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社区 论坛 博客 播客 | 网络电视直播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故宫》第一集·肇建紫禁城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7月25日 14:43 来源:CCTV.com

  是谁创造了伟大的历史,又是谁在人类的历史中创造着伟大的文明?

  这里曾经是中国明清两代统治天下的最高政治中心,这里曾经注视过24位皇帝和他众多的嫔妃和皇子们的悲喜人生,这里曾上演过中国历史中许多精彩的瞬间,这里曾汇集着中国文明创造史中最为珍贵和经典的艺术品,这里的砖瓦石木、这里的色彩、这里的空间布局都昭示着中国人曾经的文明意志和理念(大一统、礼制天下、等级制度、君权神授、天人合一),这里留存着世界建筑艺术史上的一个独一无二的经典之作,这里凝聚着一组伟大的建筑杰作,这里见证过人类劳动创造史中一个奇迹的发生,这里是我们人类历史上迄今能看到的最大宫殿建筑群-紫禁城。

  如此奇妙和谐的设计到底出自哪位设计师之手,如此高大壮丽的建筑又是怎样被建造起来的,紫禁城和它息息相关的那些人之间到底发生过哪些故事,数百年来这座宫殿始终引发着中国老百姓间最由衷的敬畏和神秘的联想。

  1403年2月4日,中国农历癸未年的大年的初一。这一天,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依然延续着自古以来的传统,度过他们一年来最重要的节日。

  那时的春节,无论士农工商,都有着写一种贺年卡片的风俗,据《万历野获编》记载:“于每年元旦作字,必先用红笺庄书两语”,比如在卡片上写上“元旦开笔,百事大吉”之类,求每一年都能够吉祥如意。而很多人家在门口都贴一个红纸袋,专收这样的名帖,叫"门簿"。人们以此来互致新年的问候。

  而这一天,也正是明朝第三个皇帝朱棣永乐年号开始的第一天。那时,中国的首都在应天,也就是今天的南京。这时的皇宫就在这里,据史料记载象这样的一座宫殿同时期在安徽风阳还有一座。而在离它遥远的北京(当时还叫北平)却遗留着元朝时期的旧宫殿,今天的一些专家认为在1403年时期它已经被拆毁,只留下一些残迹,虽然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他在公元1403年还未被拆除,在过后的一段时间里被拆毁的。

  农历正月十三(公元1403年2月5日),朱棣在当时京师的南郊祭祀完天地,回到奉天殿,文武群臣行庆成礼。这时,礼部尚书李至刚等人提出了改北平为北京的建议,“自昔帝王,或起布衣,平定天下,或繇外藩,入承大统,而于肇迹之地,皆有升崇。窃见北平布政司,实皇上承运(龙)兴之地,宜遵大祖高皇帝中都之制,立为京都。” 意思是说:自古至今,皇帝不论是起步布衣定天下,或者是从外藩入承大统,对于肇迹之地,皆有抬高地位的举措,臣下认为北平布政司,实乃皇上承运龙兴之地,应该遵循太祖高皇帝的中都之制,立为京都。朱棣当即答允下来。

  在这之后的几个小时里,将北平改称为北京,成为王朝的第二个京都的一道圣旨昭告了天下,这个消息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传遍全国各地,而就在这个圣旨发布的前前后后,一位我们今天无法知道姓名的太监记载下来了以上所说的这段事实。当时的许多人还没有意识到这个圣旨的发布将要会引发一系列的事情,中国的历史将由此改变。

  字幕:此段文字出自《太宗实录》。

  上天之德,好生为大;人君法天,爱人为本。四海之广,非一人所能独治。必任贤择能,相与共治;尧舜禹汤,文武之为君。此道历代以来,用之则之,不用则乱,昭然可见。我皇考太祖高皇帝受天明命,为天下主三十余年,海内晏然。祸乱不作,政教修明,近古鲜比,亦惟任天下贤保民,致治,以克臻。兹朕缵承大统,以主天下。夙夜兢兢,思惟抚安,以承付托之重。迩文武群臣职无崇庳,体朕斯怀,各尽其道,无为掊克,无从诡随,端玺志,励玺操,懋尔忠勤,共遵成宪,为民造福,其悉力一志,敬之,慎之。

