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中:师者风范 长者魅力
央视国际 2003年05月13日 10:22
当王大中院士在一次又一次热烈的掌声中反复起身致谢时,清华大学的师生们心头一阵阵发热,这位深受师生员工敬重和爱戴的师长将不再是自己的校长了。2003年4月28日,清华大学举行的全校党政干部和师生代表大会,为他近10年的校长生涯划上闪光的句号。
其实,这一天,这一刻,这个任免决定来得并不突然。还是在去年,王大中院士就几次向上级提出了请辞申请。他说,我年龄已大,而学校正面临着很好的发展机遇,应该让年富力强的同志担任校长,那将有利于学校干部的新老交替,有利于学校整体工作的连续性。3月份,中组部、教育部和北京市委就已经考察了校长的接替人选。中组部副部长沈跃跃在4月28日的会上宣布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决定,由顾秉林院士接任清华大学校长职务。她高度评价了王大中院士近10年的工作成绩,郑重地说:“这次对清华大学校长职务的调整,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工作需要出发,经过慎重研究作出的决定。这是一次正常的新老交替,也是正常的职务变动。”
王大中院士1993年5月起主持清华大学的工作,1994年1月正式受命校长职务。这10年恰逢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党和国家重点支持清华大学等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王大中院士以政治家、教育家的胆识和魄力,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团结和带领清华全体师生员工,抓住历史机遇,以改革和创新的精神,推动各项事业的发展,使清华大学经历了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之一。
制定一流目标 实现跨越发展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20世纪80年代后期,清华大学就开始酝酿讨论,1993年正式公开提出要在建校100年时,即2011年努力争取跻身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正是在这一年,王大中院士开始主持清华大学的工作。人们当时难免有种种疑虑,对能否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心中没有多少底数。在发展中国家,能不能建设一流大学,怎样建设一流大学,这也一直是王大中院士不停思考、不断探究的关键问题。他回顾清华大学的发展历史,研究中国高等教育的现状,访问世界著名的高等学校;他开出题目,布置任务,让清华21世纪发展研究院、教育研究所、政策研究室等多方投入,深入探讨。经过认真的研究和实践,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一系列理论和观点: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可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集中力量办大事,建设一流大学;发展中国家建设一流大学,可以走重点突破、跨越式发展的道路;
世界一流大学要有共性,更要强调个性,决不能完全照搬国外一流大学的指标与办学模式……王大中院士反复强调:“我们建设一流大学首先是要为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作贡献,要把面向国家的战略需求放在首位;同时要结合我国国情和校情,实现跨越式发展。”
根据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王大中院士认真总结清华大学近年来的发展历程,谋划和展望今后的发展前景,提出了清华大学建设一流大学“三个九年,分三步走”的总体发展规划,得到了学校上下的普遍赞同:第一个九年,1994年-2002年,调整结构,奠定基础,初步实现向综合性的研究型大学的过渡;第二个九年,2003年-2011年,重点突破,跨越发展,力争跻身于世界一流大学行列;第三个九年,2012年-2020年,全面提高,协调发展,努力在总体上建成世界一流大学。
正像教育部部长周济所说:“在近10年的时间里,清华大学在学校党委和王大中校长的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基本完成了向世界一流大学前进的第一阶段任务。”
运筹结构调整 谋划学科布局
王大中院士常常引用一句古话:“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要建设好一所学校,首先也是要谋势,学科是学校的一种大势,必须布好局、谋好势。
工科是清华大学的优势,学校当然要扬其所长。
王大中院士与学校领导班子的同志们一起研究,提出了建设重点学科群,充分发挥工程技术学科群体优势的发展思路,学校重点建设的核能技术与工程学科群、信息学科群、先进制造学科群、能源环境学科群、材料学科群、航空航天学科群、化工学科群等,都取得了一批令人瞩目的成果,使学校的工科一直保持着较高的位势。
