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主题: 农民·电影·新农村(首发)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4月05日 18:13 来源:CCTV.com

  看了《焦点访谈》的《电影又回水峪村》,百感交集。

  农村的农民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要看上一场电影,成了一种奢侈,一个梦想,它发生在山西省大同市的水峪村。主持人翟树杰,差不多30年前,还是部队的一名电影放映员时,就经常到这里为老乡放电影。岁月如梭,之后随着部队的调离,观看电影从这里的人们的生活中,消失得无影无踪。

  老年的农民还能将记忆中的老电影的台词细节,如数家珍的脱口而出,乐不可支;而年轻的一代,连电影为何物,都要向长辈打听,一脸好奇。问他们:“张艺谋知道吗?”回答是:“不知道。”问他们:“陈凯歌知道吗?”回答是:“不知道。”不能想象,在已经是21世纪的今天,在山西大同的农村,人们的文化生活到了如此这般的地步。

  电影在水峪村的消失,不是孤立的;据大同市电影公司总经理说,在大同的农村,至少有100个村都是这种状况。而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原先的由财政拨款改为自负盈亏,于是,农村的电影市场,至少在大同的农村,一落千丈地成为回忆的过去。其它地方怎么样?不清楚,所以不能乱说。我在想,山西的大同,在西部地区中,还是不算最差的,竟至于此。真的不敢想开去。

  现在讲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帮助农村,这是一个清醒的认识,战略的选择。从农村的电影市场的枯萎,它折射了农民的苦,农村的穷……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的起步,对于9亿农民来说,它是又一次的革命,可以预见,农村文化生活的根本改变,是其中重要的方面。有着光荣传统的农村电影市场,也必定会走在前列。

  国家广电总局和文化部,早在1998年就提出了农村电影“2131工程”,就是说要在21世纪初,基本实现一村一月一场电影。笔者不明白的是,1998年到2006年,其间7、8个年头过去了,电影放映队才终算来到了水峪村。盼望已久、如饥似渴的村民们,彻夜难眠;邻村的闻风而来,翘首以待。这一天,水峪村象过节一样。我高兴不起来,我很难过。

  我想,一个农村电影问题的解决,却要经历这么漫长的时间的等待;那么具有改天换地意义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而光荣的事业,她需要经历的考验和困难,也肯定是前所未有的复杂和曲折。特别是西部有些地区的现状,它的实际的情况不堪目睹。起码的生存环境都岌岌可危,听天由命。水的问题,粮的问题,住的问题,路的问题,桥的问题,医的问题,教的问题……。

  一部《奇袭白虎团》,依然在水峪村的老人的脑海里,荡漾起幸福的涟漪。是喜?是悲?

责编:肖阔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