  在1403年至1419年长达16年的时间里,中国历史上发生着这些一件又一件被后人载入史册的事情,这些事情的发生都围绕着一件更为重大的事件,这就是明王朝从永乐皇帝开始把中国政治的统治中心最终迁往了北京。而一项伟大的工程也由此诞生,这就是----紫禁城。

  今天我们所看到的紫禁城是经过长达200(是否准确)多年的时间修建而成的,从明成祖至公元1406年下诏开始建一直到清朝乾隆皇帝四十五年(1780)宁寿花园建成,最终成为今天这样的规模,它曾一次又一次的蒙受灾难而毁坏,一次又一次的被重修和扩建,这期间许许多多令人惊心动魄的传奇故事、许许多多一样的历史疑团一直流传至今。

  从今天能够看到的很多史料和研究者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紫禁城的建造源于永乐皇帝的迁都之举。此时刚刚登基的明成祖正处于一种十分微妙而不安的气氛中。作为一个刚刚登基的皇帝,他面临太多棘手的问题。对他侄儿建文帝旧臣的杀戮仍在继续,已经波及到了全国各地。不久前,京师里被株连九族的前朝大臣被杀时,哀号震天的情景依然还留存在很多人的记忆里。更可怕的是,他还把当时最著名的文人方孝孺诛杀了十族,因为这宗案子被诛杀在南京刑场上的就多达870多人。

  杀了这么多人,也让他感到十分不安,他也曾询问尚书茹常:“朕毋得罪于天地祖宗乎?

  更让他感到不安的是,他攻入南京城时,他的侄儿建文帝就神秘失踪,至今不知死活。尽管他按天子礼仪给这位侄儿举行了隆重的葬礼,但后世的很多历史学家认为,当时被下葬的并不是建文帝本人,真正的建文帝很可能已经逃亡在外。这件事成为成祖心中最大的一块心病。

  在一天上朝时,朱棣差点被御史大夫景清暗杀。

  此事之后,成祖在他居住的南京紫禁城里经常做恶梦。这时又传来北京、河北、山东、河南闹饥荒的消息,江南水患爆发的奏折也接踵而至。精神上的压力和朝政上困扰让他越来越觉得南京让他住得不舒服。以上种种事实,我们不难分析出明成祖已越来越不喜欢住在南京。史料记载和专家研究得出,今天我所看到的紫禁城是仿造当年南京紫禁城的模样建造而成,我们站在今天南京紫禁城的遗迹中,试图推测,可以想像明成祖就是在这里,在距今600多年前开始了他谋划迁都北京的行动。1403年的5月,明成祖主动提出要对北京实施国都礼制,“北京,朕旧封国,有国社、国稷,今既为北京,而社稷之礼未有定制,其议以闻”。然而,这个建议却遭到礼部和太常的激烈反对,最终他的建议被驳回。

  对于这次挫折,朱棣虽然有些沮丧,但并没有表现出太过激烈的反应。他已经下定决心要迁都北京,但在现实的条件下,自己的权威根基还不够牢固,还不能不顾忌种种反对的势力,一意孤行。另一方面,他也知道当时的北京经济凋敝,人烟稀少,粮食供应基本上还依赖南方,而元朝开凿的京杭大运河在1391年的一次黄河决堤中被堵塞,南北物资运输基本要依靠陆路和海运,但海难和海盗的威胁让这种运输十分困难。而长城之外的蒙古部落还时时威胁着北京的安全。这样的北京无论从经济、政治和军事上,确实都还不具备成为一国首都的成熟条件。

  1403年,由北平刚刚改称为北京的城市里突然多了很多来自南京、苏州、浙江等地的南方人,朝廷应允他们迁至北京即可获得五年免缴赋税的优待条件,他们普遍比较富有,很快在北京做起他们以往在南方所经营的生意,在北京的郊区也多了很多农民开始开垦荒地。从那时起,涉及到全国许多地方的大规模移民工程开始了。

