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AI+创作者经济论坛”在成都圆满落幕

来源:央视网  |  2025-04-01 11:17:17
央视网 | 2025-04-01 11:17:17
正在加载

  3月28日,由中国网络视听协会、中国传媒大学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中传数字人研究院主办,全国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全国高校影视学会数字艺术与动画专委会协办,元力趋势网承办的第十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AI+创作者经济论坛”在成都召开。作为中国网络视听大会的重点分论坛,来自中国网络视听协会、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版权协会、央博、阿里智能信息事业群、快手、360集团、中国版权链、天娱数科、中科趋势、军工宏图等机构及企业代表,央视网、福建日报海峡都市报、中新社、中国传媒大学、成都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传媒与高校机构的嘉宾共同参加了线下会场活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知名主持人罗旭担任全场主持。

  本次论坛以“创作新动能,视听新表达”为主题,重点围绕AI技术如何重构创作流程、创作者经济如何构建新生态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共同探索智能技术驱动下的视听创作新范式与产业增长新路径。论坛上,首个全国性AI数字资产平台“央艺数”启动建设、首届“24小时AI超创邀请赛”成果展示、2025《中国数字人影响力指数报告》发布,集中展示了AI技术在内容创作领域的创新应用及方向,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向。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司副司长杨铮、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王晖、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秘书长戴炜为论坛致辞。

  AI革新 开启技术赋能新纪元

  主旨演讲环节,四位演讲嘉宾围绕AI技术赋能视听行业及创作者展开。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席科学家沈浩表示:踏入2025年AIGC引领的未来媒体时代,数字人尤其是具身智能数字人成为了行业焦点。在AI技术驱动下,类人机器人加速进化,借由大语言模型获得具身智能与协作能力。大语言模型朝着多模态方向拓展,以语言为核心的 AI Agent 持续迭代升级,自主性智能体 Agentic AI 正逐步成为数字人的高阶形态。展望未来,数字人有望拥有强大的“智能大脑”。然而,人类与具备自主意识的数字人如何和谐共生,以及由此引发的伦理道德问题,已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挑战。

  阿里智能信息事业群副总裁、总编辑周晓鹏认为,人工智能经历了70年发展历程。自2010年深度学习起,在移动互联网数据呈爆发式增长以及算力不断提升的双重驱动下,借助着 ChatGPT 掀起了新浪潮。从实验室走入人们日常场景,如今已重塑了写作、工作、学习、就医等流程。当下,人们应培养“AI感”,理解其应用需求,认知其特性边界,从而有效运用。

  快手副总编辑倪超在分享中表示,在推进数字中国建设的大背景下,AI产业蓬勃兴起,触发了从内容创作、用户交互,再到传统产业模式的深度革新。AI技术已成为丰富视听内容生态的关键驱动力。大众借此尽情发挥创意,各类新奇内容不断涌现,让视听生态愈发繁荣。在商业领域,它也成为价值转化的新动能,推动广告营销、电商等行业加速智能化升级。AIGC必将深度赋能产业变革,助力构建数字时代的内容新生态。

  央视网副总经理、央博董事长魏驱虎分享了央博积极响应文化强国战略举措,目前央博借数字技术深度探索文化数字化路径,从复原文明起源场景,到“何以文明”全球巡展,构建起数字时代集体记忆。他表示,我们正见证由AI驱动的文化觉醒,千年文明借数字技术重焕生机。数字文艺复兴并非偶然,而是人文演进与技术发展的必然碰撞,是用数字重新定义文化存在。

  赋能创作者经济  AI数字资产平台“央艺数” 

  启动为推动AI时代的创作者经济发展,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数字文化艺术博物馆联合中科趋势(北京)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宣布首个全国性AI数字资产平台“央艺数”启动建设,由央博董事长魏驱虎,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智能设计专家吕欣,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秘书长戴炜,中国版权链总经理、中国版权协会常务理事刘政操,央博副总经理张婧,中科趋势CEO张丽锦共同发布。

  据悉,“央艺数”作为首个全国性AI数字艺术资产运营平台,旨在服务AIGC创作时代的数字艺术家及数字艺术作品,探索新型数字艺术资产的创作、确权、展示、运营,致力于推动全球范围内数字艺术资产的共享和共创运营,打造AI技术与艺术深度融合的下一代价值枢纽。平台将4月份启动邀请国内外头部的数字艺术家、AI创作者、数字IP资源入驻。

  央博董事长魏驱虎表示:“央艺数的诞生是央博在AI数字艺术领域的一次重要探索。我们希望通过数字技术的力量,为数字艺术家提供一个展示和发展的平台,同时让传统艺术焕发新的生机。我们相信,艺术与科技的结合将开启一个全新的创作时代。”

  荣誉颁奖 首届24小时AI超创邀请赛成果展示

  “24小时AI超创邀请赛”是论坛的特设赛事,由中国网络视听协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数字文化艺术博物馆、中国国防科技工业文化交流协会联合发起,元力趋势网协办,赛事以“星辰跃迁·创见未来——凌火星域2079”为核心命题,集结筛选出了全国15支顶尖AI超创团队,在24小时内完成从命题发布、极限创作到作品提交的全流程挑战,展现AI技术与艺术融合的行业新范式。

  赛事评审团由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费俊、爱奇艺创始人龚宇、知名导演陆川、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吕欣、快手副总编辑倪超、央视网副总经理魏驱虎、国家国防科工局新闻宣传中心-军工宏图总经理王晓宁、中国网络视听协会副秘书长周结、阿里智能信息事业群副总裁、总编辑周晓鹏九位跨界专家组成,评审团重点从科技想象力、叙事结构、视觉表现力、人文共鸣、声乐张力、航天专业性、传播力这七大维度综合评分。作为赛事召集人,中国网络视听协会副秘书长周结为选手颁奖,也对比赛给予了高度评价:“网络视听产业的底层逻辑正从人力密集型转向智能密集型,AI将成为内容生产的新基建。”

  《报告》发布 洞察行业新动向

  论坛上,中科趋势CEO、《中国数字人影响力指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课题组组长张丽锦发布了2025年度的《报告》。

  《报告》由中国传媒大学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国重实验室”)、中国传媒大学数字人研究院编制,中国网络视听协会、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元力趋势网联合发布,分为研究背景、影响力报告、智能篇(情感智能)、数字资产篇、应用篇、前沿观点与行业展望六部分,呈现了360个国内头部数字人样本、164个海外数字人样本数据,分析了国内外数字人发展状况对比,发展趋势及行业挑战等。张丽锦表示:“数字人正从功能工具向泛在社会单元转变,具备多模态交互、终端无缝迁移等特征。从技术、产品、场景、数字资产等角度而言,数字人应用正在持续拓展中,必将带来商业生态的变革。”

  本次论坛还围绕Deepseek等AI技术在视听领域的内容创作、多模态应用设置了“AI智能体爆发:行业破局者还是设局者”、“AI创作是否削弱人的核心价值”两个方向展开探讨,吕欣教授及知名青年导演主持了论坛。



编辑:孟燕芳 责任编辑:白玉清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
新闻栏目推荐
正在阅读:第十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AI+创作者经济论坛”在成都圆满落幕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