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在网上发帖披露老家河南灵宝当地政府非法征地,24岁的王帅前不久被河南灵宝警方以涉嫌“诽谤罪”刑事拘留。“我到现在也想不通,在网上发一篇帖子,又没对哪个人指名道姓,怎么就算‘诽谤’了?”王帅说。在政府工作越来越透明和公开的今天,普通公民也有了更多的话语权,而且中国自古就有“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的忠告,作为百姓的父母官,怎么子民直指工作失误的一个帖子就如此“不高兴”了呢?而且还动用警力跨省拒捕,这样严于封口的行动让人看了害怕,但这样的“瞎折腾”实在不敢恭维,因为它必将不得民心,而失去会入决堤之水,危机了舟楫。
在民主法治社会,警察应该是人民群众的“ 保护神”——既要保护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又要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但它也像是“ 双刃剑”,如果被滥用 ,给人们带来的就不是安全,而是恐惧。因此,民众必须“ 驯服”公权力,而不是反过来被“ 教训”。可是,谁来“ 驯服”那些被滥用的权力呢?房县的“培训班”被曝光后没有下文,响水县的“学习班”可能还没有下课……人们看到的,除了沉默,还是沉默,难道百姓真的只能接受“教训”吗?
从严格意义上讲,为保障公民能自由地批评和监督政府,政府连名誉权都不能享有,政府甚至不能提起民事上的“诽谤”侵权之诉。因为,政府作为公法人不具备私法人享有名誉权的基础,政府在社会上安身立命依靠的是公信,而不是名誉。公信源于公众的信任,公信的维持靠公众的投票。早在1923年,美国伊利诺伊州法院在驳回芝加哥政府对一媒体的指控时就强调指出:“在这个国家没有法院曾经判决甚至暗示过指控政府的诽谤会在美国的司法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灵宝警方竟然动用刑事手段来对付行使批评权的公民,其滥用权力不止以千里计!
长期以来,我们听多了警方办案经费紧张的诉苦。很多地方,在出现了重大的案件,多方呼吁全力破案之时,总是有相关部门诉说办案艰难,以什么干警基本工资无法保障啦,办公办案经费无从谈起啦等言辞搪塞。可是,自从去年钟南山丢失了笔记本电脑一案后,我就很怀疑办案经费紧张只是借口。
往事可鉴,阜阳“白宫”举报人蹊跷死亡、西丰警察进京抓记者等离奇事件之所以发生,罪魁祸首都是潜藏在其背后的“长官意志”。一个仅仅是“涉嫌”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案件,让当地警方有决心花如此大的功夫完成“跨省追捕”,是否存在同样的“猫腻”?我们没有理由不怀疑。 ——叶树浓
这次事件当地政府肯定有不作为行为,因为群众还有很多意见,因为王帅也通过所谓正常渠道反映过群众意见,但没有被理睬!何况通过网络这种媒体反映也没有什么错,政府听到这些声音应该积极回应和给予答复、解释!而不是恼羞成怒,对反映意见者执行罪犯待遇!
每当社会上发生公民举报地方政府和官员的违规、违法行为,遭到抓捕、关押甚至迫害致死问题时,有的领导者往往认为这是“个别现象”而不重视。这是很危险的。实际上,这些“个别现象”所反映出的问题却具有普遍性,即各地方政府和官员所拥有的权力基本相同,一些官员藐视宪法、藐视法律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赵光瑞
“有意见可以通过正常渠道反映,但不应该采取这种在网上发帖的方式,败坏政府名声。”这句话再次证明官员大人真是对维护“政府名声”有功啊!难道青年王帅不是通过正常渠道反映的吗?怎么一到网上就有人出面了呢?——网友
打压老百姓,如同用手压弹簧,压得越重,弹簧的反作用力就越强。如今的老百姓,知识、觉悟等均提高到一个较高的层级,如果还实行封建家长制,大搞“一言堂”,听不得一点不同的声音,不惜动用公权力搅得民怨沸腾,这恐怕会出大问题。许多群体事件的发生,乃某些地方官员高高在上、盛气凌人使然。“滥用公权,定损民权”,这道理想必每一位官员都心知肚明,但愿类似于河南灵宝滥用公权力的事件能早日销声匿迹,着力营造政治清明、干群融洽的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下的灵宝市,容不下一个举报的网帖,容不下一个仗义执言的愤青,这是百姓的不幸,更是民主法制的悲哀。我们很难想象,如果不是王帅的家人答应砍了自家果树妥协赎身,如果不是王帅在看守所里被关得服服帖帖,这个愤青草民能不能活着出来,估计很难讲。即使活着出来,估计已经成了北大教授孙东东眼中的精神病。灵宝容不下王帅,足见当地官员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这样的领导,不是在维护政府的形象,而是在给政府抹黑,给党的领导抹黑。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细节是,王帅正是在多次举报无果的情况下才转而在网上发帖的。当灵宝市有关领导决策“跨省抓捕”时,难道不知道“正常民意渠道”其实并不通畅?而如果传统的民意传递渠道“不通”,新生的网络渠道也要以“抓捕”来封堵,那该是一个多么令人担忧的境况?
该青年无非就是用“抗旱绝招”这样一个“噱头”,反映了政府“租”地后的一些现实。用词也许不妥,但是青年在通过很多合法渠道反映并不奏效后,用此“不良之策”是不是也可算是“良苦用心”?王部长们为自己的“良苦用心”不被理解感到郁闷,那青年的“良苦用心”谁来理解?此事情本该在法律框架内讨论是非对错,但最后竟成了一个青年和当地政府的“良苦用心”PK。当地警方随后也表现出“良苦用心”,先是逼王帅承认所发照片是移花接木,后是拘留王帅要挟其家人“把地里的树刨了”。这些“良苦用心”公开挑衅法律尊严,令人叹为观止! 在这样的“良苦用心”PK赛里,青年注定处于弱势。网上发帖因言获罪,该青年不是第一人。类似事件的共同特征是:掌权者抛开法律,用“良苦用心”决定发帖者的命运。该事件的最大警示意义或许也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