  这是《太宗实录》中的记载:“永乐二年,甲申,徙山西太原、平阳、泽、潞、辽、沁、汾民一万户实北京”。

  当浩浩荡荡的移民队伍涌向北京时,在距北京数万里之遥的西北草原上,蒙古帖木儿大汗指挥的大军已经开拔向中原进发,如果这场战争爆发,也许中国的历史将会被改写。正当明成祖准备布防迎战时,帖木儿却突然在行军途中意外病故,一场大战消于无形。这使明成祖获得了宝贵的和平来做他想做的事。

  1405年六月,由62艘大海船2.9万余人组成的远洋舰队,由苏州刘家河出发,第一次出使南洋。舰队的领导者叫郑和,这次出航的策划者是明成祖。后来的一些历史学家认为明成祖对当时的统治谋虑:一个是向南以和平和贸易的姿态如郑和下西洋,一个是往北如迁都,完成秦皇汉武的伟业。1406年8月15日,(应该是8月18日),当郑和和他的舰队还在大海上航行时,南京紫禁城里发生了一件让朱棣高兴的事。

  故事讲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及在这段历史中即将出现的几个人物,这次出场的叫丘福,他是安徽凤阳人,和成祖在几年前争夺皇位的战斗中履立战功,椐史料记载,此人淳朴憨厚、骁勇善战,但谋划策略不足,他深受明成祖的信任,在明成祖和大臣商议朝政时经常让他第一发言。

  我们现在已经无法考证这到底是出于明成祖本人的暗中授意,还是大臣们自己揣摩上意的结果,总之,在这一天的朝堂上,以丘福为首的一群大臣建议在北京修建一座宫殿以备皇上巡幸时居住。成祖非常愉快地接受了这个建议。

  这一天,似乎象早已谋划好的,被永乐皇帝信任的许多人接到了命令:“壬戌,文武群臣淇国公丘福等请建北京宫殿,以备巡幸。遂遣工部尚书宋礼诣四川,吏部右侍郎师逵诣湖广,户部左侍郎古朴诣江西,右副都御使刘观诣浙江,右佥都御使仲成诣山西,督军民采木人,月给米五斗,钞三锭。 命泰宁侯陈珪、北京刑部侍郎张思恭督军民匠砖瓦造,人月给米五斗。命工部征天下诸色匠作,在京诸卫及河南、山东、陕西、山西都司、中都留守司,直隶各卫选军士,河南、山东、陕西、山西等布政司,直隶凤阳、淮安、扬州、庐州、安庆、徐州、和州选民丁,期明年五月俱赴北京听役。率半年更代,人月给米五斗,其征发军民之处,一应差役及闸办银课等项,悉令停止。”尚书和侍郎相当于现在的部长和副部长,派出这样的高官可见成祖对这次工程的重视。

  于是一场浩大的工程拉开了序幕。

  当明成祖在繁华的南京宫殿里过着貌似优越安分的生活时,他的心腹亲信们已经奔赴全国各地,为迁都这项巨大工程做准备工作去了。而所有准备工作的基础,就是采木。作为全国工程建筑最高长官的工部尚书宋礼,此时已到达距京城1400多公里的四川丛林。工部尚书相当于现在建设部部长一职。后来,他还负责了京杭大运河的疏通。这次他到四川负责督导楠木开采。这是个命悬一线的艰险过程。

  明朝宫殿所有木料都要求用上好的楠木。这种奢华讲究在中国两千年间宫殿史上绝无仅有。伐木的艰辛和漫长超过所有人的经验。永乐帝组织的这次木材砍伐工作整整持续了13年。

  当地人用“入山一千,出山五百”来形容这种艰险的伐木过程。官员和百姓冒着瘴毒和迷路之险,与虫蛇虎豹错行。很多人在进山的过程中就丢掉了性命。

  楠木多在原始森林的险峻之处,有时,为砍一棵树,在悬崖边搭建的天桥要超过1000多米。而运出山的过程更是艰难,砍下一棵树后,要先找小溪流,有时辗转数百里才找到一处,而后动用大约万余名伐木工砍树开道,拖拽到小溪边。等到水涨后,放进木头,才能顺流而下。一块大木头的成本只有十几两银子,但它的运输却需要八、九个月的时间,运输费用有时高达一、二千两银子。

