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顾海兵等人选择了中国知名度比较高的17所大学,以其财经类学院或系为对象,对其近亲繁殖程度进行了具体调查与统计分析,并对比了海外6所知名大学的财经类学院或系。统计分析表明,中国大学的近亲繁殖程度平均值(近亲繁殖程度)为0.654,要比海外高5倍。
众所周知,近亲(直系血亲与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是不允许结婚的,因为近亲繁殖的下一代几乎都是低质量的,基本上是一代不如一代。同样,一个社会组织,如果要充满活力,要不断创新,也就不能搞近亲繁殖,应该是五湖四海,应该是多样化。有关专家指出:对高等学校教学质量来说,如果要成为一流大学,要培养出优秀学生,其教师也是不能近亲繁殖的,即本校毕业的学生或研究生是不应该直接或一直留在本校做老师的。但是,目前的现实却是中国高校近亲繁殖严重,特别的,越是知名度高的大学,其近亲繁殖程度越是严重。
“近亲繁殖”的负面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受师生、同学等关系的影响,不利于开展学术争论;二是都来自同一个学校,学术思想、学术观点具有同一性,缺少创新观点;三是“近亲繁殖”过多,还可能存在“排外”的观念,不利于形成团队精神,不利于形成攻关的合力;四是可能滋生学术腐败;五是不利于培养优秀毕业生,最终可能形成恶性循环,不利于中国高校能健康发展。
既然高校近亲繁殖有如此多的负面作用,那当前关键就是要防止近亲繁殖。如何防止或避免呢?首先应计划生育一样,出台相关政策,禁止高校近亲繁殖。如本校的本科生不允许考本校的研究生,本校的各类毕业生,未到其他学校学习过,不允许在本校任教等。
其次鼓励各高校从其他学校引进人才,鼓励高校之间教师像地方领导干部一样开展异地交流任教。鼓励工程技术人员、厂长经理、地方领导到高校开展学术交流或开展学术讲座,这样也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再次各高校要分期分批选派教师到其他高校进修,鼓励教师跨专业进修,进一步拓宽思维,进一步开阔视野,有利于形成创新氛围。
伴随世界科学技术综合化、整体化、系统化的趋势,高校内部不断演化出新的知识领域和新兴的学科,甚至设立新的基层系所,大学组织的任务显得日益错综复杂。此外,知识经济时代将把高校推向社会生活的中心,成为社会发展的“轴心机构”,大学与政府、企业界的关系越来越紧密,政府官员、企业界人士、社会公众都增强了了解和控制高等教育的雄心壮志,高校的“象牙塔”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同时,高校是社会各行各业的缩影,社会环境的任何变化,都会关涉它的发展、变迁,任务复杂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这就要求大学领导人学会放权,尤其是把学术权力下放给知识分子,而学术自由、学术自治也正是高校的传统精神。这期待各高校要真正走出“象牙塔”,广泛地社会各界开展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提升创新理念,不断“优生”“优育”,为中国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进一步提升中国的竞争力、增强综合国力。(作者:大别山小银子)
本栏目所载评论纯系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央视国际立场
责编: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