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 > cctv调研区频道 > 产业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光明日报:数字时代你怎么读书?

CCTV.com  2010年04月20日 19:32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光明日报  

  ——从第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看国民阅读趋势

  传统纸质报刊阅读率下降

  一年一度的国民阅读调查又发布了最新的调查结果。从本次调查看,2009年我国18-70周岁的成年国民书报刊及数字出版物等各种媒介综合阅读率为72%,比2008年增长了2.3个百分点,体现了国民阅读总体上呈增长态势。从各类出版物的阅读率结构看,图书和数字出版物阅读率在上升,而报纸和期刊的阅读率则在下降,而且下降幅度还比较大。日前公布的《2009年度全国报纸印量调查统计》也显示,2009年,我国报纸总印量同比减少了6.78%,继续了2008年的负增长态势。可以说,近两年全国报纸总印量的减少,与报纸阅读率和阅读量下降正可相互印证。

  数字阅读对传统阅读的影响

  那么,数字阅读对传统纸质图书又会有什么影响?本次调查中,在接触过数字化阅读方式的国民中,有52.1%的读者表示能够接受付费下载阅读。这一读者群体能够接受的一本电子图书的平均价格为3.45元。调查显示,在接触过数字化阅读方式的国民中,91.0%的读者阅读电子书后就不会再购买此书的纸质版,另有9.0%的读者表示阅读电子书后还会购买该书的纸质版。

  总体上看,多数人均表示,如果阅读了数字版本,将不再购买其纸质版。联想到近年来许多作品,尤其是网络文学作品,都是先在网上火爆以后再出版纸质版;再联想到越来越多的学者习惯于通过清华知网、施普林格、爱斯唯尔等数据库进行学术阅读;联想到越来越轻便的仿纸阅读效果的电纸书,以及阅读体验更加完美的苹果最新平板电脑ipad,我们将越来越无须怀疑90%的人们在阅读了电子图书后,将不再购买其纸质版本。毕竟,人们购买图书,并不是为了购买纸张,而是其上的信息。既然已经获得了上面的信息,那又为什么还要买书呢?

  何况,51.0%的国民认为当前图书价格“比较贵”或“非常贵”,只有25.6%的国民认为当前的图书价格合适,而认为当前图书价格“比较便宜”和“非常便宜”的比例仅有4.4%。调查还表明,人们认为能够接受的电子图书的平均定价只有3.45元,而能够接受的纸质图书的价格为11.17元。既然如此,有更便宜的电子图书,为什么还是去买更贵的纸质图书呢?

  如果这样,那么数字阅读冲击的,就一定不仅仅是传统报刊。虽然现在对纸质图书的影响还未真正显现出来,但这一天还会远吗?

  数字阅读改变的,并不仅仅是传统纸质阅读的命运,它还改变着阅读本身。

  数字时代,阅读的本质是什么

  没有人会质疑数字阅读率不断上升这一趋势。从2009年的情况看,我国18周岁以上成年国民数字出版物阅读率为24.6%。网络在线阅读和手机阅读是两大主要数字化阅读方式,分别有16.7%的国民通过网络在线阅读,14.9%的国民接触过手机阅读,另有1.3%的国民使用其他手持阅读器进行数字化阅读,比2008年的1%增加了0.3个百分点,增幅为30%。从数据看,虽然2009年电子阅读器风头正劲,国民电子阅读器使用率虽然仅为1.3%,增幅却高达30%。但从占比看,还是网络在线阅读和手机阅读两者占据大头。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许多国际阅读专家看来,报刊阅读并不算真正的阅读,其浏览的是第二天就过时的新闻碎片。真正的阅读只有读书。只有读书这种深度阅读,才能将知识系统化地传播下去,使人类文明不断延续其辉煌。

  然而,人们用于浏览新闻碎片的时间却越来越多了。从国民对各类出版物接触时长看,2009年,我国18-70周岁识字国民人均每天读书时长为14.70分钟,人均每天读报时长为21.02分钟,人均每天读杂志时长为15.40分钟,人均上网时长为每天34.09分钟,人均通过手机阅读的时长为6.06分钟。与上年相比,国民每天平均接触报纸、图书、期刊的时间有所下降,而上网和进行手机阅读的时间则在增加。人们平均上网时间已经接近人们读书和读报所花时间的总和了。

