信息销售、网络中介传播 、电子商务。

  7、平面传播科技系(Department of Garphic Communications and Technology)

  该系着重于现代社会中媒介的科技与艺术的表现,除了系内着重图文并行的双向思考外,该系还和校内其他系所配合,旨在将理论实践落实于社会环境的应用中,以培训具有独立思考、全方位的人才。

  本科教育以培养平面传播科技人才为目标,课程设计逐年配合科技发展作具体规划,强调电脑色彩影像科技方面的技术,师资的聘请及教师的再进修也依此理念进行。

  硕士教育主要培育色彩影像科技人才为主。该系硕士班教学目标旨在培育色彩影像科学方面具有丰富学养与竞争力的科学家及工程师,并结合印刷、数字影像处理、电脑、数学、心理学等综合学科,以开创色彩影像科学研究的新领域。

  该系为适应平面传播科技发展的新趋势,特增加了电脑在印刷、摄影方面的应用,并增开实习课程并给予学分,以达成理论与实践并重之教学目标。

  8、广播电视电影系(Department of Radio,Tv & Film )

  该系要使学生在广播、电视、电影等领域中兼具理论、实践以及批判与研究的全方位人才,且提供有志进修者更深入的研究环境。

  (1)、学术养成教育方面:

  通过多元化的专业设立,有助于学生接受多方面人文素养及社会科学的薰陶,达成“全人格”的教育目标 。

  (2)、实践训练方面:

  该系设有实习指导教授及技术辅导教师制度,将加强辅导与联系,解决学生在校内外实习过程当中随时出现的疑难,掌握进度,确实达到实习课程之预期目标。

  (3)、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之结合方面:

  就理论教学结合实践训练,该系将配合各项校内外实习,使学生将传播理论与实践运作情形做完美的结合,培养视听传播事业的全方位人才。

  9、数字多媒体设计系(Department of Digital Multimedia Arts)

  数字多媒体设计系是一个偏重艺术层面,但通过电脑科技作为创作表达工具的艺术设计学系。数字多媒体设计系成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学生设计艺术创作与电脑科学技术兼具的教育,一种具有独特时代潮流的融合性的新设计学系。艺术与电脑科技是将受过良好训练的艺术思维与设计创作技巧,转换成以尖端电脑科技作为媒介多元化选择的高效率的作品的创作表现。

  课程规划主要有三大方面,分别为:数字多媒体2D原创设计艺术、数字多媒体3D动画艺术创作、以及数字多媒体的虚拟实境艺术创作等。

  10、传播管理系(Department of Communications Management)

  世新大学传播管理学系是台湾地区第一个整合“传播”与“管理”专业教育而成立的院系。该系的主要特色在于提供跨领域的课程,以培养学生传播与管理之双重专业。由于传播管理工作对于传播媒体以及一般企业皆具有重要性,因此该系毕业生除了可选择进入媒体产业工作之外,亦适合进入一般企业的业务、销售、行销等部门工作,以发挥其传播管理人才,改善企业之经营成绩。

  三、专业介绍

  1、 传播研究所所设专业

  博士教育:

  (1)语言艺术与文化方向:

  以传播核心知识为经,语言艺术论述与文化研究等领域为纬,建构出一个更注重语言与社会文化内涵的人文研究方向。这个专业的教学理念除了培养独立研究的能力外,更强调理论的建构与哲学之思辨及批判,企图在传统实证的传播研究外,为语艺传播、文化研究与论述分析等领域中,培养出具有更宏观视野与人文素养的传播人才。

  (2)传播与科技方向:

  本方向课程的内涵以科技与人文的结合为基础,探讨资讯与社会,传播与科技发展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方向。本方向课程的主要探讨内容,除了针对资讯传播与科技革新如何塑造新媒介的议题进行思考之外,同时还包括有关全球化或区域性的传播法规与政策之分析,探讨制定这些法规的过程与脉络。此外,网络新兴媒介对传播形态的改变与具体影响,也是本方向课程内容所强调的重点。

  (3)传播与发展方向:

  结合学校社会发展研究所的师资与研究方向,该专业的课程重点在于探讨传播与社区发展、市民社会之间的关系。在理论上,以批判传播学为基础,学习传播与发展、文化研究、以及传播政治经济学之内涵,进而分析公共媒介、弱势发声、另类传播、社会运动、公共领域以及市民社会之建构等议题。同时,本方向课程亦强调理论与实践之结合,探讨社区民众、弱势团体与非政府组织的传播策略及其应用,透过传统大众媒介、新科技媒介与另类传播媒介的整合,促成社区与社会之发展。

  硕士教育:

  (1)口语传播方向:

