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看,过去在这个颇有风险的食品买卖行业里,商店经理要想弄清库存商品,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关门停止营业,清点每项商品的数量。在这种情况下便发明了条形码。但只有到了20世纪70年代,随着廉价激光器的问世,条形码才有了实用价值,改变了食品业的运作方式。
条形码本身有12或14条线,每条线对应一个数字。这些数字表示原产国,制造商和具体商品名称。商店或制造商,实际上在这个供应链环上的任何一个单位,都可以在条形码上增加有助于他们生产或库存控制的信息。
在零售这个层次上,经过现金出纳机的每一件商品都是商店库存信息的一部分,使库存发生着变化。这个信息不仅可以提供给商店的管理者,而且提供给世界各地的供应商。
在超市上出售的每一件商品都加上条形码是一笔很大的开支——但是这笔投资节省了数以十亿计的美元。
普赖斯·沃特豪斯·库珀公司去年进行了一次研究,当时恰逢条形码发明25周年。研究结果是,销售行业因为实行条形码节省的每一个美元中有五分半属于食品销售。在整个北美洲,由于实行了条形码,每年节省了180亿美元。节省的数额是巨大的。
条形码的用处之一是追踪食品来源——可能谁也没有预料到这一点。如果有谁认为对食品安全性的担心是属于遥远的过去的事情,那就大错特错了。实际上,食品安全是今日城市食品供应中最困难的问题之一。
发展中的超大城市的食品需求有赖于全球食品市场来满足。但是全球市场带来了全球性的问题。在过去只影响某个国家一个小地区的疾病,在今天就有可能传播到全世界,造成很大损害和亿万美元的损失。
防止或者至少遏制大规模食品疾病的方式之一是准确地追踪食品的原产地。如果怀疑某一批肉含有疾病,必须查明这批肉是从哪里运来的。在北美,率先实行食品追踪制度的行业是魁北克的小牛肉业。
用谷物饲养的牛犊的肉是一种价格昂贵的特色食品。买这种肉吃的顾客希望他们的钱花得不冤枉。加拿大联邦政府与魁北克小牛肉业一道,决心使牛犊肉成为一个可追踪货物来源的样板。他们使用的技术就是条形码。
在标签上,可以看到牲畜屠宰的日期和时间。还有屠宰顺序号、牲畜的编号、饲养厂的编号和重量(应减去的皮重和牛犊的净重)。根据这些信息,我们可以查明这头牛犊是否曾经生过病,生病后是怎样治疗的,是否用过某种特殊的药物。这大大增加了健康的安全系数,因为,如果在食品中发现有病菌,我们可以用这些批号追踪受感染的产品,确保这些产品的收回。
信息流从牛犊一出生就开始了。饲养场里的档案记录着牛犊的出生日期、重量、是否服用过某种药物。由于这些牛犊用谷物饲养,饲养场有确切用何种谷物饲养的记录。
这些信息的作用是对关于这些肉的任何投诉或担心都可以作出回答,可以彻底查清这些肉的来源。如果发现了疾病,这些档案可能意味着要把大批牲畜杀掉——例如最近在欧洲发生的情况,从而大大缩小受危害的范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