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青歌赛一直看到现在,看得最想睡觉的是民族唱法的比赛了,虽然我并不讨厌民族唱法,而且对一些民族歌曲还非常喜欢。
这几天的民族唱法都找不到什么亮点。选手们的歌唱技巧依然很高,依然如故的还有那大多数一样的唱腔和曲调,就连歌词内容也差不多,还是老一套。都是高音都是颂歌,那些宽厚的中音和磁性的低音呢?那些表达生活中的快乐哀伤的文字呢?一个也不见。即使是新歌,也没什么新意思,只有《敦煌》、《梅花引》等少数几首歌词有点新意,且比较有文采。这么老套的东西,当然也就难以吸引眼球了。
也许是因为民族唱法的技巧难度比较高,流行程度却不太高。民间很难像通俗歌曲那样出现大量非专业的词曲作者和歌手。几乎所有民族唱法的歌手都来自音乐院校或国家演出团体,接受的都是严重同化的且是最严格最正统的训练,不太可能允许歌手标新立异。因此,这种高度统一的现象就很严重。从这次参赛选手大多来自军政文艺团体就可看出。这使得大多数参赛者的演唱技巧、曲调及所表达的内容都严重同质化,甚至连台风和服装都高度相似,非常保守,没一点新鲜感。这就容易使观众产生“审美疲劳”,难以看下去。
其实,中国的民族歌曲一直都很多样化,以前的很多歌唱家也都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只是不知为什么现在变成了这样。
这次比赛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还在于选手的心态。也许因为太看重输赢,所以不敢尝试新的东西,大家都选择最保险的,也就是早已被肯定被传颂的东西,结果就变得大家都一个模样了。
在这次青歌大赛中,心态最好的是“原生态”组。就像一位选手说的,他们不觉得是来参加比赛,而像是参加一个歌墟。大家来聚会唱歌和交流,结交朋友,增长见识,所以很轻松。选自己最擅长的歌,表现自己最富个性最有特色的一面,就像在家乡的歌场上,尽情展示自己。所以原生态组的比赛多姿多彩,精彩纷呈。
其实,参加比赛就该是如此,歌手表现自己最精彩的一面,展示最新最独特的技艺,来赢得大家的欣赏。而不应太过计较名次。
歌唱应该是最紧跟时代的艺术,应该不断创新体现时尚;歌唱也应该是最贴近生活的艺术,应该表达当下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表达个人或群体最真实的情感。
歌唱比赛,应该是推陈出新的地方,通过比赛呈现并肯定和传播最新的文化、技巧和表达方式,应该是歌手展示自己独特和个性的机会。其实,这也是这次青歌赛一直在强调的主旨。这一主旨,在原生态组和通俗歌曲组得到很好的体现。民族唱法的歌手应该向他们学习,推出真正打动人心的歌曲来,不要让民族唱法的路越走越窄。
文/迎红
责编:苗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