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东南沿海福建是个神秘的地方,我称它为边疆。直到三年前,我还生活在这个地方,一直没有离开。小时候在漫长的海岸线上,行走着水鬼,那是从对面岛上来的。后来我上了厦门大学,面临金门的海滩尚未解除宵禁,一到晚上便听到对面传来老太婆似的喃喃之声,我们称之为敌台,几十个喇叭向对方广播,我听到了《何日君再来》的歌声,这是我最早记忆中的台湾。
后来我有幸在本单位的台港研究室看到大量关于台湾的材料,这是关于台湾的原生态的东西,包括关于台北老街道的书,关于日据时期的台湾,关于台湾的养女心态,关于台湾和内地几个世纪以来的关系,关于在台湾的内地人,和在内地的台湾人,他们身后隐藏着穿透人胸膛的故事。我突然意识到,这是一个重要的故事,是一个中国作家很难回避的主题。
后来我看到南斯拉夫的电影《地下》,获当年电影节金棕榈奖,这个电影把我完全震撼,我看到该片的创作者对于自己民族问题深切的关注,以及对于其内在伤痛的理解,近乎达到哲学的层面。我想,这是个好题材。于是我开始想做一部电影。我阅读了几百本有关两岸关系的书籍,很多是台湾的原版书。我由此获得了一个真实的台湾,和真实的两岸关系的图卷。于是,我开始创作。这是我,一个所谓纯文学作家在没有任何影视单位预约的情况下开始的自由创作,所以它完全是产生于个人兴趣的独立思考,这就使它具有了单纯性。但在创作开始后,我发现庞大的资料无法在一部电影中容身,我改变想法,决定先写一部长篇电视剧,这样我能先熟悉大量材料。因为电影可能经过的锤练要更多。这部电视剧之所以从日据时期开始,一直写到现在。是因为这是一段最靠近我们的现实。我们能在上面找到我们有关台湾的记忆标记。我觉得现在有关台湾的电视或电影作品,大多数未能从历史线条上让我们重新理清楚它和祖国的关系。必须从史诗角度来叙述,才有可能把握住它的命脉。因为这不是某个个人的问题,它是民族的和历史的问题。我不想写家族史,也不想写某种断面,我想陈述历史过程,虽然它发生在个人身上,但毕竟是历史的。
同时,我意识到,我们不是在作简单的宣传,我们是在展现。你就会在这个事实中看到台湾就是中国的一部分。无论从自然的,文化的,政治的,历史的,甚至统计学的角度,都支持这一观点。所以我基于我阅读了大量原版台湾史料,我决定采用电视剧的新写实手法,即客观再现两岸关系中的重要事实,很多被历史原因进行过改装的事实,我都写出其历史的真相,有时连数字都是真实的。这和几十年来的宣传的夸张性是一个对比。这样做的理由在于,事实可能比宣传更说明问题。所以这个电视剧是完全立于真实的基础上的。如剧中有关炮战,台湾乡村生活等都有不同于以往的表现,有的是首次表现。
在人物处理上,我采用的是来自于众多真实的资料,经过整合而成。我想具有很高的概括性。由于这是一个以历史为线索的电视剧,这种典型性是必要的。我在人物性格的处理上,大胆采用一种方法,即人物的纪实方法,就是说剧中没有一个所谓好人,没有一个所谓坏人。只是历史中的人。我这样说的意思是,个人在历史中是要负责任的,但这不一定就要使一个人成为好人或坏人。历史构成了人的命运,人也铸造了历史。所以我在人物身上只在一点是鲜明的,就是个性。这是我们可以比较肯定的标记。比如剧中的李子奇就是这样一个人。性格即命运。所以本剧中创造了这样一种先例,没有好人和坏人,却充满了冲突,从而构成了真实的历史。
在情节上我采用了不以典型戏剧冲突为特征的方法,我认为它可能导致虚无,因为人为创造戏剧冲突很容易,但这是一种无根的冲突,这种所谓“好看”是以刺激观众感觉为目的的,看完了事。而真实的冲突应该以人物内心为依据,以历史为依据,以性格为依据,这样导致的冲突才是有意义的冲突。何况在一个以明显的历史线索为链条的电视作品中,我想必须以历史背景为依据。所以本剧中的大量人物活动,命运的变化,心灵的历程都以历史走向为依据。因为人被历史甩来甩去,人一直试图完成人自己的原始目的,但历史要改变他的轨道,人就要不断斗争,有时是适应。最后人与历史合作,完成一部新的历史,就是被人叙述过的历史,里面站立着一个被历史改变了的人。基于以上原因,所以本剧人物众多,有名有姓的人就达二百多个。
总之,这是第一部全景式、史诗性展现五十年来海峡两岸关系的作品。由于它的创作动机导致它的创作方法是全新的。我想,它有助于人们比较客观地了解两岸关系的真实面貌。当时这部作品写完后,我并没有积极地推出,但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发现此作,表现出很大热情,他们有这方面强烈的使命感、责任心和动作能力,不久就成功地把它搬上屏幕。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几位对本剧贡献良多的朋友,从时序而言,首先是福建的著名电视制作人丁如冰先生,在我进行补充采访时,他因为与我执着于同样的对历史负责的态度,驱车与我并肩深入闽南的海边,选取了第一手资料,接着,中国作协的刘涓迅先生以充分的敏感抓住这一题材,并迅速地推荐给制作中心,其中刘先生提供了大量无私的帮助。制作中心的韩素珍女士和李功达先生对本剧倾注大量心血,提出了许多很好的修改意见,尤其是韩女士,竟亲自动笔修改,让我非常感动。最后我还要感谢张绍林导演和他的剧组为本片付出的大量努力,因为剧本人物景点众多,令他们付出很多的精力,导演竟至病在片场。我说这些是要表明,一部成功的影视作品不像小说,它不是一个人的作品,它是众多人努力的结晶。我诚挚地感谢他们,因为真诚的合作可以创造出真正的好的影视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