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主创人员的紧张、忙碌、 迷茫、兴奋……《特别关注——中国探月》如期制作完成。
千百年来“嫦娥奔月”的美丽传说代代相传,那么我国的绕月探测工程是如何成为现实的呢?发射一颗卫星,不是简单的用火箭把它打上去就行了,这颗卫星之后怎么走,进行怎么样的工作,它是如何才能成功上天的,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
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是中国第1个月球探测器,将走近月球直接获取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其能否正常工作关系到整个工程的成败,所以是整个工程的关键。它的外形是什么样?与人造地球卫星相比,这种远离地球的空间探测器会遇到哪些新的难题和挑战呢?
人类自诞生之日起,就从来没有停止过探索的脚步,正是对未知世界永无止境的探,才创造了辉煌的人类文明,造就了伟大的民族。人类探测月球的历史,交织着成功的辉煌与失败的遗憾。
这次嫦娥一号的征途非常遥远,它的一举一动都要在我们的有效控制下,这样才能完成它的使命。在专家那里,这叫“测控”。测控到底是怎么回事?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如何才能控制嫦娥一号呢?
早期月球探测活动失败多数失败在火箭上。备受关注的中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由长征三号甲火箭托举升空。长征三号甲火箭迄今已成功实施了14次发射。这次为什么要选择用长三甲火箭?
月球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也是天空中除了太阳以外最亮的星球,它已经默默地陪伴着地球走过了四十多亿年的历程,从人类文明诞生开始,人们就对月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真实的月球是怎样的呢?
嫦娥一号探月卫星选择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理由是什么?在发射中心,工程进场后都需要做哪些准备呢?卫星和火箭的测试,需要多长时间?在什么天气条件下火箭不能发射?在发射窗口很小的嫦娥一号在发射时,对气象预报提出怎样更高的要求呢?
在世界探月历史上,多次发生卫星距离月球很远飞过,与月球“失之交臂”,也曾发生过卫星未能进入环绕月球的轨道撞到月球表面上“粉身碎骨”。如何让嫦娥一号卫星与运动着的月球精确交会,并沿着卫星在月球上的工作轨道运行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
嫦娥一号卫星是我国研制的第一颗月球卫星,在飞往月球和环月工作阶段,为了适应不同的环境和工作状态,需要保持多达22种姿态,卫星的飞行控制和姿态控制,是航天高技术的关键所在。
嫦娥一号卫星进入绕月轨道之后,卫星上的各种科学探测仪器将陆续开启,科学家怎么遥控这些仪器?探测数据怎么回传地球?这些数据又是怎么经过科学家的手,变成老百姓能看懂的图片和模型呢?
嫦娥一号卫星上安装了各种类型的探测仪器,这些仪器用于完成工程科学目标规定的各项探测任务,我们称这些探测仪器为卫星的有效载荷。
嫦娥一号卫星上安装了8种有效载荷探测仪器后,又是如何来实现预定的科学目标呢?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些个神秘的仪器是怎样工作的吧!
地球有地震,月球上是否也有月震?与地震有什么区别?月球到底是怎么样来的呢?月食和日凌等天文现象,对月球探测有什么样的影响呢?月球上没有大气,假设一个地球人在没有任何措施下站在月球上,生命能维系多久呢?
探月工程分“绕”、“落”、“回”三个阶段。中国人有望与地球进行第一次亲密接触,我们对亲手拿到月球样本充满渴望,中国人什么时候能登上月球?这其中,还有很多的技术需要突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