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吉林总站记者 王亚平 李琳
7月21日起,吉林省出现持续性降水天气,防汛形势严峻。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吉林总站党委迅速启动“战时”模式,成立汛期报道党员先锋突击队,并根据气象部门预警信息及各风险点位实际情况,动态调整一线报道团队部署,形成临江、集安、蛟河、延吉、吉林市、德惠、松原报道组。总站第一党支部党员不惧危险冲锋在前,全站采编、技术人员齐心协力共渡难关。在防汛报道期间,两位党员记者发来手记,分享了他们在抢险现场的见闻与体会。
“别付钱了,我看了你们的直播”
王亚平
7月26日,我与同事们组成了本轮应对台风的第一支报道团队。傍晚,团队抵达汛情较为严重的吉林省临江市,连夜赶往当地发生泥石流的灾害点。在得知当地已根据预案成功转移群众后,大家都稍稍松了口气。
△吉林总站记者连夜报道临江受灾情况
充分掌握了当地受灾信息、人员转移情况,我们迅速形成报道,并在总台多个频道和栏目播发。
△吉林总站记者出镜报道
台风“格美”步步紧逼,吉林省临江市、集安市、蛟河市等多地出现险情,总站全员分头行动。27日,我负责带领团队前往集安采访报道,同事们从长春出发与我们会合。在前往集安的路上,雨越下越大,眼看着周围水域水位激增,浓重的雾气四处弥漫,能见度不足50米。
这座位于吉林东南部山区的边陲小城,是吉林重要的旅游城市。受强降雨影响,集安市已经遭遇了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部分路段交通受阻,多个村屯供电中断。
△集安泥石流灾害点位
在集安主城区,我看到多处下水井盖被冲走,不断有水从井口涌出,除了24小时轮流值守的民警,路上鲜有行人。
村屯情况如何?风险点位的人群都转移了吗?是否有伤亡?来不及歇脚,我们带着这些疑问,向村镇进发。
△记者在集安直播报道路桥水毁阻断点抢险进展
在距离集安市中心6公里左右,集青公路沿线的万宝沟泥石流抢险现场,我们遇见一位老人站在雨中不断询问施工进展。
他是集安市下解放村的党支部书记田文福,事故发生前,他和巡防人员已经在这里值守两天两夜。
带我们去安置点的路上,田文福一直在接打电话,叮嘱备齐牙刷、卫生纸等物资;安排民兵守住关键路段,防止村民前往风险地区。到了安置点,他挨家挨户给村民送水、收集村民需求。
“村民一个都没落下。人没事,就是万幸。等水退了,我们再好好收拾,领你们好好走一走,再看看我们的中药材种植基地,我们村部建得老像样了。”田文福笑着对我们说道。
对于持续坚守在抗洪抢险一线村党支部书记的这份邀请,我们暗下决心,一定赴约。
△吉林总站记者在集安的首场直播
在集安市的首日直播任务完成后,我去超市买水。超市老板认出了我——我还未脱下直播时穿的醒目黄色雨靴和被大雨浸透的衣服。
“别付了。”老板摆了摆手,“我看了你的直播,感谢你们对集安的关注和支持。”
我抬头,看见他饱含热泪的眼睛。
我坚持付款,也收下了老板的心意。那一刻,我再次感受到记者这份职业的责任和获得感。
采访不断深入,团队昼夜奋战,以直播、新闻短片等形式,将当地受灾情况、救援抢险进展一一呈现。
这一阶段的抗洪抢险救援报道,给了我与往年不同的感受:当我们到达各个风险点位时,群众转移任务都已基本完成。
我们的报道主线围绕抢险和安置工作展开,而不再是拍摄采访救援受困群众的场景。这种感受反映出的,是地方党委政府在提前预警、科学调配等方面作出的努力。
28日开始,当地雨量明显减弱,天空开始放晴。30日6点45分,本轮降雨导致供电中断的点位全部恢复供电。
截至30日中午,经当地交通部门抢修,31处路桥水毁阻断点已完成超7成作业任务。
其中G331国道丹阿线斜沟岭段发生道路下边坡滑坡,损毁坡面深度40米左右。这一线路不仅是农村客运及城乡公交的主要通行路线,也是连接集安市与辽宁省的重要通道。
我们来到这个点位展开全天候、接力式的直播连线,实时跟踪抢险救援最新进展。
直播间隙,我们来不及转场,就地取材,用几个设备包和一件迷彩服搭起饭桌,大家蹲坐在桌旁简单吃了午饭。
△团队来不及转场,现场用餐
当我准备与驻守临江市的同事张傲然沟通采访进展时,他给我发来一段视频:他的妻子正给不满五个月的儿子播放我们在前线采制播出的新闻。
小家伙听不懂,一直在找声音来源,当妈妈说“叫爸爸”,小家伙才对着镜头笑了起来。
同样在临江驻守的司机张宝强,在7月迎来他的第二个宝宝。他的妻子每天带两个宝宝给他打至少三通视频通话,叮嘱他注意安全。
在这次抗洪抢险报道中,团队的每一位党员、群众不计个人得失,始终以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投入工作,确保了这场战斗能够打赢。
雨后终见彩虹
李琳
听闻蛟河灾情严重,28日,原本在珲春采访东北虎豹保护的我与同事们一行五人,7点从珲春出发,驱车前往蛟河。
