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州戏的剧目不是很多。尽管统计出的传统大戏有80余出,小戏和折子戏也有60多个。但经常上演的,或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还主要是小戏、折子戏,并且以现代生活小戏为多。在这个意义上,它与现实生活的结合,也较其它剧种更显密切。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的泗县、灵璧、五河、凤阳就曾组织泗州戏艺人排练了《全家抗日》、《打濠城》、《打泗州》等一批密切联系抗日斗争现实的小剧目。这些经历使得泗州戏的表演更加生活化、自然化。1954年,在上海举行的华东地区首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泗州戏以《拾棉花》、《打干棒》、《拦马》和《结婚之前》四个剧目到会参演。其中,生活小戏《拾棉花》因其浓郁的喜剧色彩和生活情趣而备受欢迎。这一次的华东汇演,推出了泗州戏建国后第一代担纲演员李宝琴、霍桂霞、周凤云等。
1956年,在安徽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泗州戏又推出了现代戏《女社长》和整理改编的传统剧目《打孟良》、《井台会》、《闹菜园》等一批剧目。使泗州戏在安徽的戏曲舞台上大放光芒,成为众多安徽戏曲剧种中引人注目的剧种之一。进入新时期以来,泗州戏又再次焕发青春,排演了《摔猪盆》、《懒大嫂》、《拙大姐》、《花狗子离婚》、《八月桂》、《乡野情》等大量生活情趣浓厚或紧扣时代脉搏的精彩小戏,成为淮北平原上一支活跃的戏曲生力军。《老板娘》一剧表现下岗女工自谋职业是的种种心理障碍。从题材上说,是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的。反映了泗州戏表现现实生活的主动与热情。
泗州戏的过去是在民间小唱和花鼓灯舞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表演基础是花鼓灯舞蹈的“压花场”。“压花场”有许多不同的身段和步法,如“四台角”、“旋风式”、“蛇脱壳”、“燕子拨泥”、“白鹅亮翅”、“浪子踢球”等。有人甚至说它是“用花鼓灯‘跳’出来的戏曲”,或“用泗州戏‘演’出来的舞蹈”。百余年来,它的基本风格没有变,这就是紧傍生活、载歌载舞、泼辣明快。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观众审美视野的拓展,泗州戏也在日益发生着变化。这个变化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它与歌舞的进一步结合,使之更具欣赏性;二是逐步扩大观众面,使其南跨淮河,北越黄河,为更广大地区的人民所了解和喜爱。现今,安徽泗州戏的两大中心——宿州市和蚌埠市都在为此作着努力。
作为皖北平原上的一支奇葩,泗州戏与淮河岸边汉民族的乡野舞蹈——花鼓灯的结合,将是一条无可限量的坦途。安徽的地方戏剧舞台,将因此而更加绚丽多彩、生机无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