  我们现在通过三维地形图这样给大家演示,这些木材从川贵湖北的崇山峻岭中,依靠天然的河流和修好的运河输送到的北京,而这样的运输过程从明代永乐的1406年到万历皇帝的1613年,长达两百多年之久。1408年的这样的夏天,在这条运送木材的河道旁出现了户部上书夏原吉的身影,他是奉永乐皇帝的命令,在河道两岸视察木料运送的情况,在北京紫禁城长达十多年的筹备和建设过程中,夏原吉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人,因为所有将产生的巨额经费都要由他来筹集。

  永乐五年,四川屏山县的南现山被永乐皇帝特封为“神木山”,山中的祠庙留有永乐皇帝命令学士胡广撰写的碑文。根据碑文,采木官员宋礼是这样向朝廷描述大木出山的情形的:突然有一天夜里,山洪暴发,一株大木随着急流顺流直下,遇到有巨石拦路的地方,忽然发出象雷鸣一样的巨响,于是,巨石应声从中间裂成两半,大木从裂开的石缝中顺流直下,畅通无阻。并且翻山越岭,完好无缺,甚至连所经之处的草木都没有破坏。《明史·宋礼传》印证了碑文的记载,“初帝将营北京,命取材川蜀。礼伐山通道,奏言得大木数株,皆寻丈,一夕自出谷中,抵山上,声如雷,不偃一草。朝廷以为瑞。”如今,当年永乐皇帝开采的楠木在故宫已见不到它们的踪影了,在以后历次的火灾中,已被烧为灰烬,我们今天只能从明十三陵中长陵(。。。殿)看到这些巨木。

  当年这些木材都放在神木、大木两座木厂里。神木厂在崇文门外,大木厂在朝阳门外。明初,永乐派遣了精锐的嫡系部队管理神木厂和大木厂,最多的时候达一千多人。神木厂木材由于受到风雨侵蚀,下令负责官员搭棚遮盖。到清代乾隆时,神木厂里还有永乐时采的大木,这些大木还都有各自的名号,比如“樟扁头”、“王二姐”、“张点头”、“嫌河窄”、“混江龙”等等。乾隆四十九年,让内务府官员金筒去神木厂勘查古木,其中有一株巨楠,长六丈,头围七尺五寸、尾围五尺八寸,都是永乐时代采伐的。为这两株巨木,乾隆特地写了《神木谣》和《神木行》来纪念,并修了神木庙,在春秋进行祭祀活动。

  采石的艰辛有过之无不及。

  明代建设紫禁城的石料大部分采自于房山大石窝和门头沟的青白口。今天游客看到中轴线的御道和雕刻精美的丹陛石就来源于这些地方。这些大多都重十多吨,甚至两三百吨的石头是怎么开采出来又运到故宫里头的呢,椐明史中记载,要开采一块近三百多吨的石料,动用了一万多名民工和六千多名士兵。而运往京城则更为艰巨,先使数万名民工修路添坑,然后采用拖旱船的方法,每隔一里左右掘一口井,待到隆冬严寒,滴水成冰的日子,从井里汲水泼成冰道,再以二万民工,千余骡子,用滚木的方法起立拖拽前行。整整用了28天的时间,才把巨石运到京城,朝廷为此耗资了11万两白银。

  有专家做过统计,那些重达十吨以上的石料在明朝紫禁城的营造中共用了一万多块以上,而这些石块的加工,就是在今天景山公园西边一点的大石作和小石作。房山在整个明代都承担着修建皇宫采石的任务。成为当地老百姓的一大负担,椐记载,房山的人口在三百年里没有增长,

  与此同时,各地官道上,奔走着许多朝廷重员,他们是明朝的工部、吏部大臣,受皇帝的委托,到各地去组织上好的建筑材料。

  这个工程几乎征集、网罗了中国各地最优秀的建筑用材。难以数计的人被卷入了这个浩大的工程当中。

  木材来自四川、湖广、江西、山西;

