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社区 论坛 博客 播客 | 网络电视直播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网友原创] 警惕“公共资源部门化”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8月27日 14:35 来源:
专题:网评天下精华版

  经常乘坐民航班机出行的人都会注意到一个现象:各大机场候机大厅里,专门为一些大企业的“贵宾”服务的休息室越来越多,但使用者寥寥。而主流旅客只能干坐冷板凳,或在狭小的空间里活动。(8月26日新华每日电讯)

  “贵宾休息室”当然不是免费午餐而是要收取高昂租金的。“贵宾”有钱,财大气粗,那是他们自己的事。机场一手收钱,一手卖“贵宾休息室”,乍看似乎也是公平交易。然而问题恰是在于,机场是公共财力所建,候机大厅乃是公共空间,属于公众所有,机场怎么可以自说自话把公共空间卖给“贵宾”?机场和“贵宾”的买卖,其实是挤占了公共资源。

  公共资源被挤占,不唯机场才有。这些年许多地方都投下巨资扩建火车站、汽车站,规划书上白纸黑字写着重建的目的是为了改善公共服务,设计图上也一清二楚地显示了服务空间的拓展。然而竣工投用之后,公众却发现拓展了好几倍的空间,并没有用来改善公共服务,而是出租给了大大小小的商家。车站坐收租金,当起了房东。把不义之财通过各种途径披上一件合法的马甲,名曰“洗钱”。那么把公共财力建设的公共设施一块块割成“出租屋”换取租金,这种“公共资源部门化”与“洗钱”是否有相似之处?

  这种“疑似洗钱”也发生在医院和学校。比如一些公立医院推出的“豪华病房”,一个“豪华病人”就占了100平方米的套间,一堆医生、护士围着一个“豪华病人”“点对点贴身服务”,实际上就是把本该由公众共享的医疗资源拿走,高价卖给一部分人。而把国家出资金、出教师、出校舍,经过长期积累形成的优质公共教育资源,以改制为名变成“民校”,然后成千上万地收费,则是教育领域的“疑似洗钱”。

  谁也不会公开否定公共资源姓“公”名“共”,但事实上今天一些地方在公共资源的利用方面,明显漠视和牺牲了公众利益。今天建设和谐社会,政策取向将更多地关注机会的均等和社会的公平。实现社会公平,不仅意味着要加大调节分配的力度,调整分配格局,如何有效地保护公共资源不被侵占而由公众共享,不也正是实现公平正义的题中应有之义吗? (作者:奚旭初)

  本栏目所载评论纯系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央视国际立场

  →→浏览原帖全文 发表不群高见

  →→进入"网评天下",发现更多话题!

责编:刘雅虹

1/1页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闻  CCTV-少儿  CCTV-音乐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