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竹又名“楠竹”“孟宗竹”,为禾本科竹亚科刚竹属,常绿乔木状竹类植物,秆大型,高可达20米以上,粗达18厘米。春日出笋期的鲜笋质嫩脆。毛竹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在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上生长良好。这是个值得骄傲的家族。它们是世界上生长速度最快的植物,45天的时间,就能长高到二十多米。前5年,毛竹丝毫不长,到了第6年雨季到来的时候,它可以每天6英尺的速度向上急窜15天左右,最后大约可以长到90英尺高,并成为竹林中的身高冠军。而且更为奇特的是在它生长的那段日子里,处在它周围方圆10多米内的其它植物便停止了生长,等到它的生长期结束后,这些植物才又获得了生长的权力。
碧凤蝶别名乌鸦凤蝶、黑凤蝶,属鳞翅目凤蝶科,蝶种在广东一年可发生多个世代。幼虫取食芸香科的楝叶吴茱萸。成虫喜欢访花,雄蝶爱吸水,飞行迅速,路线不规则,常活动于林缘开阔地带。碧凤蝶全体呈黑色,鳞片为金绿色。雄蝶前翅翅脉上有黑色天鹅绒状鳞毛;反面端部色较淡;后翅基半部鳞片蓝色,后半部绿色,蓝色鳞片沿外线组成半月形斑;雌蝶前翅中室后方翅脉无黑色绒状鳞片;后翅基半部鳞片白色,外缘半月形橘红色。正是这些美丽的鳞片,使得碧凤蝶色彩绚烂,极为美丽。
豆娘属于昆虫纲,蜻蜓目,束翅亚目。它体形娇小,休息时翅束于背上方,是一类极美的益虫,国外有些昆虫爱好者对其痴迷的程度甚至超过了蝴蝶。全世界的豆娘约有2800种。豆娘是肉食性昆虫,它们擅长捕食空中的小飞虫,不过由于体型较小,飞行速度较慢,因此豆娘主要是以体型微小的蚊、蝇和蚜虫、介壳虫、木虱、飞虱等昆虫为主食,在“闹饥荒”的时候,偶尔也会发生大豆娘捕食小豆娘的情形。从春季到秋季,从平地至中海拔山区,各种水域旁都有机会找到一些常见的豆娘。只不过许多豆娘体形纤细又不善于长距离飞行,稍不注意便很容易忽略它们,而且它们的长相和蜻蜓很相近,一不小心就将两者混淆了。
茱萸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山茱萸科的山茱萸,一种是茴香科植物吴茱萸,因为产于吴地(今江浙一带),且质量最好,因而得名,也叫越椒或艾子。它是一种常绿小乔木,树高可达一丈多高,叶为羽状复叶,初夏开绿白色的小花,结实似椒子;秋后成熟。果实嫩时呈黄色,成熟后变成紫红色,有温中、止痛、理气等功效。果实成小粒裂状,味极辛香,可食用,茎、叶可入药,功能暖胃燥湿,茱萸叶还可治霍乱,根可以杀虫。
箬竹别名箬叶竹,是竹子的一种,茎高三四尺,中空,节显著,叶子宽而大,秋季叶子的边缘变白色。分布于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南,生长适应性强,较耐寒,喜湿耐旱,对土壤要求不严,在轻度盐碱土中也能正常生长,喜光,耐半阴。竹叶宽大,用作观赏。叶片还可作粽叶,斗笠等衬垫。
中国虎甲属于鞘翅目虎甲科,体长17.5~22毫米;体宽7~9毫米。虎甲头大,眼睛较突出,足细长,上颚发达锐利,成为追赶捕食各种虫子的重要武器。头、胸和腹部表面具有强烈的金属光泽。背面中部呈紫金色或绿色,鞘翅底色深蓝,光泽较暗,一般有鲜艳的颜色和斑澜的色斑。虎甲的翅发达,飞行迅速。虎甲在白天活动,经常在路上觅食小虫,当人接近时,常向前作短距离飞翔,有“拦路虎”“引路虫”之称。成虫陆生,一般出现在河边沙地、潮湿的草地或路上。虎甲的卵产于土中,幼虫生活于土洞中,共有三个龄期。幼虫和成虫都是捕食性的,捕食包括蝗虫在内的各种昆虫和小动物。虎甲一般两年一代,雌虎甲产卵在土穴内,孵化变成幼虫,幼虫期大约为一年,成虫期约10个月。越冬时,虎甲打洞或进入自然土穴内。
短尾猴体型比猕猴大,体形浑圆、憨实,四肢粗壮,雄猴的体长为70~82厘米,体重8~16千克;雌猴的体长为50~58厘米,5~11千克。前额部分裸露无毛,几乎全部秃顶,呈灰黑色,颊部的毛也较为稀少。胸部、腹部,以及四肢内侧的毛稀疏而且颜色较浅,肩部、颈部和背部的毛则较为粗糙。胼胝的周围也是裸露无毛。尾巴短得出奇,还没有后脚长,仅为体长的十分之一,且为尾毛稀少,因此又“断尾猴”之称。短尾猴栖息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生活在树上,也常集群在地面活动。食性较杂,主要以植物的果实、花、叶、根、茎及竹笋等为食,也在河谷地带捕捉螃蟹、青蛙等小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