  汉白玉石料来自北京房山县;

  五色虎皮石来自蓟县;

  花岗石采自河北的曲阳县。

  这些宫墙的砖是在山东临清烧制的,而这些宫墙的红色原料产自于山东鲁山,在博山加工;

  室内宫壁上的杏黄色颜料产自河北宣化的烟筒山。据现在研究紫禁城建筑的专家研究认为,这样的备料时间竟长达近十年之久。在明成祖的授意下和效忠他的亲信大臣的努力下,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都在有效的中央集权的统筹下,北京成为了当时的中国最热闹、最庞大的一个大工地,在这个大工地上,我们不得不提到这样几个人:陈珪,在永乐四年1406年,永乐皇帝任命他为改造建设北京城的总指挥,我们还在明史中看见了这样的记载,这是永乐皇帝写给陈珪的诏书,“现在是盛夏酷暑,要好好对待工地上的军人和民工,饮食和作息上必须有规律,不要过于劳累,有病的要及时医治,你们要体谅我爱惜老百姓的想法,”陈珪一直在北京监工到永乐17年去世,没有等到紫禁城落成的那一天,但明史中记载他规划有调理,很受永乐皇帝的器重;在宫殿的建造中,还有这样的几个人不得不提,陆祥,当时石料的负责人;蔡信,工艺的负责人,据史料记载,当时天下最好的工艺匠人都归他领导;蒯祥,在1417年来到北京,接替父亲担任营缮所丞,相当于现在的总设计师兼工程师,据说他设计的殿阁楼榭,还是回廊曲宇,都让用了皇帝很满意;其中有一个叫阮安的人,他来自于越南,他对北京城和紫禁城的规划和设计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在这样一个浩大的工程中,能被历史记载下来的人只是及少的几个,那些当年为这座宫殿付出辛劳的工匠们据说超过百万之多,他们大都来自于河南,山东山西、安徽、江苏、江西等地,在长达十多年的时间里,在经历一个又一个的寒冬酷暑之后,创造出一个中国的奇迹,当然,他们中也不乏一些幸运者,两个来自山西的工匠王顺、胡良,在永乐皇帝视察工地的一天,看到他们的彩绘,扶着王顺的肩膀,对他称赞不已。

  这种砖最大的特点就是坚硬耐磨。现在紫禁城中的乾清和坤宁两宫,它们的左右廊间通道全部是这种金砖地面,近600年,历经亿万游客踩踏,现在只有少量磨损。

  这些金砖是由苏州等五府烧制的。每当遇到营造宫殿的工程,就在苏州当地建窑厂,招募工人,选拔长洲县熟练工匠摔砖,烧制。工程完成之后,这个工作班子也马上解散。当时烧制金砖的工艺独特,制作考究,工序繁复,耗时长久。从选土练泥、踏熟泥团、制坯凉干、装窑点火、文火熏烤、熄火窑水、倒出窑磨光,往往需要一年的时间。窑制金砖的质量要求十分苛刻,必须达“敲之有金玉之声,断之无孔”,而且还要颜色纯青,端正完满。由于金砖加工程序繁琐而技术要求高,所以成品率极低。

  现在太和殿内的金砖,是康熙年间铺的,到现在已经三百多年了。永乐时期的金砖我们只能在十三陵的。。。殿看到。

  我们今天在故宫里看到的这些亮丽的琉璃瓦,当年就是在这个地方烧制的。而那些青色的瓦是在今天的陶然亭一带烧制的,这些烧瓦的原料是来自陶然亭公园里的土,经过长期的取土制坯,这里就形成了今天陶然亭公园里的这个的湖泊。

  如今,五百九十多年过去了,那次工程的很多遗迹还保留到今天,沿着北京二环东西南北的四边,我们仍能从这些名字中想像到当时庞大工程的繁忙与拥挤。北京城市的建设也同时在顺利的进展中。这次工程所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对于建立。。。年来的明朝都是空前绝后的。