理科在清华大学有着特殊的渊源和辉煌的历史,理科不仅是原创性研究成果的摇篮,而且是工科向纵深发展的强大理论基础和支撑,一所好大学必然有赖其理科的良好发展。恢复理学院,带来了理科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以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领衔的高等研究中心,以林家翘先生为首的周培源应用数学研究中心,还有生命科学领域的青年群体等,都使清华大学的理科以一种后发之势,向着高水平突飞猛进。
文科在清华三四十年代曾经绚丽且耀眼,国家发展的需求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把高水平文科建设的题目摆到了清华大学的面前。王大中院士说:“在大学里,对学生的培养不仅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而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涵。”清华大学现有经济管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法学院、美术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和公共管理学院等6个文科类学院,不仅培养专门的文科人才,而且对促进全校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医学院的建立,将清华大学学科领域的范围进一步拓宽,生命科学与医学作为21世纪备受关注的学科,在清华大学可以找到非常强大的基础理论和工程技术的支持。
这些学科布局的调整,大部分是在近10年完成的,这标志着清华大学已经完成了从多科性工业大学向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过渡。
对大师求贤若渴 对青年关爱有加
“世界一流大学,无一例外都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特别是要有一批在世界上有影响力的学术大师”,王大中院士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这一观点。要创办一流大学,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环节。清华大学率先进行了岗位聘任等一系列重要的人事制度改革,按照“一流、竞争、流动”的原则实施队伍管理;培养与引进结合,在“百名人才引进计划”、“骨干人才派出计划”、“骨干人才支持计划”等一系列培养和引进措施的支持下,成长起一批年轻的骨干,也吸引了一批学有所成的拔尖人才,特别是“讲席教授/团组”计划,更是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清华用企业等单位的社会捐赠,设立讲席教授职位,聘请国外著名的专家学者到学校进行教学和研究,这种大胆的创意和手笔,吸引了包括美国工程院院士在内的著名学者加入到清华大学的师资队伍行列中。
王大中院士说,引进人才要做深入细致的工作,要有三顾茅庐、四顾茅庐的精神。而对校内的青年教师,他也是爱护有加,努力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他甚至利用周末休息日,到学校周围的部分正在建设的住宅小区走访了解情况,琢磨着如何改善青年教师的住房条件,把青年人的切身利益时刻放在心上。
学生培养 分量最重
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王大中院士始终把人才培养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他关心学生思想政治的成长,关心学生学业水平的提高,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这10年中,学校先后3次开展了教育思想的大讨论,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建立符合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体系。
为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王大中院士倡导大幅度削减学生的课内学时,增加学生拓展素质、发展个性的空间。为更高效地培养人才,王大中院士力主调整本科生的培养模式,于是产生了本——硕统筹的学生培养模式。他曾说:“清华大学有这么好的学生,学校有良好的教育资源,可学生培养却要用更长的时间,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种浪费。”他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从思想认识、措施办法上抓,而且还从分析学生思维方式的角度入手。他说,我国的教育主要是采用演绎法,有利于打基础和训练;美国的教育主要采用归纳法,有利于创新思维知识的综合运用,但系统性不够;而法国则把二者结合起来,一、二年级进行严格的基础训练,三、四年级偏重归纳法,我们应该认真研究他们的这些教学理念,要把清华严格的基础训练和培养创新能力结合起来,创出一条有我们自己特色的人才培养之路。
