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墙绿瓦,余晖落尽,由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主办的第二届拉美和加勒比国家自媒体意见领袖培训班,在北京隆福大厦顶层举办结业式。拉美多国驻华使团代表、媒体代表、留学生代表出席活动,23位总粉丝量超过4千万的拉美和加勒比国家自媒体意见领袖也在此为他们此次中国之行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舞台两侧,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研究院联合CMG戏曲、CGTN汉服工作室、技术局新闻包装工作室等,以“来中国看看”为主题,为现场外国友人带来戏曲妆造体验、汉服沉浸展演、特色文创互动等多种活动。在仿照中国古代宫殿设计的建筑群中,这些蕴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互动展示,让远道而来的外国友人们更深刻地理解了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世界意义。
有颜值有意蕴的传统戏曲
繁缛精致、色彩复杂的戏曲演出行头,水袖功、扇子功、帽翅功等戏曲基本功演示,男靠、宫装、髯口、鱼鳞甲等各类戏服展示……当我们向热爱歌舞的拉美人展示中国戏曲,如何让他们理解其中的意涵?
拉美人民载歌载舞的同时会在脸上涂抹色彩或戴上面具,桑巴、探戈、萨尔萨等拉美风情舞蹈也各具鲜明的特点,总台选取中国戏曲妆造、基本功等为切入点,从细节出发,以深度体验的方式,向拉美友人讲述中拉历史文化的不同。在专业戏曲妆造师一笔笔描画中,代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印记不仅绘在了拉美友人的脸上,更走进了他们的心里。
台上,京剧、昆曲、汉服秀、国风音乐接连上演,特别是一曲描写青年男女相互爱慕、大胆追求自由爱情的《牡丹亭·惊梦》引发了同样充满热情的拉美友人的共鸣。台下,总台特意以舞台切片的形式将戏曲《牡丹亭》舞台置景搬到大殿中,让大家在移步换景间、在中式美学中,感受属于中国人的特有浪漫。
零距离的汉服展演
拉美国家历史悠久、文化多元,中国几千年来不同朝代同样有着特殊的文化底蕴。为了让拉美友人直观了解中国历史变迁,总台选择以华美精致的汉服为载体,展现中国文化的传承与革新。
参考马山一号楚墓出土原型复原的战国时期直裾深衣、源自千年前敦煌壁画《都督夫人礼佛图》中的都督夫人齐胸裙、大唐诗仙李白的圆领袍、两宋之交的女词人李清照的对襟褙子、中国最著名的医药著作之一《本草纲目》作者李时珍身穿的道袍,这些中国历史上不同风格的汉服,生动展示了不同时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
李时珍后人(左)身着汉服扮演李时珍
活动现场,小红书国风板块汉服博主与CMG小象吸引了拉美友人的目光。拉美友人亲身试穿汉服、体验汉服妆造,在取中国山水高低错落、诗意蜿蜒之意而打造的“诗意山水”氛围置景间,与数十位身着不同款式汉服的工作人员热情互动,体验书法创作、折扇绘画、漆扇制作,中国古典之美与拉美似火热情相映成趣,不同文化也在差异中了解彼此、欣赏彼此。
来总台看看的真诚邀约
正如结业式上拉美和加勒比国家自媒体意见领袖代表的发言:“拉美尤其是我的国家对中国了解得太少了,我坚信促进中国和拉美之间的交流,开放而真诚的对话尤其重要。”此次活动,拉美和加勒比国家自媒体意见领袖集中游访了北京、新疆、湖南、山东、福建等地,中国打开大门欢迎各国友人来中国看看。同样,总台也诚挚邀请友人们来总台看看。
结业式开始前,拉美和加勒比国家自媒体意见领袖们受邀来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参观座谈。巴拿马24/7新闻社总经理Gustavo Guerrero Tryhane在他的社交媒体表示,这座巨大建筑的每个角落都体现出现代传播的本质,反映了中国对信息传播的承诺。
在总台研究院文创展示区,同样出现在结业式活动现场的总台积木转播车、CMG中国小象、猫头狮等各类文创也吸引了外国友人们驻足惊呼。智利自媒体人Joaquin Orellana更是带上总台春晚同款龙头帽即兴起舞,现场好不热闹。
“我会考虑在中国的社交平台比如小红书开设个人账号!”“希望能和总台合作,把拉美的故事带到中国,也把中国的故事带回拉美!”“总台是个好地方!”自媒体意见领袖代表在座谈中纷纷表示,在总台看到了中国媒体的专业与活力,这是一次难忘的旅行。
“总台为此次活动做出了充分准备,效果很好。总台已经成为连接中外的重要桥梁纽带,希望今后双方继续加强合作,为中外民间交流做出更多贡献。”
——中国公共外交协会
“媒体和自媒体在搭建文化桥梁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分享故事,我们可以打破刻板印象,促进彼此的尊重和欣赏。”
——巴拉圭自媒体人 Marco Sander
参加活动的拉美国家驻华使团代表在活动结束后表示,在这里度过了一个美妙的夜晚,不仅看到并感受到中国文化的特色,更看到了中拉友谊更进一步的广阔前景。
培训班结业式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拉美和加勒比国家自媒体意见领袖集体登台共舞。此时的夜色已深,友人们的热情却丝毫不减。热烈奔放的拉美舞姿与博大深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同一片天空下交相辉映、熠熠生辉。中拉相隔虽远,但我们在这里真诚地呼唤:来中国看看,来总台看看!
(原文发布于2024年09月15日“CMG观察"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