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中国电视多元文化价值观 ——关于CCTV引进节目传播互动的思考
张青叶
1938年,美籍俄国人弗·兹沃尔金的发明给整个人类奠定了电视时代的基础。
在经历了上个世纪的冷战和文化对立后,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及社会经济的积累将电视这个大众传媒工具普及起来,共同关注探讨的兴奋逐步被纷繁的信息选择分散并取代。21世纪,中国加入WTO后,凭借高速增长的经济水平和不断开放的市场,中国已经成为亚洲乃至国际舞台的重要角色。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及媒体传播全球化的大趋势下,电视媒体作为中国主流传播媒体的体制变革、文化发展策略及其价值观的确立与完善,不仅作用于当今社会,而且影响着伴随媒体出生的青少年,我们的电视文化如何以开放的态度和宽容的心态来进行国际间的跨文化交流,将世界先进文化介绍给渴望了解世界的中国电视观众,超越以消费观念为主导的一元化的局限,建立中国电视媒体兼容并蓄的多元文化价值观以及有效的鼓励机制和管理方式,激发中华古老民族的文化活力,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中,各民族的文化融合与多元发展已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主题。一个社会的核心凝聚力是文化,在国际交往频繁的信息时代,中国电视媒体不仅是本土电视观众了解世界文化的高速通道,而且更应该成为世界人民及继承中国文化的海外华人了解中国发展变化的最佳桥梁。在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将文化的丰富性与多样化充分展现在屏幕上,凝聚中国各民族(包括海外华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推动整个社会文化的进步和发展,是我们电视节目制作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电视文化多元化的产生背景
从1958年,中国制造第一台“北京”牌电视机开始,直到1977年,中国的电视文化才从政治宣传的舆论工具逐步转变发展成教化、娱乐、信息传递的多功能媒介。随着政治观念的变革和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的二十多年,在文化断裂时期所失落的信仰、价值观以及道德品质被时代的更迭和嬗变而注入了新的元素。文化观念的逐步解放成为社会发展的原始动力。
随着20世纪80年代电视技术的发展,当今中国已经成为拥有电视3.2亿台(有线电视用户8000万),电视人口12亿,居世界之最的庞大的电视观众群的电视大国。看电视已经成为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中国电视走向世界的脚步的加快,20世纪90年代,中国电视文化在介绍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进行国际跨文化交流方面已经迈出了坚定的步伐。自1977年10月,中央电视台国际部播出了第一个引进节目《世界各地》栏目至今,在与国际文化交流和节目引进中,中央电视台国际部播出制作的节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权威地位。
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央电视台国际部仅有《世界各地》《电视译制片》《外国文艺》《动物世界》等几个栏目,进入90年代后,国际部逐步将关注世界文明的镜头深入到世界文化的各个方面,至今每周播出的《正大综艺》《环球》《人与自然》《佳艺五线间》《世界名著·名片欣赏》等共有二十三个栏目,从科技、历史、环境、旅游、电影、音乐等方面,逐步扩展观众的视野,将世界文明与最新动态展现在中国亿万观众面前,它充分表明了中央电视台在跨文化交流领域中的不懈努力和不断加深的认知过程。
已经连续播出十二年的《正大综艺》栏目,在2002年第一季度中央电视台主要栏目知名度排序中列第五位。它说明中国电视观众渴望对异域文化的了解和期待正在逐步提高。如何引领中国电视观众加深对异域文化的认识和欣赏,以宽容和理解的心态接收外来文化的差异性,将本民族的本土文化意识与世界优秀文化进行参照和比较更是我们今天传媒研究机构的新课题。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威廉·奥格尔说:“那种比较隔绝的文化变迁得非常缓慢,简直与停滞无异,而与其他的文化相接触,文化的发展就会非常迅速,传播成为民族文化发展的源泉是非常普遍的。”
在多元生活不断发展进步的时代,我们的电视文化传播还面临着体制、政策、管理等多方面的问题,还需要更加专业化的调整和变革。这一切将带来人们观念上的巨大变化。因为,不管人们如何看待电视这个大众传播媒介,谁都不能无视它今天在影响人们思考、促进社会变革和文化进步中的巨大威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