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离开了原产地,原生态靠什么生存? |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7月28日 12:09 来源:
这几天,“青歌赛”原生态的歌手们以各具民族特色的方式登台演唱,为电视机前的观众奉献精彩比赛。
原生态被称为本次“青歌赛”最大的亮点,其天籁之音为大赛增色不少。也许在本次“青歌赛”后,原生态歌声将会从此正式奠定独树一帜的音乐地位。然未雨绸缪,“青歌赛”后,有个问题是我们必须慎重考虑的,即是全力保护名副其实的原生态歌声呢?还是把原生态歌声按纯粹的商业目的包装成“钱生态”?要知道,保护原生态歌声实际上也是保护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一旦遭到破坏,损失难以挽回,在开发其商业价值上必须慎行。
蒙古族长调、侗族大歌、陕北山歌、阿尔麦藏族多声部、羌族多声部、苗族水歌、裕固族的婚嫁歌、云南民歌海菜腔……这些让人耳目一新的原生态音乐,魅力在于她的朴实与真实、她的真心与真情、她的生活与生命、她的继承与传承。
因此,对于原生态的发现、收集、挖掘、整理、开发、宣传、运用,都不能离开原生态的原产地和原产人,离不开原产地的天时地利人和,离不开原产人的民风民俗民意。一旦原生态走出原始的天籁之音产地,按惟利是图的商业需要而进行包装改变的话,原生态就可能走样变形,变成欺世盗名的“钱生态”。如在本次“青歌赛”前,断断续续出现过的原生态歌声和原生态音乐,在“钱生态”的商业包装下,变得不伦不类,最后落得偃旗息鼓的尴尬境地。
为了保护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原生态,“青歌赛”后,那些崭露头角的少数民族原生态歌手们,还是从哪里来回到哪里去吧,继续在自己的原生态传统文化中继承和传唱。想想阿宝在他写的《原生态是个“蛋”》一文中说的:“原生态是个蛋,捧在专家手里很自然很美,可是一旦碰上现实这块石头,它就会被撞得稀巴烂。”这种情形谁都不愿见到。愿原生态一路走好。
(来源:温州都市报 文中思)
责编:吴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