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届青歌大赛进行到今天,即将迎来精彩的倒数第二夜,蒋大为老师说:“比赛是越看越精彩,越看越紧张。”网友们对民族唱法比赛的热情也是一如既往。也许是因为今年增加了原生态唱法的比赛,很多网友对民族唱法比赛有了更多思考和更多期待。
中国歌——民族唱法光荣的名字
根据小编整理的资料:
解放后,我国民族音乐的创作也有了很大的发展。通过对民族音乐的发掘、整理与加工提高,一批民族民间音乐作品放射出夺目的艺术光彩,成为深受群众喜爱的经典作品。我听过的,有许多是优秀的作品,例如《高山流水》《梅花三弄》《潇湘水云》《阳关三叠》《春江花月夜》《二泉映月》《十面埋伏》《百鸟朝凤》《喜洋洋》《狼牙山五壮士》《草原英雄小姐妹》《豫北叙事曲》《东海渔歌》《牧民新歌》《姑苏行》《秋湖月夜》《瑶族舞曲》《金蛇狂舞》《秦腔主题随想曲》等等。
我国民族音乐创作在借鉴西方音乐、丰富表现形式上进行了可贵而有益的探索,并获得了成功。现在我们民族音乐理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既有大量的、广泛而深入的民乐采集,又有不少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研究论文与专著,对海内外的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民族乐器的技术革新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扩大了表现范畴和音域,丰富了音质、音色。演奏技法也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和进步,大大拓展和丰富了乐队的表现能力。
所以,著名歌唱家蒋大为赛前在第二现场也表示他认为现在的“民族唱法”其实是在中国传统歌曲的风格上融入了现代音乐的因素,严格的说已经“不能算是‘民族’了”,他建议用“中国歌”来代替现在的“民族歌曲”概念,而“民族歌曲”则应该指称我们现在所称为“原生态”的原汁原味的民族歌曲。
虽然,今天坛子里的水母们纷纷表态,认为民族唱法目前面临着种种问题和困境,但下面这位网友的思考和期待让小编深深感动:
网友【糯米猪】:民族唱法就处在这么一个核心的地位,虽然目前我国的民族歌曲发展状况并不十分让人满意,但抛开了民族音乐我们还能做些什么?西方劲歌热舞的通俗歌曲,满是意大利语的美声经典,听起来及其过瘾的希哈音乐等等,所有这些舶来品并没有任何的“中国印记”,要不了多久,我们就会全然失去“中国记忆”,失去“中国味道”。
有的人可能会说“民族歌曲不好听”,确实,在西方发达文化的冲击下我们暂时的会被它们强烈的吸引,但我们绝不会否人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那就是,我们是在听“辣妹子”和“塞北的雪”的时候才强烈的感觉到自己的中国身份,而不是在听“Butterfly”的时候;我们也不会否认充满京剧味道的“北京一夜(one night in beijing)”没有希哈好听,一位朋友告诉我他从西安到北京的路上一直不停的在放这首歌。
不是我们的民族音乐缺乏魅力,我想缺乏的是发展我们民族音乐的努力,不过值得欣慰的是,近年来包括新民歌运动等民族音乐的发展,让我们看到一些希望——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的音乐必须也只能是“中国味道”。浏览原贴
确实,“北京一夜”强烈的中国韵味让小编和朋友们情有独中,也让很多外国友人大大称赞。也许,原生态清风般的自然和阳光般的纯真让都市里的观众感受到了久违了简单,但民族唱法可以说是来自原生态,高于原生态的。而且,就像是风靡全球的歌剧和美声唱法多数是由意大利语来表达,民族唱法已经达到了用统一的标准普通话来表达的层次,虽然这种比较可能令人发笑,但谁能否认民族唱法的作品比原生态的歌声更容易理解,更便于传播呢?
小编想,肯定有一天,中国歌会唱响神州,就像今天在青歌舞台上展现出的灿烂的民族乐。而且,那一天,离我们并不远。
责编:王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