  课程设计重点是在传播基础知识外,提供当代语言艺术理论、人际传播、组织传播、与跨文化传播等核心课程,通过在理论与实践兼备的教学训练下,培养出对传播及社会现象具有思辨、批判、与研究能力的学生。这个方向的教学特色是盼望经由课程的训练、师生的互动、以及对学生创意的启发,使学生不仅能对各种社会情境中的人类互动有更深入的理解与认识,也希望培养学生具有人文关怀与语言驾驭能力。

  (2)电信传播方向:

  本方向发展以管理、政策与法规、资讯科技等议题为主,开设电信产业发展与变迁、广电管理与节目销售、传播新科技、电信政策与法规、网络社会学等核心课程,力图提供给学生对相关课题的深入了解,并启发学术的探讨与研究。本方向力求学生透过学术研究思辨的训练,与理论的启发,对电信管理、政策法规,及新兴科技的发展与影响发展做出其研究的架构。

  (3)销售传播方向:

  以整合销售传播观念为主轴,本方向核心课程以阅读、收听人研究、传播心理学为基础,并以广告效果研究、公共关系及社会销售、信息设计等专业内涵为研究重点,力图透过基础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培养学生学术研究与实践应用之能力。本方向以传播观点出发,透过学术研究的思辨训练、专业知识素养的提供,并鼓励跨领域的学习,从而启发学生对销售传播的专业探究。

  (1)新闻传播方向:

  提供新闻产业的专题研究、新闻法规与伦理、采编实践研讨、新闻史研究、当代传播问题、民意研究、以及媒介批判等核心课程,力图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于学术研究中。本方向的教学理念在培养学生透过学术研究的思辨训练、新闻专业能力的养成,形成才德兼备、思考敏锐、具有宏观视野的新闻专业人才。本方向鼓励学生,以当代新闻传播现象为题材,应用所学的理论从事研究。

  2、新闻系所设专业

  新闻学(Journalism)

  包括新闻学、新闻史、新闻法规与伦理、编辑学、采访学、新闻制度、精确新闻报道,电脑排版实践等。

  传播学(Communication research)

  包括大众媒介与社会、传播理论、传播研究方法、文化研究、传播社会学、跨文化传播、国际传播、传播管理、政治传播等。

  基础理论(Liberal arts)

  包括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经济学、法学绪论、财政学、民法等,与新闻记者采编工作相关知识。大一、大二学生是偏重于新闻及传播学的课程,大三、大四则加强理论(社会科学的学理)与实践(新闻编采实践)。新闻系同学在四年间必须在“政经组”、“社文组”、“健康休闲组”三组之间选择一组为基本专长的训练。

  3、口语传播系所设专业

  本科教育:

  口语传播主要探讨人类如何运用“信息”(message),以达成个人、组织、社会与国家所设定的目标。换言之,“信息”是口语传播研究的核心概念,而“信息”在不同分析层面所呈现的结构特质与具备的功能,即为口语传播专业知识的内涵。

  硕士教育:

  口语传播 (speech communication) 在欧美国家是具备悠远传统的学科,现在亚洲和华人社会中则方兴未艾。口语传播学系硕士班不同于既有的大众传播研究所,因为后者专注于培养学生学习特定的一种传播媒介(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或网络)的相关专业知识,而口语传播学系硕士班却是以审视各种媒介或非媒介形式的传播活动为教学和研究重点,亦即探讨不同情境或文化的各种传播形式中,信息的出现、使用与诠释。因此,该系硕士班的发展目标是培育可以进入各行各业的专业沟通人才。

  四、课程设置

  口语传播系课程设置

  本科课程

  口语、语言学概论、修辞学、语言与逻辑、非语言传播、辩论学、传播理论、语音表达艺术。沟通心理学、族群关系与沟通、文化传播、传播理论、两性语言沟通、访谈原理与实践、定性研究方法。说服理论与策略、谈判理论与策略、语言与领导艺术、政治传播,健康传播、亲密关系沟通、教育沟通等课程。

  研究生课程

  必修:口语传播研究入门(Introduction to Communication Research),修辞理论(Rhetorical Theory),沟通理论(Communication Theory),量化研究方法(Quantitative Research Methods),批评历史研究方法(Historical/ Critical Research Methods),质化研究方法(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选修:沟通和人际关系(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沟通与多元文化(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符号修辞(Rhetoric and Semiotics),沟通和公共宣传(Persuasive Communication),政治修辞(Rhetoric and Politics),沟通专题讲座(Seminar: Selected Topics in Communication and Society),沟通与组织管理(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修辞和美学(Rhetoric and Aesthetics),修辞专题讲座(Seminar: Selected Topics in Rhetoric and Society)。

责编:郭筱紫

1/1

相关热词搜索: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