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著名大学》——伦敦大学亚非学院
央视国际 2003年08月01日 16:23
这是一所毗邻大英博物馆和大英图书馆的大学,是欧洲研究东方和非洲的中心。学院图书馆收藏全世界最丰富的亚洲和非洲研究资料。这里还是末代皇帝溥仪的英文老师庄士敦任教的地方。青年老舍也在这儿度过了五年的教学生涯,并由此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
伦敦是一个具有多元文化特征的国际性都市,不同种族、宗教、不同肤色的人在这里和睦相处。在伦敦能听到和正在被使用的大约有一百多种语言,这种不同文化间的碰撞和交融,在艺术与商业、宗教与饮食等方面都有反映。
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位于伦敦市中心,亚非学院又称东方与非洲学院。1917年成立时名为东方学院,后来因为增加非洲方面的教学和研究项目,才改为现在的名称。亚非学院的校训是“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被刻在学院原来的校徽上。
柯林·邦德(亚非学院院长):我们学院以前的校徽有骆驼和大象。逐渐的我们就把这个校徽改成了一棵蓬勃发展的大树,她植根很深,不断地向四周发展,这也是亚非学院的一个典型特点。我们的学生来自一百多个不同的国家,每一个学生都是大树上的一片叶子。
国际性是这个学校显著的特点,学院早期培养了相当数量的外交官,如今依然是欧洲研究东方以及非洲问题的中心之一,并且是世界上这一学科研究领域中拥有学者最多的一个学院。
和牛津、剑桥一样,伦敦大学的各个学院包括亚非学院也实行导师制的教学方式。3000多名在校生中有四分之一是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各种族裔的都有,研究生占全校学生数的40%。
中国留学生:我觉得最大的特点就是除了英国的学生之外,其他国家的学生特别多。在这儿你可以看到很多来自亚洲的非洲的还有来自欧洲大陆的。你可以交到很多朋友。因为亚非学院主要是吸收国外学生为主,所以在这你不会觉得我是一个外国学生在一个学校读书。我一直跟我的朋友开玩笑,在亚非学院你不敢说中文,因为太多人懂中文了,就觉得是很普通的语言,对我来说,我觉得气氛很不错吧。
亚非学院的图书馆是全国性的亚洲、非洲资料图书馆,也是世界上此类资料藏书最多的图书馆之一。这儿的图书开架借阅,因为靠近新建的英国国家图书馆,所以各国的学者也要到这里来顺便看看。100多万册藏书中以东方学、法律、历史、社会学、东南亚语言方面的书籍最为齐备。其中的中文书库还藏有许多中国古籍珍本和孤本。无论在研究和收藏方面都具相当高的学术价值。
这些古籍有一部分是马礼逊从中国带回来的,马礼逊和米怜创办了中国第一份中文月刊《察世俗每月统计传》,回国后马礼逊把他收集的1500册汉学书籍送给了伦大的大学学院。
黄瑞琴(亚非学院图书馆中文部主任): 但是后来因为这一间学院收集的中文书比较多,我们就跟大学学院交换,我们的英文书,和亚非没有关系的英文书就给他们,他们的书给我们,结果他们的书全部给了我们。
图书馆另外一些珍贵的藏品是庄士敦先生捐赠的,他曾给末代皇帝溥仪做过英文教师。
黄瑞琴(亚非学院图书馆中文部主任):宣统皇帝,他的英文也不错,那么,我们看看他的画,这是他的画章,所以皇帝送的东西也留在我们这边,很可惜的是,临死之前他交待他的家人说,他的日记他的手稿要全都毁灭掉,不然的话,就留在我们学院了。现在留在我们这儿的大概是1600册的书。
庄士敦在紫禁城里陪伴少年溥仪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并鼓励溥仪赴英国留学。1931年到1937年间,庄士敦担任亚非学院的汉学教授,在此期间他还撰写了《儒家与现代中国》、《紫禁城的黄昏》等著作。
亚非学院与20世纪的中国渊源很深,先后在此任教的有作家老舍、萧乾等人。学院图书馆收藏了许多中国作家的作品,在现代文学作家中老舍的作品又是收集的最为齐全的。
舒乙(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他走上文坛是起自伦敦,在这之前他是个教书匠。到了那儿以后,因为假(期)多,他可以在假期中来写小说,所以他的第一部小说叫《老张的哲学》、第二部叫《赵子曰》、第三部叫《二马》全是在伦敦写的,而且等于说,由这儿就变成了一个作家,所以伦敦是他非常重要的起点。
1924年老舍远赴英伦,在亚非学院做了五年的汉学讲师。旅英期间老舍亲自编写灌制了汉语“灵格风”教材,并发表了题为《唐代传奇小说》的英文演讲。
学院附属的语言中心常年开设不同类型的语言班。
学院开设的课程涵盖了亚非两地人文社会科学等学科,极具特色的是学院开设了30多种亚洲和非洲的语言课程。汉语强化课程很受欢迎,每年学中文的人都以10-15%的速度增加。
张新生(亚非学院语言中心博士):这个班我们前后已经办了七八年了,而且这几年的办学质量越来越好。
留学生:我是从英国的北部来的,是利物浦人。因为我很喜欢学语言,以前我学了法语,但是我要学别种的语言,不是欧洲的语言。我有一年的时间没有事情做,所以我要学中文。我从来没有去过中国,但是夏天我会去。
留学生:我本来在香港出生的,可我在香港的时候不会写中文,我今年23岁,我觉得我应该学中文。
留学生:你好,因为我对中国非常有兴趣,以前我是在新加坡出生的,他们给我介绍中国的文化是什么,我很喜欢,所以我要学中文。
在亚非文化和稀有语言研究领域,学院的一些学者被公认为这方面的权威专家。在亚非学院的办公室,经常可以看到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中国画,会讲汉语的英籍教师也为数不少。这位汉学教授的广东话讲得比普通话还流利,他在香港新界的一个村庄里呆了18个月,对乡土中国的宗族社会进行了一番深入的研究,撰写了《广东人》、《海外华人》等书籍。
裴达礼(亚非学院东亚系主任):研究宗族的目的是想更好地了解人和社会以及文化。我研究的重点在于了解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特别是人们是怎样组织在一起,如何维持一种秩序?建立经济发展的基础。
亚非学院的瓷器艺术馆收藏了许多中国瓷器精品,这些艺术品增添了这所学院的文化意蕴。1950年,戴维德先生向学院捐献了他个人珍藏的1700件中国瓷器,这些瓷器都是在10到18世纪期间制作的,有很多是当年宫廷里的原物。乾隆年间皇宫里御用的器物也有收藏,这些珍贵的瓷器具有相当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瓷器艺术馆现在是学生的一个学习基地,也是学院对外开放的一个窗口。
相比牛津、剑桥的下属学院,伦敦大学的学院具有更大的独立性,它的每个学院都是名副其实的“大学”。
创建于1836年的伦敦大学一共有60多所学院,分布在大伦敦区的20多条街道和各个角落,还有的远在英国的其它城市,甚至远在英伦三岛之外,著名的帝国理工学院,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等都是伦敦大学的学院。
各种地域文化兼容并蓄、开阔的国际性视野、浓郁的学术氛围构成了亚非学院鲜明的特色。
实用信息:
语言要求: IELTS 7.0 TOEFL 640
学费: 7950英镑/年
入学时间: 每年9月
网址: www.soas.ac.uk
申请截止日期:9.1-12.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