一路上,大雨滂沱,汽车的雨刮器不停摆动。在某些路段,坐在车里甚至很难看清前行的路。沿途经过的河道水流湍急,随处可见被冲毁的农田。还未到现场,我们便与当地融媒保持沟通,在赶往蛟河的路上就道路抢修和农田受损等内容及时发回了报道。
中午11点多,终于抵达蛟河。下午4点,同事孙建德有一场大屏直播。然而刚到蛟河的我们,对点位现场并不熟悉。眼见着雨势越来越大,直播信号能否确保也是难题。在草草吃过几口午饭后,我们迅速向直播点赶去。
然而,意外总是让人猝不及防。在赶往直播点的路上,一处道路塌方阻挡了我们的去路。大型挖掘机已经抵达现场,对受损路段进行抢修。从现场了解到,挖通该路段至少还需要半个小时到1个小时的时间。留给我们准备直播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道路抢修现场
在焦急等待中,好在道路按时抢修完成,顺利通车。随后,听闻前方还要经过一处桥梁孔洞,孔洞内积水较深,我们开的商务车恐怕难以通过,于是换乘当地的越野车,几经辗转,终于在下午两点多抵达直播点,与从长春赶到的同事们会合。
△桥下孔洞积水较深
本次直播点位是一处被大水冲断的桥梁,这里也是市区连接两个乡镇的主干道。如果不及时修通,意味着两个乡镇的人们将“与世隔绝”。在现场了解相关情况后,准备直播稿、试信号、演练……一切看似稳步进行。
△桥梁被大水冲断
然而,大雨似乎一点也没有要停的样子,反而越下越大。在团队的通力配合下,冒着大雨,直播顺利结束。我们每个人在“全副武装”的情况下,还是被一个个淋成了“落汤鸡”。
△吉林总站记者在大雨中直播
△吉林总站记者在大雨中拍摄
直播刚一结束,当地的工作人员就催着我们赶紧收拾设备撤离,一开始还没太明白他们的用意,但当我们再次蹚水经过来时那处桥梁孔洞的时候,水已经快淹到车窗的位置了。原来,再不往回赶,我们可能就因为涨水而回不去了!
吃完晚饭,我们来不及休息,又驱车来到蛟河此次洪涝灾害转移群众最大的一个安置点采访。这是一所当地的九年一贯制学校,由于地势较高,安置了280多名受灾群众。他们对安置工作非常满意,但又因为自家的房屋和农田的受损而忧伤。
天灾面前,作为记者,除了共情,唯有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用镜头和话筒为受众传递真实信息。我想,这或许也能为受灾群众带来温暖与力量吧。
△吉林总站记者在集中安置点采访
回程路上,意外再次发生。一段回市区的必经之路由于桥梁路基塌方而被当地用两棵大树拦了起来。不少车辆被挡在外面,不知所措。询问现场工作人员,也不知何时能够将道路疏通。此时已经是晚上9点左右。今天已遭遇太多“艰难险阻”,忙碌了一天的我们,此时反而已不再惊慌和焦虑,而是尽情地享受那段难得的“休息”时光。10点半,道路终于疏通,车辆恢复通行,我们才得以赶回驻地,彻夜写稿、剪片、回传。
△两棵大树拦住了回程的路
第二天早上拉开窗帘,发现雨过天晴,天空中还出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也许这也预示着,当地的人们将以百折不挠的勇气重建家园,迎接风雨过后的艳丽彩虹吧。
尽管天空放晴,我们的报道仍在继续。头天晚上持续的强降雨,让更多的道路、桥梁被阻断,抢通工作持续进行。与此同时,农田排涝、被困乡镇的物资运输等各项工作陆续开展。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的行程也紧张而忙碌,每天采访、拍摄、直播,奔走在抗洪抢险一线,不是被雨淋得浑身湿透,就是鞋子、裤子上沾满泥土,常常因为来不及回市区而蹲在泥泞的乡间小道旁吃盒饭。
△蹲在路旁吃盒饭成为常事
由于吃饭时间不规律,再加上洪灾后环境中容易滋生细菌,团队里的不少同事或多或少出现了肠胃不适症状,而我更是犯了急性肠炎,紧急上医院输液。
△吉林总站记者得了急性肠炎在医院输液
在这次采访中,当地的抢险救灾工作迅速、精准、有序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两天的时间,完全损毁、中断的大桥就能迅速抢通;群众转移安置的时候,因为有103岁的老人,大巴车直接开到老人家门前;300多公顷的积水农田,全部完成排涝只用了三天……细微之处,再次凸显了灾难面前中国人的坚韧不拔与团结一心,更好地呈现这些成为我们继续坚守一线报道的动力。
△技术人员在做直播前的准备
自7月26日至8月2日,吉林总站累计发稿100余条,其中直播连线10余场次,多篇报道成为全网首发和信源。目前,总站报道组依然奋战在防汛一线,作为党员和总台记者,他们将坚守到最后一刻,努力做到突发报道首报迅速、续报精准、终报完整。
执行总监:陈福生
监 制:刘 斌
主 编:赵东亮
编 辑:林智宇
供 稿:总台吉林总站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机关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