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速览]我觉得最主要的就是作为一个人,你有没有一个就是说对你要追求的、从事的工作,或者你对喜欢的这个事业,有没有一种一往无前的这种动力了。 ——闫振铎 |
闫振铎
CCTV.com消息(《艺术品投资》):这幅再熟悉不过的油画就是被誉为“共和国成立的艺术见证”的《开国大典》,当年毛主席在看了这幅画后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是大国,是中国”,“我们的画拿到国际上去,别人是比不过我们的,因为我们有独特的民族形式。”
众所周知,《开国大典》是著名油画家董希文先生创作的;但遗憾的是陈列在国家博物馆的这幅油画并不是董希文的原作,而是由靳尚谊、赵域根据原作同时参照印刷品临摹复制、最后由闫振铎修改并复原的;令人称奇的复制品与原作如出一辙。那闫振铎究竟是谁,他怎么能有如此深厚的油画功底?
闫振铎,1940年出生于河北,1967年毕业于中央美院油画系。任中国油画学会副秘书长,中国美协油画艺委会委员,曾获第六届、第八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多幅作品被海内外博物馆收藏。
1979年初夏的一天,在中国革命博物馆创作室里,闫振铎正在紧张地构思一张油画草图,这时从门外急匆匆走进来一个工作人员,打断了闫振铎的思路。
闫振铎:当时我在革博那儿,搞一个关于朱老总在太行的这么一个展览,那时候要整个地恢复一下革命传统教育,我在那画朱老总的一个肖像。
原来由于历史的原因,董希文先生的《开国大典》遭到了多次修改,现在为了恢复原作的原貌,需要一位油画功底十分深厚的油画家临摹复制,当时选定的画家是中国写实油画派的代表人物靳尚谊和他的助手赵域,但为何最终修改复原的重任却落在青年油画家闫振铎的肩上呢?
闫振铎:当时靳尚谊先生要参加文化部的出国考察团,当时他已经是负责中央美院的这个教学工作了,这本身是一个很重要的一件事情,他就没法来接着完成这个工作了,他就问当时谁还在革博那儿在画画,他们说闫振铎还在那儿,完了他说那就闫振铎行,让他画行,让他去改,绝对没问题。当时接这个任务,我自己是既兴奋又害怕。
兴奋不已的闫振铎同时也感到了压力,因为董希文先生的《开国大典》是中国油画发展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式的作品。如何与原作一致,不仅是对自己的考验,也是对中国写实油画技巧的考验。
闫振铎:画完以后,我是如履薄冰,幸好得到了革命博物馆和大多数画家的赞同。
其实,靳尚谊只所以推荐闫振铎来修改复原这幅《开国大典》,不仅仅是闫振铎在当时油画界崭露头角,还在于闫振铎有着扎实的油画功底。早在1979年2月,闫振铎与庞均在北京掀起了中国油画革新浪潮,并引起了国内外油画界的广泛关注。
闫振铎:当时很单纯,就是说70年以后,就祖国迎来新的春天了,艺术家们有一个很自由的创作空间。有一种展示自己对美的认识和创造的欲望;这种愿望非常急切,所以我主张艺术要回归艺术本体,当时反应就非常好。
然而作为20世纪70年代末,在我国最早兴油画艺术新风的“北京油画研究会”的负责人,闫振铎却并没有看重艺术的“前卫性”,而走上了一条扎实和稳健的创新之路,而这也相当程度上代表了闫振铎在艺术历程中对个人风格的执著追求。
邵大箴:这可以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国内引起反响的《温暖的风》、《乡情》、《鸽子》、《水乡》等作品中可见一斑。在这些作品中,闫振铎用大色块、大笔触概括地表现了对色彩的感受。红、绿、白的使用,使画面充满了原色的亮丽,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1991年10月,年过五旬的闫振铎结束了三年多的留美访学,回到国内。不久就在香港举行一次个人油画展。吴冠中先生看了之后感到十分震惊,作出了如下评价:“闫振铎已经掌握客观形象的法则,发现了客观形象中美的构成规律,他重复了塞尚的道路。” 并把闫振铎与法国的斯丹埃尔相提并论,认为他的作品即使与西方名家并列也毫无愧色。
闫振铎:吴先生,他是看了我一下1989年底到1991年我去美国的一批作品,这些作品我既吸收了西方印象派的一些色彩、规律和理念,同时在一些造型上又吸收了一下咱们中国的写意画的那种讲究笔意。他看了这个画以后,有感而发。这一方面是对我的鼓励,同时他也是一种期待,希望我有更好的创作。因为他是我在大学的时候,他教过我,他是我的一个专业课老师,所以他对我的了解很深。
作为闫振铎艺术道路的领路人,吴冠中的影响是巨大的。但对闫振铎来说,更多是一种对艺术的执著。小时候的一次不幸的经历,使闫振铎失去了一条胳膊,但这并没有使他失去对艺术的渴望;然而从一个负笈求知的懵懂少年成长为一个油画家,其中付出的艰辛是大多数人体味不到的。
