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消息 在河北省玉田县林南仓镇八村,30岁的农民丁国顺是个知名人物。10年里,他创办的“家庭3.15投诉站”为农民挽回损失20多万元。前不久,他当选唐山市“十佳维权人士”,并被中消协提名为3.15年度贡献奖候选人。
1994年,丁国顺从玉田县供销社下岗。在有关部门支持下,他利用家里的三间平房,建起一个家庭文化馆。之后,又在文化馆基础上,建成“家庭3.15宣传投诉站”,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遇到质量问题。农民李贵存种了三亩麦子,因种子出了问题麦苗比别人人家矮一头。一年收成眼瞅着没了,老汉寻死的心都有。他抱着试试看想法求助于丁国顺。小丁拿出《消法》,多次找有关部门,甚至把电话打到农林局局长那里。最终,在多方协调下,李贵存拿到1000元赔款。
在丁国顺接待的农民投诉中,既有假劣种子、农资等大问题,也有酱油、食醋变质这样的小事。他说:“农村不比城里,有些事只是针头线脑的小事,所以闹得急赤白脸、矛盾激化,常常因为缺乏调解人。在村里维权,除求助于法律外,我很大程度上是要当好灭火器,扮演平息矛盾的调解人角色。”
在下乡普法基础上,丁国顺掏出3000多元,开通“家庭3.15广播站”和“维权热线电话”。2004年,唐山市在全市乡镇建立消协分会,在村建立消费者投诉站和“12315联络点”。丁国顺当上村消费者投诉站站长,他与市县有关部门联手,相继发布消费警示23个,推荐玉米新品种23个、农药18种、化肥新品8个。今年他还准备在春耕时与电视台、农经局联手,开个“良种推广发布会”,推出玉米新良种“强盛1号”和“31号”。
这些年丁国顺为维权先后搭进去了7万元。有段时间,他不得不到附近的企业、建筑队打工挣钱。在资金最困难的时候,还卖掉了心爱的摩托车。后来他当了村干部,每年才有2000来块钱的固定收入。
10年来,丁国顺受理农民投诉418件,调解216件,接待咨询1.8万人次。今年春节,他还配合有关部门一举端掉了一个加工注水猪的窝点。他说:“农民最怕的是买到假种子、假农药、假化肥。他们没啥文化,不懂得怎样用法律武器维权,常常吃哑巴亏。我办3.15投诉站的目的,就是为农民提供一个学习维权的场所,帮他们解决一些问题。”
玉田县林南仓镇工商所对丁国顺维权之举非常支持。所长王朋宝说,眼下城里人维权意识很高,假冒伪劣产品没有立足之地,农村就相对薄弱一些。丁国顺维权的作法反映了当代农民法律意识的觉醒,同时给农民送去了科学的消费观念,其意义影响深远。(作者:新华网 河北频道张洪河 程长顺)
责编:靳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