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30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节目中心特别策划的“文旅经济盛典”播出,盛典围绕当前国内外文旅业面临的科技之变、消费之变、文化之变等重大议题展开深入讨论,引发各界高度关注。
盛典现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研究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节目中心、中国旅游协会、WaCLab幸福与创造实验室(南开大学)联合发布《中国文旅经济创新·创造力报告(2024)》,并启动“文旅创新共进计划”。
该报告运用了WacLab幸福与创造实验室(南开大学)的研究成果,在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文化产业和旅游业提升国民幸福指数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人工智能技术对旅游者幸福感的影响机理与提升策略研究”基础上,从中国国情、中国实践出发,秉持“创造即幸福”价值理念,以创造力、传播力、引领力为标准,从5大维度、19个关键议题、139个实践观测指标中,筛选出“文旅经济创新创造典型案例100”,全景式展现了中国文旅创新发展的新实践、新业态、新体验、新动向,生动诠释了文旅深度融合助力旅游强国建设的独特价值。
CMGI报告封面及目录
以“创造力-引领力-传播力”
体现中国文旅经济先锋典范
为积极响应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全国旅游发展大会上对旅游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本次盛典以“幸福”和“创新创造”为主题,聚焦中国文旅产业的新现象、新理念、新实践、新创造、新模式,挖掘全国范围内具有“行业开创性、引领性”和敢于“颠覆与定义未来”的文旅先锋代表。
近年来,文旅行业愈发火热,生动创新的案例层出不穷。中国旅游业在实现美好生活、促进经济发展、构筑精神家园、展示中国形象、增进文明互鉴上体现出独特价值和重要作用。《中国文旅经济创新·创造力报告(2024)》充分考虑国家对文旅行业的战略部署、市场特征、民生需求、技术创新等内容,围绕“创造力-引领力-传播力”,寻找体现中国文旅经济创新实践的先锋典范。
创造力方面,体现创造性内涵动力和创新实践的探索,对行业发展有推动和促进作用。如哈尔滨灵敏地抓住“南方小土豆”新闻事件,深挖文旅资源,结合中西建筑风格的“老哈尔滨”风貌,以及中俄文化交融的饮食、艺术等元素,打造了一系列本地特色活动;山西隰县面对游客因拥挤引发的“退票风波”时快速回应,果断采取一系列措施改善游客体验,顺利“转危为机”,赢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传播力方面,形成知识、行动或理念的模式化创新,具有典范意义,激发创造能力。2023年第四季度,泉州簪花火热出圈,让小小的蟳埔村、梧林村成为年度“最美摄影目的地”,打响了泉州簪花文化品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方微博发文点赞泉州:“簪花很美,泉州很赞!”泉州以“一朵花”的美丽姿态再次惊艳世界。
引领力方面,能够引导资源配置、公众行为和政策制定,助力产业升级和社会进步。如乌镇戏剧节凭借独特的文化魅力、国际化的视野、丰富的活动内容以及对地方经济的显著推动作用,展现了强大的引领性和示范效应,成为浙江省乃至全国的一张文化名片。它不仅为中国的戏剧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全球范围内的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模式。
盛典现场,代表“创新文化+”的福建泉州蟳埔簪花围、甘肃省博物馆文创;代表“创新科技+”的浙江新昌山海经奇英雄之路沉浸式奇幻秀、安徽黄山AI伴游;代表“创新理念+”的黑龙江哈尔滨、河北唐山宴;代表“创新空间+”的宁夏漫葡小镇“看见贺兰”、《重庆·1949》;代表“创新融合+”的《我的阿勒泰》,以及带火山西临汾古建游的《黑神话·悟空》,都进行了鲜活灵动的现场展示和表演。
文旅先锋代表们通过说唱、走秀、小品、电音秀、民族舞蹈等形式对案例进行生动形象的演绎,让观众在欣赏节目的愉快“旅程”中体会到入选案例的创新创意亮点和文旅产业惠民利民的民生价值与幸福价值,向全国人民和从业者展现了文旅经济的韧性与强劲的发展势头,点燃了政府、企业、高校、一线从业者对文旅产业发展的信心。