  那么,人们在线阅读和手机阅读又在读些什么呢?从调查看,2009年我国国民上网率为41.0%,比2008年增长了4.2个百分点,涨幅为11.41%。而我国网民上网从事的活动中,选择比例最高的是“网上聊天/交友”,占69.7%;其次是“阅读新闻”,占61.2%;第三位的是“查询各类信息”,占48.0%。只有18.1%的网民将“阅读网络书刊”作为上网从事的主要活动之一。

  从手机阅读看,手机报是最主要的手机阅读方式。在有手机阅读行为的人群中,有近六成(58.7%)的人读过手机报;另外,有近半数(47.6%)的人使用手机QQ、飞信;有手机阅读行为的人中,三成左右通过手机阅读小说或进行网页浏览;两成左右的利用手机听音乐或玩游戏。手机影视作为一种较为新型的影视播放模式,目前的使用者比例还不太高,约为4.9%。

  手机作为一种新兴媒体,具有便于随身携带的特点。但是,手机作为一种阅读载体,具有屏幕小,显示字数有限,只适于阅读短小的片断这一特点。那么,这些阅读还算真正的阅读吗?对主要用于手机阅读的微博这一最新媒体的出现,SOHO中国的潘石屹认为,微博这种碎片化阅读方式,正是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短小精悍的内容,通过不断的连续发布,多人共同跟贴讨论,千百条微博的连续发布量,其价值甚至可能超过读一本单一作者写出来的200页厚的图书。

  从调查看,国民数字阅读无论是在线阅读还是手机阅读,均具有较明显的碎片化特征。那么,这还算是阅读吗?如果算,阅读是不是真如潘石屹所云,正在发生本质的改变?

  数字时代,阅读的前途何在

  其实,不论是纸质阅读还是数字阅读,人们对阅读的渴望都是存在的。从调查看,有68.8%的人认为在这个时代,阅读对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或比较重要的。此外,从国民对自己阅读情况的评价看,2009年我国只有7.5%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很多或比较多,而有58.1%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很少或比较少。对个人阅读情况表示不满意的比例占32.1%,远高于对个人阅读情况表示满意的比例(16.1%)。人们不读书,并不是不希望读书。在不读书的人群中,有41.0%的人是因为工作太忙没时间读书,有39.9%的人是因为没有读书的习惯而没有读书。

  对此,我们需要做的,第一是培养阅读习惯。据国外跟踪研究,一个人如果15岁前没有形成阅读的习惯,则一辈子都难以改变。所幸在我国也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这一点。调查显示,我国近八成(78.9%)儿童在3周岁前开始早期阅读,其中25.2%的儿童在1周岁前就开始早期阅读,但也有10.5%的儿童在5周岁之后才开始阅读。另外,虽然绝大多数老师和家长都赞成孩子读课外书,但也有超过20%左右的老师和家长反对孩子读课外书。

  其次,进一步营造全民阅读的氛围,仍然是十分必要和有效的。近年来,全国各地400多个城市开展了全民阅读活动。然而,这一切都才刚刚开始。调查显示,只有5.6%的国民知道身边有阅读活动或阅读节,有74.4%的国民表示身边没有阅读活动或阅读节,另有20.0%的国民表示不知道身边是否举办过阅读活动。65.5%的国民希望当地有关部门举办阅读活动,就说明了大多数人对举办全民阅读活动持欢迎和盼望态度。

  第三,促进阅读,还需要将促进阅读作为国家战略进行考虑,并出台相应的公共政策进行扶持。这一点,从农家书屋使用情况可以看出。从2007年开始,国家累计投入了20多亿建设了24万家农家书屋。本次调查发现,2009年我国已经建有农家书屋的地区,有六成以上(60.3%)的农村居民表示使用过农家书屋。在使用过农家书屋的农村居民中,约25%农村居民每月至少到农家书屋读书1次,使用过农家书屋的农村居民的平均使用频率为8.85次/年。可见,只要有条件,农民群体也是愿意读书的。要进一步促进公共阅读,需要国家拿出更多的决心和投入,建立国家级公共阅读基金,并设立更多的公共阅读促进工程,如儿童阅读启蒙工程、校园阅读促进工程、城市社区图书馆工程、发放国民阅读购书劵等。这些,都是在国外实践多年、行之有效的实实在在的举措。

  至于应当促进数字阅读还是促进传统纸质阅读,目前尚无法作出定论。也许,这也可能并非问题的关键。

  (本文作者为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国民阅读调查课题组成员)

责编:郭筱紫

1/1

相关热词搜索: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