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中国人寿保费增速缓慢谁之过?

 

CCTV.com  2008年02月04日 08:12  来源:  
[内容速览]  多数保险公司的保费增速大幅提升之际,中国人寿却“步履”缓慢。早前贝尔斯登已下调中国人寿投资评级至弱于类股,因认为中国A股市场疲软,并预计中国人寿2008年整体投资回报率将从9.47%下调至7.67%。

  中国人寿业绩预增难抵保费增速缓慢之过

  多数保险公司的保费增速大幅提升之际,中国人寿却“步履”缓慢。

  刚过去的2007年对于中国人寿来说,喜忧交织——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寿)前11个月平均市场份额40.1%,同比下滑8个百分点左右,保费收入增速6.9%,低于同业24.5%的水平;另一方面,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国寿集团)连续扭亏为盈,有望“消化”数百亿“利差损”历史包袱。[全文]

  中国人寿业务结构遭质疑

  数据显示,中国人寿去年全年未经审核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约为人民币1966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6.9%;表现欠佳的是7月份,当月保费收入105.6亿,比上月下降84.4亿元,市场份额仅34.51%。而近日中国保监会主席吴定富在2008“全保会”上表示,2007年保费收入实现7035.8亿元,寿险公司同比增长24.5%。

  中国人寿怎么了?对此,业界颇有微词,质疑其“寿险品种单一,产品结构有待调整,迟迟没有推出投连险”。

  郝演苏提醒不要忘记中国人寿的“国”字号地位,即便推出投连险,也只能在局部地区试点;投连险的风险较大,其定位是高端客户。即使做了投连险的平安、新华、泰康,也未在全国推广。 [全文]

  中国人寿业绩预增止不住股价跌势

  中国人寿A股半日跌近7% 净利增幅逊于中期及同类

  中国人寿(601628-CN;2628-HK)今日发布2007年业绩预报,预测去年度净利润(按中国会计准则)将较06年增长50%以上,主要得益于保险业务增长及投资收益提升;A股早市停牌一小时后复牌,股价即逐级下滑,半日收跌6.87%至38.89元/股,成交6.17亿元。资料显示,中国人寿此次年度净利预测的增幅远逊色于07年中期盈利(中国会计准则)1.9倍的升幅,也逊色于同类的中国平安(601318-CN;2318-HK)逾1倍的预增幅度。

  1月30日,国寿股份收盘39.23元/股,接近52周最低价38.01元/股,而一天前,国寿股份公告2007年业绩预增50%,显然公告并未令股价上扬。

  早前贝尔斯登已下调中国人寿投资评级至弱于类股,因认为中国A股市场疲软,并预计中国人寿2008年整体投资回报率将从9.47%下调至7.67%。 [全文]

  花旗:将中国人寿评级由买入降至持有

  花旗集团将中国人寿评级由买入调低至持有,因股价表现强劲,并且预期明年上半年保费增长势头将进一步放缓。但将目标价由40.42港元调高至46.00港元,因预计该公司的投资收益率将增加,因未来几年中国的长期债券收益率可能继续走高。预计该公司过去18个月从IPO认购取得了人民币609亿元的所得。但由於预计未来6-12个月A股所得较少,因此花旗集团认为平安保险(2318.HK)是其中资保险股中的首选股,因业务更多样化的企业预计在2008财年收益更具韧性。中国人寿盘前跌2.3%,至42.45港元。

  “中国人寿是个百货公司或者超市,必须考虑多种客户的需求,虽说在这种情况下,卖一些高端产品未尝不可,但得考虑周全。”郝演苏说。 [全文]

  保费增速跑输大市何止中国人寿

  平安人寿保费增速仅为14.77%

  中国人寿与平安人寿2007年原始保费分别较上一年只增长了6.94%和14.77%,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国寿和平安在保费增速跑输大市的同时,市场占有率也在下降。中国人寿的市场占有率从2006年底的44.49%下降到2007年11月的39.92%;而中国平安的市场占有率的下降幅度比中国人寿要小,平安产险的市场占有率从2006年底的11.2%下降至2007年11月的10.7%,寿险也从16.7%下降至了15.6%。

  国泰君安认为造成集中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中小保险公司借助资本市场的火爆大力推出投连险,上市保险公司产品结构是以盈利能力较好的产品类型为主。[全文]

  国寿销售策略变化期望扭转保费增速疲态

  中国人寿保费收入不理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由于持续升息使很多寿险产品的吸引力下降,尤其是银行保险产品,因为这些产品大都是保险期限短的趸缴产品,保险保障功能并不强,投保人看重的是收益率,和银行定期存款有很强的相似性;二是,中国人寿推出新产品的策略较为稳健和保守。产品仍然集中在传统险和分红险上,利润率高但销售难度大。今年上半年以来小规模推出了万能险,但目前仍没有在全国大规模销售。投连险至今没有推出的明确时间表。

  中金建议投资者可开始逢低吸纳,相信中国人寿的基本面仍然坚实,未来3-6 个月在保费收入增长和投资项目方面都有可能获得改善和突破。[全文]

  保险代理制遭遇连环质疑

  亿万财富背后的残酷生存法则

  中国现有的190万人寿保险营销员,是这个社会上最尴尬的群体。进入此行业的门槛很低,只需初中文化;而整个行业的人事制度又是“代理制”——营销员不是公司职员,属于中介范畴,毫无归属感可言。这些人为公司创造了巨额财富,自己却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为了生存,某些人不得不夸大宣传,甚至骗保。寿险行业的形象也因此一落千丈。

  在中国,包括平安在内的保险公司普遍采取低成本扩张策略,用规模空前的“营销大军”来夺取市场份额。赵亮等人没有底薪,收入完全依靠业务提成。而中国保险营销员拿到的佣金,几乎是全世界最低——欧美和台湾、香港等地,首年佣金达到80%以上,中国内地一般不超过40%。 [全文]

  游击代理人阻碍保险业发展

  代理人的报酬来自于佣金和提成,同时代理人不管承诺什么自己也不用承担责任。导致很多保险代理人向市场夸大渲染保险的功能和好处,误导甚至欺骗客户,最后令市场失去了信心。

  中国保险代理人面临这样的困境:不是公司的雇员,没有底薪,也没有必要的费用报销,无权享受公司加社保的福利。[全文]

  保监会欲重拳整顿

  保监会双锤重击保险公司治理结构

  从25日全国保险工作会议(下称“全保会”)传出的信息显示,2008年监管层对保险公司治理结构的监管,将重点放在公司股权管理和强化高管人员监管两方面。

  保监会主席助理袁力在会上强调说,近年来,一些公司暴露的风险表面上看似市场行为或偿付能力的问题,根子实在治理结构,并表示,“今年将进一步在规范保险公司股权行为上下功夫。”[全文]

  保监会再出重拳规范保险代理

  保监会为促进保险营销业务健康发展,保监会发布了规范代理制保险营销员管理制度的通知。

  通知要求,保险公司和保险中介机构招募代理制保险营销员时,在广告、宣传手册及口头宣传和解释中应当明确说明招募的是代理制保险营销员而非公司员工。不得明示或者暗示是在招聘公司员工,或者承诺将其转为公司员工;保险公司和保险中介招募代理制保险营销员的活动应当与公司员工招聘活动分开进行… [全文]

责编:陈君亮

1/1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请您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