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图

配图

李成儒:创业失败也要屡败屡战

睁眼就欠“份钱”的生意

      2005年初,李成儒自己投资了一家名为“海雨天风”的酒楼,酒楼位于北京北三环中路。经营一年之后,他发现酒楼的选址有问题,“我忽略了用餐人群,因为真正的就餐人群是写字楼里的人,如果附近有两个比较大的写字楼,我的酒楼生意一定会非常好。”
      虽然酒楼的经营存在问题,但是李成儒依然一直扛着。起初,他的想法很简单——以商养文。想用从商赚的钱来从事更多的文化事业,但事与愿违。
       说起开酒楼的辛酸,李成儒似乎有点郁闷。开业至今一直都处于赔钱状态,一个月至少要赔上十几万。“其实,我和‘的哥’一样,每天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想着要交一天的水电费等份钱,想着还有80多员工要跟着吃饭。”李成儒无奈地说。
       原本以商养文的想法,被迫只能改变成以文养商。现在的李成儒要用自己在外面拍戏赚来的钱,来养着自己的酒楼。
       其实经营酒楼,李成儒还有些得天独厚的条件。他对做菜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研究。每当讲起做菜来,李成儒就连说带比划,俨然一个厨师的样子。小时候,李成儒家住沙滩,院里有一位叫孙振江的师傅,解放前是李宗仁的私人厨师。李成儒经常去跟孙师傅学做菜。因此经营酒楼,对李成儒来说,应该不外行。他还自创了“儒家菜”,从字面理解,就是李成儒酒楼做的菜。“菜不在多,而在精,就是要让不同的顾客都能吃到自己喜欢的菜,同时也要吃出一种文化来。”李成儒颇有经验地说。

“特别特”的特别老板

      在开酒楼之前,李成儒还做过服装生意。
      1983年正是改革开放的初期。“那时候正好是卖方市场,谁有货谁就能卖钱,当时我的贸易公司做服装、百货、电器等等,主导经营是服装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李成儒说。赶上了好时候,李成儒的服装生意越来越顺。
      1991年,有了相当实力的李成儒,在北京西单的黄金地段又开了一家小有名气的服装店——“特别特”。“当时我这个店非常有名,最初我预测3个月名噪京城,没想到一个月就出名了。我们有很多特别的地方:特别的服务、特别的质量、特别商品、给您特别的满意。”
      当时,李成儒还在北京登报招工选美,李成儒笑言,他当时的这个想法可要比现在很多活动超前多了。当时仅北京报名的就有5000多人,最后他只选了100人,相当于“海选”了。“我是按照演员和空姐的水准来选的,身高165—175厘米之间,形象都很好,给她们的服装都是按照空姐的服装定做的,那时在西单大街上一走,一下子就轰动了全北京城。”
      “特别特”一天的赢利最高达50万元,这样的辉煌持续了2年的时间。“那时做服装是100%的利润,我的成本是75%,但能卖到比较高的价格,利润很大。”李成儒说。
      有了钱的李成儒决定“玩一把”,他和香港的几个朋友一起做起了外汇买卖,把手中的剩余资金拿出来买外汇,这在当时是很超前的事情。“1993年底,美国和日本贸易大战的时候,所有的玩家全军覆没,所有的投资都没有了。”
      说起曾经的商海往事,李成儒已经变得很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