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7年01月26日 09:43 来源:
目前全国乡镇企业转移农民1.4亿人,已占农村劳动力的近30%,减轻了农业产业的就业压力。实践证明,乡镇企业的发展,为农民增加了收入,为集体、企业增加了财富,为国家增加了税收,使得农民、集体、企业有钱可以投资农业,国家也有财力支持农业。(1月25日《经济参考报》)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成为加快农村城镇化的重要载体,二、三产业向城镇集中发展,带动了农民的聚集,进而带动了服务业和市场的兴起,培植了小城镇的产业基础,壮大了小城镇经济,有力地推进了城乡一体化进程。近几年,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实中央部署,切实加强“三农”工作,农业和农村发展出现了积极变化,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农业结构调整向纵深推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农村税费改革取得重大成果,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加强,干群关系明显改善。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好形势,对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正如中国青年乡镇企业家协会会长贺军科在中国青年乡镇企业家协会第七届会员大会上所表示的: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是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亿万农民的伟大创造,为扩大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推进农村各项事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但同时也应看到,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依然突出,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由于乡镇企业是加快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支撑,是实施农业产业化的带动力量,是转移农村劳动力的主要渠道,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是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途径。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党中央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决策。在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征程上,乡镇企业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记得回良玉副总理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曾指出:“随着改革和发展的深入,乡镇企业发展面临的环境、条件以及内涵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是乡镇企业与‘三农’天然的内在联系没有变,对县域经济不可替代的支撑和带动作用没有变。支持乡镇企业就是支持农民创业和就业,支持乡镇企业就是支持县域经济的发展”。胡锦涛总书记也指出:“发展乡镇企业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乡镇企业促进了农村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改变了农村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再次肯定了乡镇企业在解决农民就业增收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作用。这些都是从理论和政策层面对现阶段乡镇企业的高度评价,这也是各地坚定发展乡镇企业的理论依据。
当前,在发展乡镇企业上关键是要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即因地制宜选好项目,不断加快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名优特新产品,引导乡镇企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化;要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强化农副产品加工、储藏、保鲜和运销业,引导乡镇企业由初加工型向精加工型转化;要结合小城镇建设,积极发展商业、饮食、服务和旅游等第三产业,引导农民正确处理好乡镇企业与农业的关系。对于国家明令禁止生产、生产能力严重过剩余以及严重污染环境的产品,要坚决停止生产。同时,乡镇企业管理者要认真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弱势,扬长避短,把结构调整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结合起来;同推进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结合起来;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结合起来;同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乡镇企业和新农村“双赢”的目标。(刘纯银)
本栏目所载评论纯系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央视国际立场
责编:任今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