闫振铎:生活上的艰辛,或者就是说在工作当中的不便,实际上我觉得不会对人的这种追求产生致命的困难。我觉得最主要的就是作为一个人,你有没有一个就是说对你要追求的、从事的工作,或者你对喜欢的这个事业,有没有一种一往无前的这种动力了。
其实,正是这种一往无前的动力使闫振铎在油画艺术上终有所就,而这正集中体现了闫振铎的艺术追求与同行们的不同之处,显示了他在当代文化语境中的艺术个性和格调。这可以从他的更具学术探索性的《乾隆花园》《长城》《细雨》《蛙鸣》等作品中得到体现。
邵大箴:在这些作品中,闫振铎以典型的中国景观为主题,把油画形式语言的表现力同中国写意花鸟画的运笔感觉相结合,造成的视觉效果是在强烈块面色彩的进退、穿凿的结构表现,并在作品中解脱了马蒂斯色、线间的矛盾和困惑。
本着对艺术的追求和探索,这一时期的《乡情》、《荷》、《御花园》、《正午》、《湖光山色——颐和园》等作品标志了闫振铎在油画语言探索上向更深层的拓展。在这些作品中,他大胆地放弃笔触表面化形式,而将画面的意味完全依赖色彩、画笔和刀的质感营造,并用视觉语言替代了写意式的笔触设计。因此,这一时期的油画作品得到了国际的好评,其中《乡情》被日内瓦总部珍藏。
闫振铎:这段时间,我基本上还是在色彩里头塑造一种氛围,一种情感,一种情绪,一个情调的。更主要是以线,以线来去把握形体。这个线既不是中国的传统线,也不是西方的线。它是这个造型视觉的这种美感的一种塑造,一种韵律和节奏。
1998年,就在闫振铎进入油画创作的另一高峰的时候,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使他的油画创作发生了改变。
原来同窗好友叶武林力邀闫振铎一起为中国现代文学馆新址创作大型壁画。在文学馆内创作一幅以中国现代文学名著为主题的壁画,实际上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当时很多的油画家都不敢接这个活。
闫振铎:油画究竟与壁画还有很大的差距,这无论对我还是对其他油画家来说都是一个挑战,而这是一个跨世纪的工作,出任何差错都会招来大家的责备和争议。另外确定主题也是一个难题。
如何确定这个壁画的主题,是其中的重中之重,闫振铎和叶武林以及他们的助手秦秀杰、白羽平、闫博等翻阅古今中外壁画资料,“恶补”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名著,经咀嚼消化,最后闫振铎决定精炼成4个字——“苦难”、“抗争”,为两幅壁画的主题。
闫振铎:在尊重文学作品情节的前提下,尊重人物,它那个具体情节当中的具体瞬间的可能性,我们采取了一种绣像的方式。就是说尽量地给人家一种完整的一种文学形象的这个,人物的塑造一个完整的形象。
2000年5月23日,对于中国作家,对于中国的文学和中国艺术来说,都是一个值得永记的日子,中国现代文学馆的新馆开馆了。其中位于大厅内的《中国现代文学名著中的》和《中国现代文学名著中的反抗者》特别引人注目,赢得了专家们的好评,闫振铎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
闫振铎:
做完之后,好像效果出奇地好,包括本身文学界的本来对这个壁画批评是挺多,但唯独对这个壁画好像反映都很好。
在这幅壁画中,闫振铎利用敦煌壁画的色彩、埃及的彩色浮雕、波普的影像叠加,同时用旧报纸、旧文件、老新闻图片等实物的摹贴作背景,采用丝网印、高浮雕等多种艺术手段加强视觉效果,刻画出近百个个性迥异的文学人物,与背景厚密的制作效果形成对比,给人以凌而不乱、呼之欲出的感觉。
2004年,闫振铎与叶武林合作的壁画“受难者”和“反抗者”荣获了第十届全国美展金奖。
闫振铎:这个壁画以后,我画了一系列的,也是公共空间的绘画,很大幅的,比如我给中山公园,中山公园音乐堂,画了两幅岩彩画。
在壁画创作上取得了成绩的闫振铎并没有停止对油画创作的探索,尤其是在“意象”方面有着自己更深的理解,他想用想象和梦幻之“意”编织着他们绚丽、灿烂和奇幻的色彩。
闫振铎:艺术的精髓不是一种在现客观的东西,而是捕捉;捕捉什么,你面对自然,或者面对人物,或者面对器皿,所激发出来你的一种情感的、情绪的、情趣的,诗意的一种诉说的欲望。
因此,这一时期闫振铎的油画如梦似幻,像童话里的场景,行云流水似的色块交替变换着,饱和却不浓艳,瑰丽却不妖冶。那些非现实的物象完全融入云团气流式的色彩变幻中,轻松的线条只偶尔勾画出轮廓,在色块间跳动着。
闫振铎:审美的脊梁是什么,是画家他的构图符合了审美的这种规律。凡是符合这种东西的话,你看这张画就耐看,它就百看不厌,就符合大众的需求。
2006年5月,闫振铎再一次踏上新疆的写生之旅。这时的闫振铎已阅尽了人生的百态,积在胸中的大悲、大喜、大爱的感情很多,但如何留下这极具时代意义的精神痕迹也许才是闫先生最想做的,因为从艺数十年来,心灵的颤战与形相之裂变相碰撞、吻合,是歌是哭都是闫振铎在踏破铁鞋中苦苦求索的人生和艺术追求。
责编:张曦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