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报记者曹冀鲁报道 9月5日上午,残奥会火炬开始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和颐和园接力传递。北京奥运气象服务中心向奥组委火炬中心和市体育局等部门发布了火炬传递沿途各时段的精细天气预报,并派出服务小分队到颐和园进行现场气象保障工作。
在颐和园要实行水陆传递,水上传递要走“之”字型路线,与残奥会“天地人”会徽图形相契合,成为最大的亮点。但是如果出现风力超过4级,就将无法顺利传递。为保证残奥会火炬乘船在昆明湖水面传递中的安全,市气象台预报专家按照预定方案,兵分两路,一路在火炬传递终点八方亭广场临湖处迅速搭建了临时气象站,随时监测湖面的风向和风力、气温等气象要素,另一路两名气象员乘坐快艇赶往水上传递起点石舫码头,采用便携式气象仪器进行监测。
“湖面东北风每秒1.3 米,19摄氏度。”“石舫码头这边是微风,我们预报10点后湖面会转南风,但风力不会超过3级,火炬传递完全可以按照预案进行。”两地气象员不时通过对讲机将监测情况向现场活动指挥部和颐和园办公室报告,传到气象台,前后方共同为火炬传递保驾护航。
9时10分残奥会火炬到达颐和园,46分火炬由陆地登上龙船驶入昆明湖,波光潋滟,游船点点,场面十分壮观。10时10分火炬登上南湖岛,随后经过17孔桥到达了终点。残奥会火炬在这座昔日的“皇家园林”水陆传递活动圆满完成。气象职工也带着胜利的喜悦返航。 (责任编辑:徐丽娜)
责编:史冬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