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以举办奥运会为踏板,从而实现经济腾飞的国家。这个国家的首都因举办奥运会而成为世界知名都会。第24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这里成功举办,这一届赛事成为奥林匹克运动实现转折,通向繁荣的标志。1981年,国际奥委会将1988年奥运会的举办权授予了最后一个提出申办请求的韩国汉城。
当时,汉城的对手是日本名古屋。日本具有举办夏季和冬季奥运会的经验,呼声最高。但是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地处东北亚朝鲜半岛,仍与北方处在紧张对峙状态下、经济尚欠发达的国家,竟会突然间以出人意料的勇气提出申办请求。汉城提出了两个颇具说服力的观点:奥运会不是发达国家的专利。奥林匹克的根本精神是和平,只要有能力展示这一主题和理想,发展中国家也应该举办奥运会。韩国将为此做出榜样。这一口号赢得了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支持。而且,在朝鲜半岛分裂的情况下,举办奥运会能缓解紧张对峙的局势,维持和平。
1981年9月30日,国际奥委会的投票结果出来了,韩国汉城以52:27的绝对优势战胜了日本名古屋。欢欣鼓舞过后,人们开始忧心忡忡,当时韩国仍然与朝鲜处于紧张对峙状态,沿着北纬38度线划出的停战区,距离汉城只有50公里,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容易引发变故的地区。连萨马兰奇也不认为汉城是最好的选择。他在回忆录里这样写道:“我想,国际奥委会给自己惹上了麻烦,对于我来说则可能要背上一副枷锁。我们已经选择了一个有问题的国家,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未建立外交关系而受到孤立”。
为了能给汉城奥运会一个安定的环境,1985年,萨马兰奇提出一个极富政治智慧的建议。他决定邀请朝鲜与韩国共同承办这届奥运会。对于这个大胆的举措,朝韩双方都表示出相当的兴趣,并为此进行了长达两年的谈判。虽然朝鲜最终选择了自愿放弃,但是萨马兰奇仍在与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不停地进行会晤,以消除抵制的威胁。
与上一届奥运会大不相同的是,整个东欧在1984年的洛杉矶集体缺席之后,要求参加1988年奥运会的呼声很高,在回忆录中,萨马兰奇说到“为了打破这种局面,我们做了许多工作。老实说,那时的民主德国主席昂纳克发表的声明显然帮了我们一个忙。他明确表示:民主德国决定参加汉城奥运会”,这时,还未与韩国建交的中国向汉城奥运会提供了巨大的支持:为了方便奥运代表团的旅行,中国政府同意向韩国运送欧洲各国运动员的航班飞越自己的领空。改革开放的中国在继洛杉矶奥运后,同意组团参加韩国汉城第二十四届奥运会。
奥林匹克运动终于在东西方的共同意愿下,实现了真正的大团圆。国际奥委会承认的160个国家和地区的奥委会成员中有159个参加了本届奥运会, 8465名运动员云集汉城,参赛规模大大超过以往各界,奥运会终于跨越了政治,全球不同肤色、种族、国家的运动员实现了空前的大聚会。从1976到1988,对于被人为抵制而分裂了12年的奥林匹克世界而言,“到汉城去!”成为最令各国运动员激动的口号。
1988年9月17日,汉城奥运会在蚕室体育场正式拉开序幕。52年前的奥运会马拉松冠军――76岁的孙基祯老人是奥运圣火传递的最后一棒,在1936年柏林奥运会上,他成为了在马拉松赛场上夺冠的第一个亚洲人。但由于当时朝鲜半岛已经沦为日本殖民地,因此,孙基桢只能代表日本队参赛,并且只能是用日文名字“孙龟龄”。 如今他在祖国75000名观众地动山摇的欢呼声中跑进了主会场。
从汉江古老船队开始的前奏,到旋转得如同花朵一般的韩国长裙舞,蚕室体育场里充满了东方文化气息的表演,为世界呈现了一场惊艳绝伦的开幕式。
开幕式的最后,韩国高丽亚纳合唱队四名男女歌星用四重唱的形式,演唱了汉城奥运会的主题歌“手拉手”。这首歌深深地打动着战胜两次大规模抵制后,终于在汉城团圆的奥林匹克大家庭的成员们。当时有记者用诗一般的语言写到,“无数不同肤色,不同年龄,不同种族和信仰的人们热泪盈眶。此时,汉城的天空万里无云,似乎昭示着笼罩奥林匹克的阴云终于散去,远离了政治喧嚣的奥林匹克的未来,将会一片阳光灿烂。”
《手拉手》之所以广为流传,是因为它象征着团结与友谊,迎合了全球化的趋势。萨马兰奇甚至建议将《手拉手》作为奥运会永久会歌。《手拉手》迅速风靡全世界,被广泛用在体育比赛、选美大赛、毕业典礼、年会、电视体育节目中,甚至教会也把它当成圣歌来演唱。它成为至今为止最成功的奥运会主题曲。
责编:沙嘉蕊
更多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