  1407年,46岁的徐皇后病逝。他们的婚事是朱元璋亲自给说合的。徐皇后的父亲徐达是明朝的开国功臣。徐皇后明理,果敢。在朱棣靖难之役中,她还曾亲自指挥守城。

  怎样安葬这个结发夫妻呢?朱家的祖坟在安徽凤阳。但朱棣却将徐皇后葬在南京。随后悄悄派礼部尚书赵羽工和一个江西术士也就是风水先生,前往北京寻找“吉壤”建陵。三年后,在昌平北20多里的地方,他们发现一处“风水胜境”,朱棣立即降旨圈地80里为陵区禁地。这就是明十三陵的开始。徐皇后成了入葬十三陵的第一人。借徐皇后之死而建陵,这是朱棣为迁都北京释放出的一个重要信号。

  这之后,南京城里的一些大臣开始上疏,直截了当反对永乐皇帝暗藏的迁都用意。很快,河南布政使周文褒、王文振及参议陈祚,被朱棣谪贬到均州太和山去作佃户。

  他们是最早上书反对的人。

  更多人选择了沉默。

  此时,朱棣迁都的欲望已经不加掩饰。根据记载,工程备料的10年间,他在北京燕王府中度过了8年又8个月,(1409年、1413年、 1417年,成祖三次北巡,坐镇北京计八年另八个月,使决策、军事、行政系统逐渐北移。同时,通过恢复海运,开通陆运和疏浚会通河 ,解决南粮北调的难题,满足北京的粮食供应。)中国的决策、军事、行政系统逐渐已经北移。当时,跟随朱棣的明代著名画家王绂创作了《燕京八景图》,用细腻的笔法,记录了那个时候北京的美景和风情。

  他能堂而皇之地长期待在北京的原因是:他以北京为根据地。两次御驾北上草原,亲征元朝旧部,这依旧是为迁都后的安定作准备。这两战打的酣畅淋漓,第二战居然打到了剌河畔忽兰忽失温。那时他已经是50岁开外。

  这时,中国沿海大都市十分繁荣,中国社会已经出现工业革命的萌芽。而北京与南方的交通以及时畅通。这仍是朱棣的主张。忠心耿耿的工部尚书宋礼在徐州、南京,镇江征集三十万民夫,历经四年,使沉睡近百年的大运河恢复了通航,运粮能力从原来的每年三十万石增长到四百万石。北京的粮食问题解决了,北方和南方经济中心的联系也得到了加强。 随后,东直门以南的湖泊地带设立了粮仓,如今,这个粮仓保存完好,位于总参招待所后院内,2003年,国家还投资140万元进行了修缮。

  一切都在按朱棣计划的步骤有条不紊的进行。

  此刻的北京不负永乐皇帝希望,一派欣欣向荣景象。移民、军户等对郊区的屯田垦荒,使北京农业生产水平得到迅速提高,京郊的园艺业发展更快,海淀一带还出现了菜农。全国各地能工巧匠聚集北京,使建筑、木制、凿石、烧灰、琉璃等行业发展成全国的最高水准。

  在南京宫殿中,明成祖展现给臣子的形象正在日趋温和,但他不动声色的外表下,对北京宫殿的进展内情了如指掌。

  那么,北京城里建设的内情到底怎样,这对后人来讲恐怕始终是个谜。

  事实上,今天我们看到的紫禁城经过了明清两代王朝多次重建。而它的每次重建都作为国家大事被详细纪录下来。然而,唯独最初建设的过程,没有留下任何记载。记载当时重大事件的《太宗实录》只给我们留下了区区几十个字:

  “癸亥,初营建北京,凡庙社、郊祀、坛场、宫殿、门阙,规制悉如南京,而高敞壮丽过之。通为屋八千三百五十楹。自永乐十五年六月兴工,至是成。”

