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12时50分,奥运会垒球场馆上空乌云压顶,突然一道闪电划破天际,顷刻间伴随着震耳的雷鸣声,雨顺势而下。突遭雷阵雨袭击,正在进行的美国队与加拿大队的比赛被迫中断。当日下午,2008年北京奥运会女子射箭个人决赛在奥林匹克公园射箭场进行,大雨中作战,中国选手张娟娟丝毫没有受到影响,反而越战越勇,最终在个人决赛中击败世界头号选手朴成贤,为中国夺取了第一枚奥运会射箭金牌。
为准确诊“天脉”,北京奥运气象服务中心提早准备,详细制定了垒球、射箭等有针对性的室外比赛项目服务方案及工作流程,量身定制服务菜单,为射箭、垒球比赛精心烹制气象服务大餐。
提早备“菜品”
为做好奥运气象保障服务,北京奥运气象服务中心早在7年前开始积极备战。按照国际奥委会要求和北京的申办承诺,在举办奥运会(残奥会)前,在赛时正式使用的各场馆都要举办一项体育赛事。从2006年8月至2008年6月,奥运场馆陆续举办了44项以“好运北京”命名的各种国际性体育赛事。其中,包括射箭比赛、垒球锦标赛。北京奥运气象服务中心成功为系列赛事提供了现场气象保障。这些都为奥运会室外比赛气象服务保障,积累了宝贵的实战经验。
为做好奥运会射箭、垒球赛事的气象服务保障,北京奥运气象服务中心积极与奥组委等部门联系,详细了解对射箭、垒球比赛项目产生影响的相关气象要素,及时量身定制气象服务项目,有针对性地“生产”专项预报服务产品,为各竞赛主任提供准确的预报服务产品。
科技烧“旺火”
2008年奥运会的精细化预报产品要求每天四次(即06时、11时、17时和23时)滚动制作发布,时间分辨率细化到3小时、空间分辨率细化到不同的比赛场馆,预报内容包括天空状况、降水、气温、相对湿度、风向风速等。为满足奥运气象服务保障精细化预报需求,一方面,北京市气象局科研人员分别研制了比赛场馆气象要素支持向量机客观预报方法和半周期函数拟合预报方法,作为精细化预报产品制作的技术支撑,纳入奥运场馆预报业务平台和流程。另一方面,场馆预报员准确分析了2006、2007年40个竞赛与非竞赛场馆中的17个代表场馆的自动站历史资料以及近五年来北京地区8月份的强降水个例,全面了解了8月份室外比赛各场馆风向、风速、温度、相对湿度和降水量等气象要素的变化情况,有助于预报员提高奥运场馆精细化预报水平。
在“好运北京”系列赛事服务中,预报员运用积累的预报服务经验与技巧,对客观精细化预报产品进一步订正,为用户提供的精细化预报产品,取得了较好的服务效果。
精心烹“佳肴”
为做好射箭、垒球等室外比赛气象保障服务,服务中心及时抽调10名业务骨干,成立了保障“后方”——奥运场馆赛事服务组。按照北京40余个奥运竞赛场馆所在方位,“后方”被划分成北部、西部、东部三个服务小组,分别负责各自区域所属场馆的预报产品制作以及电话咨询等服务工作。从今年“好运北京”赛事结束后开始至今,“后方”每天4次做射箭、垒球场馆未来三天逐3小时的天气状况、温度、相对湿度、风向、风速、降水量等六要素中英文气象服务专报。从7月18日起,服务中心开通了3部赛事热线电话,随时接听各场馆竞赛指挥调度中心的天气咨询,为赛事进行保驾护航。每天提供的《近期奥运会室外赛事气象服务提示》中,明确了每天的服务重点,有助于预报员连续关注赛事进程,跟进服务。
据“后方”高级工程师时少英介绍,对于射箭和垒球等室外项目,雷电会对运动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影响,高温高湿又会影响运动员的体能。对于射箭来说,风和能见度是影响比赛的重要因素,而大风、中雨以上的降水、过强的日照等都将影响垒球比赛的正常进行。所以,针对两种比赛服务,小组特意“量身定制”了服务“套餐”,增加了服务内容与侧重点。同时,服务中心派出4名业务专家作为保障“前方”,驻守奥组委竞赛指挥中心气象现场咨询办公室,将 “后方”传送的各种预报服务产品,及时、主动提供给射箭场、垒球场竞赛主任。 (责任编辑:简菊芳)
责编:史冬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