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社区 论坛 博客 播客 | 网络电视直播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揭秘秦可卿》(下) 刘心武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10月16日 10:33 来源:CCTV.com

  主讲人简介:刘心武:当代作家。笔名刘浏、赵壮汉等。四川成都人。1950 年随父迁居北京。中学时期爱好文学。196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后任中学教员15年。1976年后任北京出版社编辑,参与创刊《十月》并任编辑。1979年起任中国作协理事、《人民文学》主编等职。1987年赴美国访问并在13所大学讲学。1958年开始发表作品。1977年发表短篇小说《班主任》,被认为是新时期文学的发轫作。后又发表《爱情的位置》、《醒来吧,弟弟》、《我爱每一片绿叶》(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等小说,曾激起强烈反响。

  主要著作有:短篇小说集《班主任》、《母校留念》、《刘心武短篇小说选》,中篇小说《秦可卿之死》,中短篇小说集《绿叶与黄金》、《大眼猫》、《都会咏叹调》、《立体交叉桥》、《5·19长镜头》,中篇小说集《如意》、《王府井万花筒》、《木变石戒指》、《一窗灯火》、《蓝夜叉》,纪实小说《公共汽车咏叹调》,长篇小说《钟鼓楼》(获全国第二届茅盾文学奖)、《风过耳》、《四牌楼》等。

  内容简介:

  秦可卿是《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中惟一一个有结局的人物,应该是最透明,最清楚的。可是实际正好相反,秦可卿给人留下的问题最多。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曹雪芹在秦可卿这个人物身上,删去了很多文字。以至后来使这个人物扑朔迷离,漏洞百出,只好用其他的一些文字进行补救。那么曹雪芹为什么要删去一些文字?这与秦可卿这个人物的真实身份有什么关系?

  在《红楼梦》一开始,作者曹雪芹一再声称,说他所写的净是一些子虚乌有的事情,读者不必当真,其实这不过是曹雪芹掩人耳目的一种措词。在《红楼梦》里,曹雪芹不但把自己家族的兴衰放置其中,还处处反映了当时的朝政和时局。他把康雍乾三朝的事情浓缩在《红楼梦》中,展现了自己家族由盛到衰的全过程,而秦可卿这个人物的命运则与时局、与曹家的兴衰紧密相连。要想揭开秦可卿这个人物的神秘面纱,不得不从康熙朝说起。那么康熙朝和曹家有着怎样的关系?秦可卿又与康熙朝有怎样的瓜葛?

  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和康熙的要好,奠定了曹家兴盛的开始,在康熙的庇护下,曹家一直处于鼎盛的态势。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为了稳住曹家的这一基业,除了博得到康熙的信任外,还进行其他的政治投资,未来的皇位继承人二阿哥胤礽是曹家的首选,拉拢住皇太子,就是拢住了未来的皇帝,曹家很快就成为太子党的一派人物。自然太子胤礽和曹家的关系也很不一般,然而就在曹家春风得意之时,时局突然发生了震荡,曹家的不幸也由此开始了。

  康熙朝是曹家的鼎盛时期,曹家一连几代在康熙的庇护下,享受着江宁织造的美差。而康熙对曹家的放任自由,也导致曹家祸起萧墙。曹寅在任江宁织造期间,任上亏空库银达三百万两之多,康熙为保全曹家的江南家产,先后让曹家三代四人接任江宁织造的职务。然而曹家的这个巨大亏空一直拖到康熙去世也没有还完。公元1722年雍正继位,雍正上台以后,接连颁布谕旨,开始在全国上下大张旗鼓地清查钱粮,追补亏空。失去强大保护的曹家在雍正朝将会出现怎样的局面呢?雍正是否对曹家也能网开一面呢?

  曹家在雍正时期受尽了折磨,从一个钟鸣鼎食之家逐渐衰败下来,然而到了乾隆朝时期,衰败的曹家又出现了兴盛的局面,而曹雪芹正赶上了这个时期曹家的兴盛,他把这一时期的生活写入了《红楼梦》。大观园里的繁荣正是描写乾隆时期,曹家再次兴盛的局面。然而这种兴盛局面并没有维持多久,就宣告了结束,并且从此一蹶不振。秦可卿这一人物也在这里现出了她的原型。那么曹家为什么又兴盛起来?在乾隆朝又发生了什么事情?秦可卿的原型究竟是谁?

  这些疑问将在本期节目中一一破解。

1/3页 | 1 2 3 >>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闻  CCTV-少儿  CCTV-音乐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