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社区 论坛 博客 播客 | 网络电视直播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网评]原生态不用取悦谁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7月26日 16:32 来源:CCTV.com

  “原生态”组第二天的比赛看完了,30组参赛选手以30种不同姿态悉数亮相。无论得分高低,他们都是很美的。对其中10组选手无缘明天的比赛,我很惋惜。惋惜之余,我问自己:“你为什么觉得他们无论在评委那里得什么样的分数都不掩其美呢?”

  想来有两点:

  其一,这些原生态歌手们率真、自由、有能力自如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比如一个苗族小伙子爱上一位姑娘,他干完了农活就弹着瓢琴到姑娘家去唱歌,唱的是最恰当的直抒胸臆的情歌。那曲调可能是老的,他能随意换上自编的词句。

  其二,我们生活在大都市的人不够率直、不够自由、不能自如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假如我们也用歌声想表达同样的意思,大概我们只好约姑娘去卡拉OK,而唱得无非是别人的歌,更不用想经过卡拉OK话筒过滤后,那嗓音会失真到何等丑陋的程度了。

  真正从技术层面欣赏乃至研究这两天比赛中选手们所展示的蒙古长调“诺古拉”、蒙古特技“呼麦”、藏族“振谷”,以及朝鲜族、苗族等各有独到之处的颤音技巧,可能对我们这些非专业人士而言,是很难的。但是,至少我们凭直觉就足以被他们歌喉的质朴纯净所震撼,被他们情感的深沉淳厚所感动。

  唉!我们这些自诩处在现代文明前沿的人们,不要以专业的眼光评判他们音乐上的优劣得失,而是要在聆听原生态歌声的时候,抽空反思一下:在所谓现代文明的招牌下,我们迷失了更本质更可贵的东西?

  不仅仅是原生态音乐,我们从事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比如黄土高原的窑洞、湘西吊脚楼……当然也包括北京四合院,这些“原生态建筑”所展现出的仅仅是建筑形式之美吗?至少窑洞作为北方农民的生活场所,是迄今为止解决生活用地与农耕用地的最佳方案,而四合院所体现的是“可观可赏可游可居”的中国式生活理念呀!这些,不正是现代文明所亟待回归的么?!

  仍回到这次大奖赛上来。坦率说,就目前参赛曲目上看,我觉得存在一个不小的缺憾:演唱形式虽丰富多彩,但歌曲题材却相对单调了些——大部分歌手都在唱情歌或夸赞家乡山水之美,而从更宽广的角度反映生活全景的作品几乎没有。

  就世界范围来说,各民族的民谣除情歌外还应有:本民族历史传说、英雄传奇、劳动场景、对人生苦难的诉说等等。此外许多生产生活技艺和常识也是靠民谣口口相传的。

  还有古希腊的荷马史诗,似乎也可以说是汇集各种原生态民歌而成的。至于我们56个民族,可供作民族史、技术史、民俗史研究资料的东西也肯定不少。

  我猜测,大概是为了适应大都市人(起码是大赛评委们)的口味,这些原生态歌手舍弃了更多的更能反映本地区本民族特性的题材,纷纷选择了最能取悦我们的情歌。

  我很担心他们会由此把这种“取悦”倾向扩大化,把如此丰富深厚的民歌程式化、定型化,最终丧失了自由发挥的能力。那可就与卡拉OK差不多了。

  文/殷力欣

  殷力欣:中国古代文化史、建筑史学者。除本专业论文外,曾在《天涯》、《艺术评论》、《中国青年报》等刊物上发表乐评多篇。

责编:苗淼

1/1页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闻  CCTV-少儿  CCTV-音乐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