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节每年来临 节味渐行渐远
央视国际 2004年09月29日 10:31
今年中秋节对于61岁的舒老太来说多少有些伤感。儿子在美国求学、女儿在上海供职,只剩下自己与老伴过节了。亲朋好友相送的精美月饼丝毫勾不起老两口的食欲。
舒老太一家过节未免有些冷清,可是各大商场却因中秋节的来临而热闹起来。商场竞相打折、酒家推出团圆宴,商家们围绕着节日做足了文章。
回忆起儿时吃月饼的情形,现在外企工作的倪帆说出了许多人的同感:“小时候在农村,家里穷,对中秋的记忆,只是那天能吃上一块名为‘青山’的月饼,月饼里面裹着冰糖,还有花红柳绿的糖丝,很好吃。可是现在一年四季随时都可以吃到月饼,再也品不出这种香甜的滋味了。”
“儿时过中秋,爸爸出差偶尔能从广州带回些广式月饼,便成了节日餐桌的稀罕物了。于是小心地切成八小块,颇为荣耀地分给邻家的小伙伴。”今天已成为广州白领的刘欢提起儿时的中秋不免有些怀念。
如今,广式月饼这一应节商品经过先进的焙烤技术,借助海、陆、空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已可做到“今天广东出炉、明天全国上市”。
远在山东的好友肖萍给刘欢打来电话,千叮咛万嘱咐,今年不要再寄月饼给她了。因为各式月饼在当地都能买到,价格也较为便宜。
“八月十五月儿明啊,爷爷为我打月饼啊,月饼圆圆甜又香啊,一片月饼一片情啊……”每年中秋圆月当空时,都会令人禁不住哼唱这首歌谣。“儿时在自家庭院里,能与家人围坐一桌,吃月饼、赏明月、唱童谣,就让人感到幸福和快乐。”江国华告诉记者,可他的儿子似乎对此并不屑,儿子早就计划着,中秋这天与伙伴们相邀夜游珠江。
毋庸置疑,中国人过节的方式近年来极大地丰富了,过节早已突破了一顿团圆饭的概念。特别是当汽车快步进入寻常百姓家时,从饭桌子到车轮子,人们已将节日里短暂的喜庆时空无限延伸,中秋佳节也可驱车百里外的海边赏月,抑或登高品茗远眺。
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民俗学家叶春生认为,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正随着社会的巨大变迁而在形式和内涵上被刷新并提升了。从探亲访友到远游四方,从吃喝节到享乐节,传统意义上的节味淡了,如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品月饼、春节庆团圆等风俗被淡化了。而随着消费能力的提高和交通工具的便利,百姓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也让传统节日多了许多时尚的因素,时代赋予了传统佳节新的内涵。
叶春生同时也指出,近年来传统佳节也出现了一些不良倾向,一些节日竟成了送礼拉关系的黄金时刻,佳节原本的意义被商业泡沫和人情关系歪曲抹杀了。今天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民俗更应采取扬弃的态度。
唐先生是一家大型企业的公共关系部经理。每年中秋节,他除了要为公司备上各式月饼,也接到别人送来的大量月饼。他毫不讳言地笑称自己是“月饼中转站”,中秋节在他的眼里几乎成了“月饼传递赛”。与家人的团聚有时还排不上日程。
近年来中秋等传统节日已被一些世俗的东西演绎得变了味,甚至形成了“吃月饼的不买月饼,买月饼的不吃月饼”的怪圈。月饼越来越奢华的包装,越来越离谱的价格,让节味与我们渐行渐远,而中秋节的传统文化内涵更是被很多人所遗忘。
而一种民俗文化的传承对保持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等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关民俗专家提出,要叫响我们的传统佳节,让它们的文化内涵得以更大的发扬,还需要我们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如在端午龙舟竞渡、元宵闹花灯等传统群体活动中加入更多时尚的因素,使节日的活动获得更大的认同感和更多的参与者,烘托出浓厚的节日气氛。
一个多月来,广州市各大邮政点的柜台前总是挤满了众多的异乡打工者们。邮政部门特地以优惠的价格开设了“思乡月”月饼速递服务,打工一族依然热衷于“寄盒月饼慰亲人”的传统方式表达着思乡恋家之情。
中秋这天,舒老太的大儿子从大洋彼岸通过邮件给老爸老妈“捎”来了电子月饼,小女儿则一大早发来了手机短信。舒老太怅然的心感到了莫大的抚慰。“唉,年轻人祝贺节日的花样真多,我们算是赶不上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