  是由于紫禁城低调开工,史官难以知道内情,还是宫殿规模远非一个简单的巡幸宫殿,史官难以把握记载而讳莫如深,对于这个令人费解的事实,各种猜测众说不一。

  永乐十四年。10年的备料工作进入尾声。九月,57岁的朱棣回到南京。

  十一月的一天,朱棣突然诏集文武群臣,和颜悦色地与大家讨论起一个关于北京的敏感话题

  永乐十四年(1416年),《太宗实录》记载:永乐十四年十一月十五日:“壬寅,复诏群臣议营建北京。先是车架至自北京,工部奏请择日兴工,上以营建事重,恐民力不堪,乃命文物群臣复议之。于是公、侯、伯、五府都督及在京都指挥等官上疏曰:臣等窃惟:北京河山巩固,水甘土厚,民俗纯朴,物产丰富,诚天府之国帝王之都也。皇上营建北京,为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伏乞早赐圣断,敕所司择日兴工……上从之”

  一开始,工部就奏请皇上选择良辰吉日兴土动工,皇上认为营建京城是件大事,担心会增加老百姓的负担,于是就命令文武大臣们再次认真论证这件事的可行性。这时,公侯伯五军都督以及在北京负责指挥的官员们上书说:“我们私下认为,北京河山巩固,水甘土厚,民俗淳朴,物产丰富,确实是天下雄伟之地,帝王的国都。皇上营建北京,奠定了子孙帝王万世的基业。近年皇上车驾巡狩,四海的人都来到这里,人心协和,团结一致,美好的景象接连出现,这些天运也都在昭示着到了行新政的时候了。况且目前河道疏通,由水路到京城的运输量一天天的扩大,商人们像车辐集中于车毂一样集中在北京,财货充足,上好的木材已经集中到京城,天下军民一心,乐于趋事,揣度天时人事,确实到了该营建京城的时候就不要再拖延下去了。我们企盼圣上上顺天意,下从民望,早早命令掌管此事的人兴土动工,营建京城,这是天下的大幸!” 六部都察院、大理寺、通政司、太常寺等衙门,尚书、都御史等官员也上书说:“北京,是圣上您兴起之地,它北枕居庸关,西靠太行山,东连山海关,向南俯视中原,沃野千里,山川壮丽,足以控制四方的百姓,统治天下,确实是万世帝王的国都。当年太祖高皇帝平定天下,把土地分封给陛下,的确与今天不同。陛下继承了太祖的皇位,即位之初,曾经将北平升为北京,而当时宫殿还未建成,文武群臣联合奏请圣上,已经得到您的允许,在川广一带挑选木材,天下官民都乐于趋事,上好的木材不费吹灰之力就集中到了北京。近年皇上圣驾巡狩,众多国家前来朝拜,人民富足,吉祥的征兆得到应验,天意人心,昭然可见,然而陛下却担心劳民,一直拖延至今。我等大臣私下只顾宗社大计,认为该是陛下下决心的时候了;况且现在漕运畅通,各种准备已经充分,材用已经准备周全,军民一心,营建京城的日子,上天已经告诉我们了。我们盼望着您早下圣断,命令择日动工,以成就国家长久大计,满足臣民的愿望!”皇上就顺从了他们。

  《太宗实录》详细记录了这次谈话的过程:当时,皇上对开工日期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犹豫不决,他深恐营建宫殿会增加老百姓负担。奇怪的是,群臣们也来了个一反常态,不仅一致通过紫禁城择吉日动工修建,还不约而同地赞美起北京的优越地理位置来,纷纷强烈要求“迁都”。

  朱棣多年处心积虑的迁都欲望瞬间变成群臣的“合意”。

  这次决定意味着中国政治中心开始北移,中国地缘政治也开始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也开始影响至今。

  不管后人对这次会议持何种猜测,其结果是有目共睹的:在群臣一片附和声中,北京紫禁城大规模的营建于次年六月正式上马了。

  一切都水到渠成,北京宫殿终于在“迁都”的旗帜下隆重的开工了。而我们的故事在这里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惑:

  根据历史记载,紫禁城是永乐十五年六月才正式动工的,这样算来,到永乐十八年十一月竣工,整个工程只用了三年零五个月的时间,即使以今天的工具和手段,达到这样的工程进度和工艺高度也是一个惊人的奇迹。那么,这座宫殿到底是怎样建起来的?记载当时重大事件的《明实录》只给我们留下了区区几十个字:

