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原创] 假设诺贝尔奖由中国人当评委 |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7月24日 15:02 来源: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科文献出版社发布2006年《中国人才发展报告》。《报告》指出,由于用人观念和制度安排存在欠缺,我国的人力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人才浪费情况触目惊心。(《中国青年报》7月24日)
据测算,仅2005年一年,我国就有2500万人因没能“尽其才”而无端消耗,造成的损失仅经济指标一项已超过9000亿元。究其原因,与国内多数用人单位高举高学历运动主义大旗,唯高学历是举和一切向高学历看齐,有着很大的关联。
触景生情,笔者想到了四年前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43岁的日本田中,他在日本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既非教授,亦非博士,甚至连硕士学位也没有,只是岛津制作所的一名普通工程师。而专门生产科学测试仪器的岛津制作所,在日本只能算是一家不大有名的中小企业。对此,上海交大人文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胡伟说:“假设由国人来评这个诺贝尔奖的话,我们能把这个奖颁给田中这样没有职称、没有头衔的‘小人物’吗?(《文汇报》2002年10月22日)
胡伟教授的假设不无道理可言。不是吗,在国人眼中的人才,往往有着一大堆头衔和耀眼光环。诚如像胡先生所言,这项诺贝尔奖由中国人担当评委,我敢打保票地讲,田中别说荣获诺贝尔奖,就连入围也比登天还难。因为,田中充其量仅属于草根阶层的一员,没有高学历,也没有高职称,这种人也想拿世界顶极大奖,想混入精英阶层队伍,成为重要一员,答案只有两个字:甭想。
瞧瞧国内,高学历崇拜症可以说无处不在,已渗透到各种角落。其一,用人单位存在严重的高学历倾向。正如一句顺口溜所言,博硕多多益善,本科等等再看,大专看都不看,中专靠一边站。不管你实际工作能力大小,甚至不管你专业是否对口,只要你拥有博士学位或硕士学位,找工作就容易,相反,没有这个高学位,再有本事也面临失业的边缘。
其二,用人单位待遇按学历分成三六九等。不少用人单位不按实际贡献大小,论功行赏,而在招聘时就开出条件——博士生来住三间房,硕士生来住两间房,本科生来了只住一间房。
其三,从某种程度上讲,政府部门在扭曲人才观念支配下,纷纷加入引硕引博工程行列,也为人才高消费推波助澜。从近年来新闻报道中,我们不难发现,中直单位、部委也包括各省区市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局、处级干部及公务员,从中会发现一个共性:要求××以上学历。新闻报道中甚至于也出现了北大清华N名硕士、博士竞聘村官的消息。对于这种现象不能不引起人们反思,国家花费巨额费用培养这些博士、硕士,要让他们做什么?政府机构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因此,眼下最为紧迫的是,政府和企事业用人部门,要主动摒弃“高学历崇拜症”固有观念,开拓进取,与时俱进,从用人的实际需要从发,不受学历的限制,科学地考察人才,启用人才,才能从根本上优化人力资源配置,降低人才的使用成本,从而形成合理的用人机制。 (吴睿鸫)
本栏目所载评论纯系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央视国际立场
责编:任今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