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7时40分报道,曾经,人们去往陌生的地方,总习惯随身携带一张厚厚的地图,街头拿着地图问路的行人也成了城市一景;但是现在,你会看到越来越多的人拿着手机打听方向了,电子地图俨然成了3G时代的指南针。无论是购物、就餐还是郊游,只要带着一个手持导航仪、或者是可以上网的IT产品,你就根本不用担心迷路。不过,许多消费者在使用电子地图时,也发现了不少问题,请听报道:
北京的宋先生经使用网络电子地图,不过他发现,电子地图也经常为他的生活带来不便。
宋先生:有些地图厂商他们更新的频率比较慢,跟不上城市建设的速度,打个比方,今天上午用户要求去大悦城,我就在他的电子地图上给他找,结果找不着大悦城,这个地方建好已经很久了。
南京的李小姐前两天送朋友去机场,开车习惯开着导航仪的她也遇到了不小的麻烦。
李小姐:上高速的时候发现GPS找不到路了,我们只能停在机场高速连接线上面的岔路上等,就看是路变了还是GPS不正常,后来我看GPS根本不显示。
如今,电子地图行业成了一块众人觊觎的蛋糕。大家可能不会想到,目前,我国的互联网企业有4.2万家之众,具体来讲,分为内容采集商和信息的发布商,也就是产、销两个主体。人们最常使用的电子地图类型就是移动导航了,包括手机导航,车载导航,应用最多的服务则是地图搜索和位置服务。
虽然市场的盘子不小,但产业的垄断格局却十分明显,高德、四维图新等两、三家企业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其次,还有二三十家中型企业瓜分市场的残余,剩下的大多数,都是苦苦挣扎着的虾兵蟹将。
互联网地图行业存在的问题也不少。首先就是信息安全问题了,一些单位和个人有意或无意地发布、使用错误的国家版图,造成“问题地图”出现;还经常有单位和个人把敏感、甚至是涉密的地理坐标数据信息标注在互联网地图上。
互联网咨询公司Isuppli的高级分析师王仁震一直在研究相关领域,他认为,除了安全隐患之外,这个行业最大的问题就是地图信息不准确以及盗版泛滥。
王仁震:一个是准确度的问题,另外一个是盗版,这样的话使得整个市场的竞争是非常无序的,另外一方面打消了正规企业的积极性。
为了规范互联网地图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去年6月1日,我国制定了首个互联网地图服务专业标准,最近,国家测绘局又公布了新的《互联网地图服务专业标准》。在旧标准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和补充。将其分为甲乙两类,国家测绘局法规与行业管理司副巡视员李媛媛认为,新标准只是明确了门槛,但并没有收紧门槛,反而有所宽松:
李媛媛:原来我们要求必须有地图制图,专业人员,现在从我们实施当中,互联网公司没有真正搞测绘,搞地图的人员,这块我们是放宽了。
新标准的出台对于整个互联网地图产业究竟能产生怎样的触动,王仁震认为,新标对规模较小的图商形成了严峻的考验,而大型图商受则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王仁震:影响有大有小就要看具体企业的情况,对一些行业领先的企业,觉得求之不得,可能是个机会,可能对后进的企业形成一些壁垒。
那么,新标准是否有助于解决互联网地图行业存在的信息不准和盗版泛滥这两个问题呢?
国家测绘局行业管理司副司长吴卫东表示:版权我们没有规定,准确度就是我们通常讲的地图的内容的质量,有一些制度上的要求,从机构设置,质量的管理方面有一些要求。
可见,新标准的出台将有助于完善行业的质量管理,而对盗版现象却毫无触动。但王仁震认为,随着产业进一步集中,垄断格局加剧,靠盗版卫生的小企业自然而然会被淘汰掉:
王仁震:行业的公司,相对来说聚中的过程,能够提供的厂商少了,大家更容易分辨哪些是正版,哪些是盗版。
不过,至于互联网地图的质量问题,却远非一个标准的出台就能解决。我国市政建设的发展日新月异,而电子地图一般三个月才更新一次,远远达不到消费者的需求。但是,加快更新速度却会大大加重企业的负担,因此,做到信息的准确是小企业从来不敢奢望的,而对大企业而言,也是一个一直存在的挑战。
王仁震:如果你要做很准的话就会使得公司单方面的去扩大测绘团队的数量,使得你的团队越来越大越来越大,但是你再多人你卖地图的数量和你的人员的数量有个平衡点,卖十万再细一点就增加人,如果增加人的话就必须卖到12万套,如果只想卖10万套就会出现问题。
如此看来探索盈利模式的创新才是互联地图行业做大蛋糕的根本途径,目前互联网地图行业的盈利主要靠卖服务和卖广告,但是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注重应用、提升个性才是出路。
责编:郭筱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