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态不是“饕餮大餐” |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7月25日 19:44 来源:
就在纽约市民热浪中煎熬着停电几天的痛苦之时,地球另一面的央视演播大厅里却回荡着一曲曲来自大山里、田野里的歌声,让人们在炎炎夏夜享受到一股空旷凉爽的清风。这个被称作“原生态”的演唱形式正式纳入央视青歌赛,正成为一种愈演愈烈的流行趋势。当一位藏族歌手唱完之后,张千一评委指出,这首歌应该是对着天唱的,而不是对着眼前的观众。歌手找到了舞台感觉,却失去了原有的魅力。如果继续保持“旁若无人”的原始风格,就是完美的原生态了。
最能引起共鸣的是,李双江那热情洋溢的赞誉。他在回答观众问题时,用一首充满惊喜、兴奋与震撼的即兴小诗来表达他对原生态歌唱的赞赏。他说,为什么如此美妙绝伦的发声方式却被音乐教学工作者排斥在外,主要是时代在变迁,在信息通畅、交通发达的今天,音乐家们采风活动减少了,好多优秀的民族音乐和唱法没有被挖掘出来。我换个角度来理解李双江的感言,恰恰是音乐家们的疏忽与懈怠,才成就人们今天对于原生态音乐的渴望与期待。
我们应当理性的看到,如果所有的原生态音乐都被挖掘出来,就像地底下的资源宝藏,在大肆挥霍中越来越少,资源短缺,能源紧张,以至于造成纽约那样停电数日的事故,那么,原本纯洁如水的歌手不可避免要在城市缝隙中角逐游走,为唱片排行榜而疯狂打拼;他们在白热化竞争中不断变异着原生态音乐的独特韵味,甚至在迷茫中丢失自我。在近年来乐坛不断曝出抄袭剽窃丑闻、某些歌星艺术道德沦丧的背景下,很难想象一批原生态歌手应运而生之后,会走出一条什么样的迁徙之路?原生态音乐一旦沾染上铜臭之气,还是那种古朴纯真,原汁原味的原生态吗?
孟子说:“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无论是上天赐予的自然资源,还是那些流传民间金子般的音乐文化,热爱与保护它们的最好方式就是善待、节约与远离。对于美仑美奂的原生态音乐,我们不应竭泽而渔,应珍藏起那份欣赏天籁之音的向往与渴望,只有在重大节日来临之时,才一睹她迷人的芳容,就像过去每年过年时吃一次肉一样,越是难得的品尝,越享受到特别的肉香。让原生态音乐回归自然,保持古朴,是环境友好的呼唤,也是和谐社会的一种必然。
责编:卢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