打造“文旅经济创新创造典型案例100”IP
探寻文化旅游提高国民幸福感的新动能与新路径
近年来,在国家对文旅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和战略引领下,依托消费驱动、科技赋能和文化创新的协同助力,我国文旅产业涌现出诸多创新的产业实践。例如,“进淄赶烤”、贵州村超、山西古建与“黑神话·悟空”、泉州簪花等一批新兴文旅典型案例,纷纷在新媒体火热出圈,不断刷新现象级文旅模式;文体旅商交叉融合,研学旅行、Gap生活、农事体验、康养疗愈、文化演艺、民俗节庆等体验项目,引发旅游消费新潮流。日新月异的文旅市场和全国各地丰富的文旅实践,驱动旅游业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幸福产业、创新创造”成为新的发展命题。
面对复杂多元的文旅新现象,如何认识背后的市场逻辑和发展动向是一个难题。为寻找应对理论与解题方案,《中国文旅经济创新·创造力报告(2024)》坚持立足现实,从中国国情、中国实践出发,持续探索文旅新质生产力发展新方向,以创新创造逻辑解析“文旅经济创新创造典型案例100”,应答时代命题。
《报告》归纳提炼洞察与发现,挖掘文旅产业中的典型特色企业、目的地(城市)、景区、乡村(文旅产业、民宿、文旅综合体等)、公共部门、公共空间(文博场馆)、节庆赛事等多类型主体,围绕“新消费”“新业态”“新文化”“新科技”“新空间”五个方面,多维度揭示了文化旅游提高国民幸福感的新动能与新路径。
第一,新消费是文旅市场萌发新兴活力之源。新消费人群的快速崛起引领文旅市场新潮流,新消费需求的纵深变化促使文旅玩法花样百出、持续升级,新消费理念推动疗愈康养旅游绽放生机。
第二,新业态是激活流量的密码、生发出千业百态。旅游市场新趋势引领业态变革,推动文旅产业从传统的观光游向体验游、深度游、文化游转型。情绪价值、悦己经济、精神属性、极致性价比等特征生动刻画了当下消费需求的变化。
第三,新文化引领中式文旅自信登场、争奇斗艳。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生活全面连接,见人见物见生活成为遗产旅游的鲜活写照,成为人人都可亲近的传统时尚;旅游与游戏的“联姻”触发了虚拟世界里的“真实故事”,场景创新带来的沉浸式文旅体验定格了幸福时刻,和合共生让“China Travel” 跨文化旅游热潮涌动。
第四,新科技为文旅创新创造“增翼强芯”。新兴技术如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人工智能(AI)、大数据以及物联网等,正在不断拓展旅游体验的边界,革新旅游体验的定义。
第五,新空间拓展文旅新边界,创造体验新场景。“沉浸”“叙事”“交互”等关键要素构成文旅空间寻求突破的重心。文旅新空间重构了“人-物”“人-人”“人-环境”的多元互动网络,创造多元化、多层次、多感观的幸福价值,成为复兴地方文化、重振地方精神、拓展人与地方链接的有力抓手。
“总台+智库”共创盛典新模式
传播中国文旅声音,讲好中国文旅故事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举办首届“文旅经济盛典”,揭示当前中国文旅经济创造力的“流量密码”,提示了文旅产业面向未来的探索方向。
《中国文旅经济创新·创造力报告(2024)》基于对“文旅经济创新创造典型案例100”的研究洞察,发现中国文化旅游面向未来的十大新动向,探索如何通过激发创造力推动文旅产业发展和创新。
“文旅经济盛典”“文旅经济创新创造典型案例100”将成为全国知名的文旅行业风向标和独有IP,为文旅产业的健康向善发展贡献一份创新创造力量。
未来,“文旅经济盛典”与《中国文旅经济创新·创造力报告》将持续化、常态化发展。“文旅经济盛典”构造了一种总台与智库机构集智共创、协同合作、深度洞察、持续研究、面向未来探索的节目模式,不仅仅是一次对中国文旅经济发展的科学评价,也具备一定的展望性和可持续性。
未来,“文旅经济盛典”与《中国文旅经济创新·创造力报告》将进一步发挥引领力、传播力,运用更为科学合理的研究方法,通过评价、关注、探索全球多个地区的文旅经济发展,形成国内与国际文旅经济发展的有益比较,搭建全球文旅知识库、案例库,以总台与智库合作共创节目为基石,持续合作探索,形成全新的“文旅经济盛典”与《中国文旅经济创新·创造力报告》发展模式,在国内国际实现同步发声,传播中国文旅声音,讲好中国文旅故事。
(原文发布于2024年12月14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研究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