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夏之交,许多陈年的兴奋剂案件重新浮出水面。从索普到乌尔里希再到兰迪斯,这些显赫的名字如今都被打上了一个个问号。在北京奥运会开赛的前一年,如此多的兴奋剂事件集中见诸报端,不禁让人产生联想——北京奥运会如何保证公平公正的比赛环境?北京奥运会上又会有哪些新的兴奋剂检查项目和手段?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将具体承担北京奥运会兴奋剂检查工作的相关人士。
[检测力度]
数量将创历届之最
国际奥委会去年10月宣布,北京奥运会期间将进行约4500例兴奋剂检测,不仅比2004年雅典奥运会检测数量增加了25%,同时将创历届奥运会之最。
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奥委会反兴奋剂委员会负责人赵健介绍说,4500例仅是北京奥组委委托中国兴奋剂检测中心进行的赛内检测的数量,奥运会的最终实际检测数量估计会大大超出,因为还有一些额外检测任务。
赵健表示,北京奥运会检查将以尿检为主,但尿检和血检具体各占多大比例,需要跟各国际单项体育组织协商后才能确定。“基本上都和往届奥运会差不多。”他说。
[检测难点]
基因兴奋剂仍难防范
去年初,国际奥委会宣布禁止运动员接受基因注射以提高运动成绩。随后有国外媒体报道,明年的北京奥运会上,基因兴奋剂的使用也许会成为必然。那么,基因兴奋剂是否会列入被检测之列?
“恐怕没那么好弄。”吴侔天摇着头对记者说。他表示,目前人类对于基因学的了解十分有限,许多问题还没有研究清楚,比如,将基因导入人体的方法有很多,究竟哪种方法才算非法?此外,基因种类有很多,究竟哪些才算兴奋剂?在相关问题搞清楚之前,谈基因兴奋剂的检测不太现实。
不过,吴侔天不排除北京奥运会上会有新的兴奋剂检测项目。他说,从以往经验来看,国际奥委会和世界反兴奋剂机构通常是在离大赛开始很近时才宣布引入新的检测项目。比如,2000年悉尼奥运会开幕前两个月,国际奥委会突然宣布将增加EPO(促红细胞生成素)的血尿联检;2004年雅典奥运会也是在离开幕不到三个月时,国际奥委会宣布将引入对生长激素(HGH)和血液回输的检测。“这主要是不给用了药的运动员寻找对策的时间,至少在这届奥运会上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
假如类似情况真的在明年奥运会前发生,会不会给中国兴奋剂检测中心的工作带来难度?吴侔天认为,这种担心完全是多余的,因为世界反兴奋剂机构“绝对不会引入超越现实的检测项目”。他说,引入新的检测项目,一个基本前提就是对这种物质的检测方法充分可靠,且已被多家实验室掌握。
[检测手段] 连人带仪器一起借
中国兴奋剂检测中心目前一年的检测任务在8000例左右,平均每天不到30例。明年奥运会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要完成4500例检测,高峰时每天的检测数量将超过200例,只有20来人的中国兴奋剂检测中心实验室能否应付得了?
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兴奋剂检测中心主任吴侔天表示“完全有信心”。他说,根据北京奥运会的兴奋剂检查任务测算,仅检测这一块就需要约150名工作人员。除去实验室现有人员,其余人员主要来自三个渠道:从卫生部药品检验所、北京市公安局法医检验中心等国内药检分析行业选调了60名专业志愿者;从清华、北大的化学系和医学系招募了50名大学生;另有20名从国外兴奋剂检测机构聘请的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