  永乐十八年十二月,《太宗实录》记载:“癸亥,初营建北京,凡庙社、郊祀、坛场、宫殿、门阙,规制悉如南京,而高敞壮丽过之。复于皇城东南建皇太孙宫;东安门外东南建十王邸,通为屋八千三百五十楹。自永乐十五年六月兴工,至是成。”

  记述如此之简略,令后来入主宫殿的清代清朝康熙皇帝抱怨不已。当他准备把已经使用了200多年的紫禁城宫殿重新修葺一番的时候,他失望的发现,在明代的《实录》中,对于紫禁城肇建这样的大事只字未提。他搞不明白,明代的那些史官们为什么总是在重大事件发生时刻惜墨如金。

  一切水到渠成,紫禁城在一个皇帝多年的迁都心愿中正式开工了。而我们的故事在这里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北京宫殿的建成日期是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十一月,十九年元旦正式使用,这在文献记载中是很明确的。但是文献中对于开工日期则有两种说法:一是据永乐四年间七月诏:明年五月建北京宫殿。由于任务重要而且紧迫,于同时派大臣采木于四川、江西、湖广、浙江、山西,并征集工匠、军士、民丁在明年五月来京听役,所以把开工日期定为永乐五年五月。另一种看法是永乐十五年二月,工匠正式入驻宫殿现场施工。由于文献资料不足,两种看法一时难以定论。

  根据历史记载,紫禁城是在这次朝会以后,也就是永乐十五年六月正式动工,永乐十八年十一月工程竣工。整个工程用了三年零五个月的时间,即使以今天的技术水平,以这么短的时间,完成这个工程也是一个奇迹。

  于是,长久以来,关于都城建设的准确时间出现了两种争论,

  第一种说法认为,八千三百五十间房子,只用了三年半的时间,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唯一的可能就是:永乐四年皇帝下诏开始修建北京皇宫,要求工匠来年五月到京听役,从第二年就开始了边备料,边建设,经过十多年陆陆续续建设,才建成规模如此壮观的宫殿。

  第二说法认为真正的营建时期就是三年。原因是,从下诏到来年5月,十个月内完成工程规划设计是不可能的。如果没有规划就开始动工破土挖槽,会面临诸多实际困难。何况大量材料都需要漕运运到北京,只有运河疏通后,才有可能开展正式的工程建设。而且宋朝时对宫殿建设已有统一规范,全国各地采集的材料,在当地就已经按照尺寸全部加工停当,运来直接进行安装,所以紫禁城盖起的速度很快。

  现代的故宫研究者也根据不同的证据作出自己的推断。

  那么真正的答案应该是怎样的呢?

  现在故宫正在进行一次规模空前的大修,它将从(。。时间开始。。。结束),虽然这次大修距故宫的第一次修建已经相距将近六百年,但今天建筑的方法依然延续着那时的工艺,这也是中国古典建筑艺术的精华。这就是八大作,即木作、瓦作、石作、扎作、土作、油漆作、彩画作、糊裱作。我们今天在镜头中所展示的工艺是在这次大修中所运用的。它和近六百年前工匠所运用的手法几乎是一样的。

  在永乐营建紫禁城过程中,建筑施工总计十一个专业,约二十余个工种,分工明确,各有所司。各专业相互配合,共保工程质量。

  中国古代宫殿的设计和建筑到了明代开始规范化。设计与施工高度标准化、定型化,既加快了工程进度,又便于施工和经费的管理。

  清代宫殿修造,由内务府会同工部共同掌管。内务府设营造司,负责紫禁城的修缮事宜。营造司设“样房”和“算房”,负责设计图纸,制作“烫样”和估算工料。

  雍正十二年(1734年),由工部刊行《工程做法》,作为坛庙、宫殿、仓库、城垣、寺庙、王府等房屋建筑设计、施工、工料核算的准绳。

责编:王丽华

1/1页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闻  CCTV-少儿  CCTV-音乐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