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社区 论坛 博客 播客 | 网络电视直播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前言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9月11日 13:32 来源:CCTV.com

  在大西北的荒漠戈壁中,曾经孕育了一段辉煌的居延文明,然而这显赫一时的文明却没能在历史长河中延续下来,就被漫天遍野的黄沙深深地掩埋起来。

  古时的居延曾经深深根植在人们的心中,然而斗转星移、时过境迁,两千多年后的今天,居延这个名字已经没有多少人知道了。

  居延地区是当时中原通往漠北的一条通道。居延地区的历史悠久,早在新时器时代,这里就开始有了人类居住。地处沙漠和戈壁之中的居延,在汉代以前都是匈奴的领地,因为居延地处古代草原丝绸之路的要冲,汉武帝与匈奴进行了长达十年的战争,公元前121年,大将霍去病战胜匈奴后入主居延,这时候的居延,才结束了兵戈相见的峥嵘岁月,正式归汉王朝正式管辖,在《史记·卫将军骠骑传》中提到的"居延",有可能是史册中关于居延的最早记载:121年,汉军卫青大将军两过居延。由此可以推断,居延这个名字是匈奴的地名,划归汉王朝统领后,这个地名继续沿用下来。

  西汉、东汉时期是居延文明的发展期。汉安帝时,居延就有居民4700多人。汉武帝时期,为了巩固边疆的防御体系,因此在黑河流域修建了一系列的关城,并派专人管理,士兵驻守,以随时掌握匈奴的动静,防止匈奴入侵。 从西汉开始,一直到西夏这段五百多年的时间里,古居延人在这里创造了令后人敬仰的居延文明。

  在我们的想象当中,所谓的古城虽然不及紫禁城那样宏伟高大,充满气势,但既然称之为"城",那最起码应该具有一定的规模和比较完整的结构体系。当我们走进居延,顶着酷暑,迎着黄沙寻找到那些两千多年前的古城遗迹时,发现那些古城遗址和我们想象的大相径庭。那些被风沙侵蚀的古城,虽然早已失去了当年的模样,但从四周依稀可见的城墙遗迹仍然能看出当年古城的规模。

  古代的城池,不像我们现在的城市,尤其是像居延这样的边塞城池,他们所谓的城池,其实就是军事要塞,与其说是城,倒不如说是军事碉堡更为确切。城里只有官兵驻守,而百姓的居住地离这些城池相距甚远。

  对于我们这些现代人来说,总会以一种固定的模式去想象这些古城的规模,赫赫有名的紫禁城是城,居延遗址上的古城也是城,那么它们的规模应该差不多。

  其实那些居延遗址上的古城堡并没有我们所认为的那么大,最小的竟然只有一个标准篮球场那么大,最大的也就两三个足球场那么大。

  而且生活在这些城市中的人口也不多,像黑城、绿城、居延城这些军民混居的城市也就两三万人左右,小的就更不用说了,一般只有几十个人。

  对于这一点我们感到很不可思议,作为边塞的军事防御体系,在军事上的地位应该是相当重要的,如此少的人口,遇到匈奴来袭,怎么抵挡得住呢?换位思考一下才明白,西汉王朝整个国家的总人口才不过两千万,相对于这样的一个数据,当年在这块土地上生活的人口总量应该算比较多的了。而且驻守在此的士兵,主要任务就是监视匈奴的动静,如果遇到匈奴突袭或其他紧急情况,就燃放烟火,传递信息,以便让地处中原的汉王朝能够在第一时间掌握敌方的动静。

  安史之乱时,河西走廊通道切断,居延地区成为长安通往西域的主要通道,是丝绸之路的重要关隘,也称为"草原丝绸之路"。由此可见,居延地区在当时也是一个水草丰美的绿洲。

  居延地区由于地处西北内陆,常年干旱缺水,造成生态环境逐年恶化。大面积的古城遗址都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站在这片土地上,脚踏两千年前古人的足迹,面对着一座座残垣断壁的古城,我们似乎又回到了过去,一幕幕的繁荣与衰败,一幕幕的刀光剑影在脑海中掠过。也只有亲自站在这,才能真实地感受它们当年的辉煌与灿烂。

责编:李菁

1/1页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闻  CCTV-少儿  CCTV-音乐  CCTV-E&F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