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社区 论坛 博客 播客 | 网络电视直播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网友原创] 得到社会认可才能成为精英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12月04日 11:27 来源:
专题:网评天下精华版

  近日,瑞士联邦苏黎世技术学院、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乔治亚理工学院、日本的东京大学、中国的清华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巴西的圣保罗大学理工学院和德国达姆斯塔特技术大学的科学家和教育专家,发表共同声明以及针对未来教育的建议,其中包括:全球化能力需要成为毕业生的关键能力之一;学生、研究人员和教授的跨国流动应该提上议事日程。(12月3日《新华每日电讯》)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尤其是在加入WTO以后,我国的人才观念正与国际接轨,大学生这个曾经的金字招牌正在失去光泽。当前,一方面是一些高校就业指导老师半埋怨半感慨:就业咋就一届不如一届,难道“精英”真的与大学无关了?另一方面是用人单位为招聘不到合适人才而犯愁。之所以会出现这样反差,主要原因:一是中国社会长期以来形成了国家资源过度向精英阶层集中的现象。什么“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什么“学而优则仕”等等,这些传统的儒家思想所编织出来的“精英情结”深深地束缚住了人们的观念。时至今日,仍然有不少人认为“上大学=成功=社会精英”,在这种单向思维的影响下,于是就有一些便成了古时读书走仕途的现代翻版。其实人人读书上大学是一件好事,但是一旦形成上大学是成为社会精英的充分条件这样的认识时,人们的就业心态就会变得狭隘,而择业的自主性和多样化也就会大受限制。二是不少家庭中根深蒂固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光耀门楣”的观念,更是加重了千辛万苦闯过高考独木桥的大学生们“精英情结”的“泛化”,而这种“泛化”的后果是:造成大学生对薪资期望值过高,抑制了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造成了局部地区和局部行业人才的过剩,因为大家都希望留在发达的大城市中,都只希望学金融、会计、计算机等热门专业,所以市场上也才会出现年薪数十万求一焊工或钳工而不得的现象。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等教育必定会从精英阶层向大众化普及。但是当“精英情结”的“淡化”速度没有赶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普及速度时,社会价值取向的单一、对白领文化的推崇和种种不合理的职业歧视现象便会出现。有关媒体报道,教育部高校学生司有关负责人在解读考生关心的就业问题时提到,大众化时代的大学生不能再自诩为社会的精英,要怀着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心态和定位去参与就业选择和就业竞争。这次来自欧洲、亚洲和美洲6个国家,包括清华和上海交大在内的8所世界知名大学教授,在国际汽车系统供应商大陆集团的倡导下,对此展开了专项研究,并“诊断”:传统教育,特别是传统的工程学教育无法适应全球化挑战,而全球化能力亟须成为毕业生的关键能力之一。所以未来“精英”不再由大学独家生产,而是由将教育和职业实践相结合的合作伙伴联合“制造”。

  什么是大学?大学之“大”,乃是全面、普遍、高深、超越之意;大学之“学”乃是精神、思想、探索、创造力之旨。正如有人所总结的:大学就是现代文明的象牙塔。它不掌握现实权力,也不是经济、政治的工具,但在整个文明体系中拥有独立的文化权威。大学的核心使命是什么?大学要主导社会潮流,引导社会发展方向,而不是成为时代的应声虫。大学生要给予人们把握和改变现实的力量。同时,广大大学生们应该明白,文凭只能代表自己之前的表现与学习能力,并不能代表自己在社会上的适应能力与工作能力。是否是精英不是看吸收了多少,而是要看发挥多少!因此,大学生要成为社会上的“精英”,不仅要认识社会,更要有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的综合素养,这些素养不仅包括技术和方法能力,还有一些个人能力,例如愿意承担责任,致力于终身学习、还有领导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比如跨文化技能等。只有得到认可,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精英”,否则徒有虚名,会给社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作者: 刘纯银

  本栏目所载评论纯系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央视国际立场

  →→浏览原帖全文 发表不群高见

  →→进入"网评天下",发现更多话题!

责编:张会玲

1/1页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闻  CCTV-少儿  CCTV-音乐  CCTV-E&F
多哈亚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