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始终和牛郎织女的传说相连,这是一个很美丽的、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与“白蛇传”、“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并称为我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故事的主人公是否确有其人?故事的发源地又在哪里?成为人们关注和争论不休的话题。(7月30日 央视国际)
目前围绕牛郎织女故里之争有两种版本,一是南阳城西牛家庄。点击网上搜索“七夕”和“牛郎、织女”等关键词,会出现4万多个“南阳城西牛家庄”的相关网页;二是西安长安区。在该地现塑有“牛郎织女像”,并被当地群众称之为“石爷”、“石婆”,1956年被列为省级第一批重点保护文物。
而随着七夕节的临近,牛郎织女故里之争又到了炽热化的程度。当然,这种争论并非坏事,多些“鲶鱼效应”,有助于国人了解历史文化资源,感知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使之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从而有效地保护、弘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然而,一味地纠缠于这种争论,且非要辨个高低来,则没有多少实质意义。牛郎织女只是一个传说中凄美的爱情故事,它反映了当时历史条件下人们对美好爱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种传说不管其有无原型,对后人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已完全融入了民族文化当中。因而,我们津津乐道于牛郎织女的故事,更愿它永远地属于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范畴,而非人为地打上某地的“烙印”。
不难发现,近年来,我们对古典名著或民族文化的研究,总有人喜欢将目光定格在一些细枝末节上,关心文学作品中作者的身世揭秘、相关人物的现实原型或发源地,如有专事《西游记》研究的教授便石破天惊地宣称“孙悟空是山东人”、“花果山原型是泰山”;而在端午节来临之际,又有人提出端午姓“伍”不姓“屈”等等。
其实,这种无谓的争论,恰说明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存在着重形式、轻内涵的倾向,说的多,做的少;争论的多,行动的少。正如有人反驳“孙悟空是山东人”之说那样,这是“缺少了平心静气的对主题与文本的思考,对叙事和内涵的探讨”。同理,对牛郎织女故里的争论,多了一种浮躁,没有真正品味到故事所传承的文化内涵。
因而,牛郎织女故里源自哪里并不重要,保护和弘扬这一民族文化才是至关重要的。(作者:宝庆邵阳陆)
本栏目所载评论纯系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央视国际立场
责编: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