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原创] 愿“背篼研究生”一路走好 |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8月15日 14:40 来源:
贵州师范大学法学院2004级研究生吴红传做“背篼”、当家教,坚持勤工俭学,挣钱资助4名贫困家庭孩子上学,结合所学专业,为社会困难群体提供法律咨询等服务。他的事迹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8月14日 17:09 来源:新华网)
我知道一些贵州的事情,是因为我长期和他们生活在一起。贵州的“背篼”给我的印象极深,这是他们的生活中所特有的物品。从大山里走出来的人几乎都与“背篼”有特殊的缘分和深厚的感情。在我的概念里,“背篼”是大山里的、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但是现在,“背篼研究生” 吴红传完全改变了我原先陈旧的想法,赋予“背篼”一个全新的含义,这就是坚强与责任。他的事迹令我感动。
据介绍,吴红传来自河南商丘农村。吴红传对贫困的认识原于他随导师汤跃赴贵州民族山区的一次考察,他深入贫困村寨,结识不少进城当“背篼”的农民朋友。他们的劳动与生活使吴红传心灵受到了强烈地震撼,因而坚定了他要改变落后地区面貌的信心。他师范学校毕业后,曾在乡里当过语文教师,接着自考大专、本科,并于2004年考取贵州师范大学研究生。他做“背篼”、当家教,坚持勤工俭学,挣钱资助4名贫困家庭孩子上学,结合所学专业,为社会困难群体提供法律咨询等服务,为当地群众排忧解难,深受群众好评,被人们亲切地称为“背篼研究生”。
新华网济南6月18日电。近几年,为了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国家出台了不少政策,例如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教育硕士、农村教师特设岗位等。但是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部分大学生对到基层就业还有种种顾虑。不能吃苦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吴红传的行为与现在的有些大学生(没有工作宁愿呆在家里也不愿到艰苦的地方去)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燕雀焉知鸿鹄志,只缘不辩苦与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吴红传以他的亲身实践为我们做出了一个非常好的表率作用,他是现代大学生学习的榜样。这让我想起了一句格言:只有启程,才会到达理想的目的地;只有拼搏,才会获得辉煌的成功;只有播种,才能有收获;只有奋斗,才能品味幸福的人生。恰似吴红传的真实写照。愿“背篼研究生” 吴红传一路走好。(作者:海拉尔鹰)
本栏目所载评论纯系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央视国际立场
责编:刘雅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