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原创] 白求恩为何让人泪流满面? |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8月20日 13:40 来源:
“看他的遗嘱,我每次都泪流满面,他去世时也没有任何悲伤、后悔或怨天尤人的情绪。”这是女导演杨阳对电视剧《诺尔曼·白求恩》的感言。她说得恰如其分,《诺尔曼·白求恩》是一部叩问心灵的电视剧,不仅让创作者感慨万千,而且让所有观众都泪流满面。
昨晚央视新闻联播专门报道了电视剧《诺尔曼·白求恩》热播的盛况。电视剧向观众展示一个立体的、有血有肉的白求恩,而不仅仅是一个“英雄符号”。他曾经风流倜傥,挣钱多花钱如流水;他在底特律有自己的别墅,能画很好的油画;他豪华的客厅是开放的俱乐部,是朋友们把酒言欢的场所。但他来到中国后,穿的是草鞋破衣,却拒绝了毛主席发给他的津贴;在最艰苦的条件下,他与当地军民同甘共苦;他用嘴吸出中国小战士伤口里的脓血;当他躺在冰凉的土炕上与这个世界告别时,还想着将自己的遗物分赠给身边的中国人。
《诺尔曼·白求恩》为何得以热播?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根本的原因是这部电视剧能较好地把握主题,将主旋律寓于艺术魅力之中,融正义斗争与人性挖掘为一体。“宁愿赔钱也要拍好这部戏”,彰显创作者的决心与勇气。白求恩是上个世纪30年代的富人、精英,但他抛弃了安逸生活,奉献于中国的解放事业。创作者正是瞄准这个独特视角,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同心,用隐喻的手法及时敏锐地折射出社会变革中的热点主题,用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和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吸引、感染、激励广大观众。
缩小富人与穷人之间心理上的差距,平衡因分配不均导致的各种社会心态,唤起富人对弱者的同情和帮助,引导更多的人救助困难群体,《诺尔曼·白求恩》正是达到了与普通老百姓心理需求一拍即合的效果,较好地处理了艺术与生活的关系,不虚假、不空洞、不概念化、不落俗套,经得起观众的挑剔和历史的检验。比起那些帝王将相、痴男怨女、打打杀杀等电视剧来要耐看得多,更加贴近平民生活。
创作者很清楚当代的人们最需要什么,他们甘于做历史的淘金者,历史也将会记住这批文艺工作者。或许他们没有想到人们会不分妇孺,为白求恩而流泪,甚至有好多人嫌看电视不过瘾,纷纷到书店购书或购买电视剧碟片。该片文学顾问胡平曾经说:“我实在是希望,我们今天这些人能为一个上世纪30年代的精英白求恩,掉一点眼泪,哪怕三分钟也可以。”应该说他的希望完全实现了,而且还大大出乎创作者的意料。《诺尔曼·白求恩》的成功再一次告诉所有的文艺工作者,只有与人民群众心心相印的作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经典之作。(润无声)
责编:李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