师者风范 长者魅力
作为一校之长,王大中院士既以自己的战略思考和驾驭能力为清华大学的发展倾其心智,又以其谦和的为人和朴素的作风深受师生们的爱戴。
王大中是清华领导班子的核心人物,作为学校党委常委,他与同志们平等地讨论问题,作为校长,他尊重党委的决定,尊重其他同志的意见,他既有领导者的魄力与胆识,又注意发挥周围同志的积极性,民主和集中在这个领导班子中得到了很好的结合。同时,他重视听取专家和师生员工的意见,学校讨论工作时,他总会想到听一听专家、教授们的意见;他经常就学校的重大问题在每年两次的教代会上作报告,学校出台各项重大改革措施,都要拿到教代会上去讨论、征求意见,充分发挥教职工民主管理、民主参与的作用。对待普通的教师和学生,王大中院士显得很平易近人,很谦和,他会在上下班的路上,依着自行车听一位教师向他反映系里的情况;他会在清晨6点多到图书馆查看管理情况,帮助学生们解决早晨进馆拥挤等问题;他会如约出现在学生毕业合影的人群中;他骑的那辆旧自行车在师生中是出了名的,他甚至会因为自己的自行车被撞倒向学生道歉,说“对不起,是我的车子没放好”;在“非典”下的校庆日,他与学生们一起为战斗在第一线的白衣天使折纸鹤。难怪在他离任后不久的一次聚会后,学生们将他团团围住,请他签名留念,一两百人形成的包围圈水泄不通。
王大中院士是谦和的,但他也是一位严师,他的严谨、严格与他的平易、谦和一样,给周围的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科学家的头脑使他能够敏锐地抓住问题的本质,不被现象所干扰;工程师的训练使他重视方案的可行性和措施能否落实。他曾经不止一次在讨论中提出一些要害问题,使得有关人员不得不考虑重新制定方案;他也曾反复告诫干部们必须以对学生负责、对教职工负责的态度作为工作的出发点;他还曾严厉地要求大家,改革方案和措施必须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没有必要的基础数据不要拿到会上来讨论。这些,使得不少干部在向王大中汇报工作时格外慎重,准备工作做得特别充分。
抗击“非典” 情为师生系
今年4月,非典型肺炎在京城肆虐,突如其来的灾害考验着北京人民,也考验着全校的师生员工,清华大学打响了一场抗击“非典”的“清华园保卫战”。作为一校之长,王大中院士心急如焚,党委与他一起,当即作出了成立“学校防治非典型肺炎领导小组”的决定,果断地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他随时掌握学校预防“非典”工作的进展,了解学校各方面措施的落实情况,他在全校防治“非典”紧急大会上作动员讲话,面临着日益蔓延的疫情,他用自己所熟悉的核物理中“链式反应”的概念来比拟“非典”可能的传播趋势,强调必须对其有高度的重视和充分的思想准备,要以对全校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负责的高度责任感,对国家和人民负责的高度责任感,落实各项措施,打赢这场防治“非典”的战斗。
4月27日,是王大中院士在校长岗位上的最后一天,第二天上午,学校将召开专门的干部会,宣布新一任校长的任命决定。而他这时想到的仍然是如何有效地保护学生,如何使学生免受感染。这一天恰逢清华大学92周年校庆日,没有了往常各种大规模的庆祝活动,校园里仍然充溢着昂扬振奋的气氛。王大中院士来到学生食堂和学生宿舍,他仔细了解和询问食堂的通风和卫生情况,了解宿舍的消毒和管理措施,他听说学生艺术团的同学们正在进行室外排练,欣然前往,并发表讲话。他说,学校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保护同学们,只要我们团结一心,扎实工作,就一定能够像温家宝总理所说的那样“同舟共济,共渡难关”。在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后,学生们把王大中院士团团围住,纷纷请他在自己的“非典”时期临时身份卡上签字,并留下特别珍贵的合影。
离开校长岗位后,王大中仍然关注着学校抗“非典”的斗争,“五四”青年节,他陪同温家宝总理等领导同志,看望清华的学生们。同时,他又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以一名科学家的视角和责任,与学校有关院系的专家们一起,着手进行“非典”在人群中传染扩散的特征和规律的研究。
清华大学党委常委扩大会、校务会议在热烈的掌声中通过了一项决定,“聘请王大中同志担任校务委员会名誉主任”。王大中院士深情地说:“我要特别感谢全校师生员工对学校工作的支持,特别是多年来对我本人工作所给予的信任、鼓励、支持和帮助,同志们的支持、帮助一直是这些年来我克服前进中的困难和工作上不足的重要动力。我在退居二线以后,只要有需要,我一定会尽我之所能,继续为学校建设一流大学作贡献。”(中国教育报 韩景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