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5年08月01日 16:32 来源:
一口气读完“博客中国”上面长达数万字的《夜色温柔的开场白》,让我开始想象六七年前做电台主持的柴静,用她那阴柔而真诚的声音娓娓道来的情景,还是她那琐碎、细腻、婉约的文风,没有大喜大悲,还有那些支离破碎的片断,所有的情绪都是浅浅的,失去和得到在柴静看来仿佛都不过是人生的一级级阶梯。于是我不难理解为什么如今《新闻调查》的柴静和十年前《夜色温柔》的柴静相比,除了在职业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之外,依然如故,从长沙到北京的一路风尘,竟没能改变她什么。
我对柴静的记忆还是得从“非典”那会儿说起。现在看好多写柴静的文章还停留在“非典”,是的,“非典”那阵儿她走进了小汤山被捧上了天,然后就出名儿了。但是今天柴静的名字却不能仅仅和当年那场瘟疫联系在一起,看看今日的她你会觉得两年前的那次对于我们的柴静来说只是个开始。我被她征服刚好是“非典”过后。 2003年的春天,大街小巷都在谈论柴静,几乎每门课的老师都会跟我们说起这个穿着隔离服在镜头前出现的女孩儿,然而我们对此却不以为然。在我们眼里,这女孩儿运气可真好,赶上“非典”这趟水了,成大牌儿了,有好戏看了,下面这位“一夜成名”的“女英雄”该登上各大媒体的评论席开始“指手画脚”了、开始“指点江山”了……可是后来事情的发展却是出人意料。
“非典”过后好长时间没看到柴静,原来是从《时空连线》彻底转战到了《新闻调查》,做的仍然是记者,而且还是《新闻调查》的记者!过了没多久,依旧是03年,柴静又一次成了舆论的焦点,就是那期掀起波澜的《双城的创伤》,有人说柴静不配做记者。他们驳斥柴静的理由很可笑,柴静不外乎是蹲在那个伤心欲绝的11岁男孩面前怜惜地给他擦了擦眼泪,就被那些坐在舒适的办公桌前没事找事的人斥为“违背了新闻的客观性”。他们倒是记住了新闻的客观,却又很遗憾地忘记了新闻记者最起码的良知。其实那次的节目就在我这个当时对柴静还并不服气的人看来却也是那么的无懈可击。那是起令人心碎的小学生连续服毒自杀事件,刚刚走过“非典”的柴静选择了一次异常艰难并且随时都可能崩盘的调查,因为她所要面对的是一群精神和心理仍处于崩溃边缘的少年人。如果说为了维护一种所谓的客观就可以因此而变得冷漠,记者也不再是那么的令人肃然起敬了。我开始站到了柴静这边,就像当年沈冰为阿根廷的出局而撒下的眼泪一样,柴静的悲天悯人之心触动了我心灵深处几乎都快被世俗而淹没的东西。
之后每看一次柴静,都会感叹一次,为什么她每次出手都会那么精彩。柴静的声音很特别,一听就知道是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播音训练,但你却能轻易地分辩出那是柴静的声音,柔美而富有感情,后来才知道她曾在湖南的电台做过一个叫做《夜色温柔》的节目。她的工作似乎和她那大牌记者的身份相去甚远,在人们的眼里,大牌记者就该像吴小莉、水均益那样,要么向总理提问,要么专访比尔·盖茨……而在《新闻调查》做记者的柴静一年之中能有几天待在繁华的北京城呢,新疆、甘肃、河南……记得去年有一期《南方人物周刊》写了柴静,说是柴静有时早上醒来都要想想她到底睡在哪儿。我真不知道那些养尊处优的好事者有什么资格来评价柴静。
柴静仿佛很少在《新闻调查》之外出现,终于有一次她意外地在别的栏目里亮了相,那是去年雅典奥运期间沈冰主持的《奥运茶馆》,这还只是第一个意外,马上就有了第二个意外,没想到柴静说体育也那么棒。但是如果你对柴静的认识就到此为止的话,那你依然是低估了她。
很早以前就有听说柴静才情出众,但我始终把这种说法看作是炒作柴静的噱头,因为看了好多被认为是“才情出众”的主持人写的书,我已经不再相信这样的说法。之前在一本巴蒂纪念刊上看了“中国第一巴蒂迷”白岩松写的纪念文章,说实话很有些失望,所以当我拿到《经济观察报》,也没有对上面柴静纪念陈逸飞的文章报多大期待。然而那篇《宴散》在我读过的所有关于陈逸飞的悼念文章却是最好的,没有提陈先生的那一打头衔,没有强调他的显赫,甚至没提《浔阳遗韵》,全是琐碎的点点滴滴,却让读的人有流泪的冲动。这样的文字即使放在一个知名的专栏作家身上也毫无疑问是佳作,字里行间的空灵、脱俗和老练在她那个年龄的女人中又是极少的。后来又读了她的《用我一辈子去忘记》,当然有风华雪夜,却也是渗透着理性思考的风华雪夜。于是我料定哪天柴静要是不做新闻了,写书也一定是畅销书。
“非典”过后已有好久没看见柴静参与什么重大题材的报道了,在《新闻调查》她把关注给了那些小人物。直到前不久的“连宋大陆行”我们才在现场直播的《中国新闻》中又看到了柴静的身影,依然是出手不凡。在西安咸阳机场、在兵马俑、在清凉寺、在岳麓书院,她的现场表现无可挑剔,与鲁健的连线配合默契、对连宋家属的发问恰如其分、对现场节奏的控制恰到好处,不愧为是柴静,连《中国新闻》的记者在她的面前也是黯然失色。有时在想,如果《中国新闻》能有卢琛这样的主播还有柴静这样的记者,还有什么不可能的呢?如果有那么一幕出现一定很美妙:卢琛在北京演播室做现场连线,而那边恰好是柴静。但是柴静不可能离开《新闻调查》,要是她去了强势的《中国新闻》,我不知道还有谁会去那么深切地关注中国弱势群体的命运,我们的柴静总是站在小人物这边的,她有时就像是这个社会的良心。
想想柴静的年龄,再想想她那个与新闻八杆子打不着的专业,我这个新闻专业的学生真想一头撞到墙上去。如果柴静能永远待在《新闻调查》那当然很好,但这样一种对“永远”的期待仿佛又是那么残酷,这意味着我们亲爱的柴静要一直这样马不停蹄地跑遍新闻的触角所能涉及到的地方,从遥远的大漠到云南的某个边陲小镇,因为她说过要出现在“离新闻最近的地方”。但是青春易逝,容颜已老,如果对柴静还有别的什么期待,就是希望亲爱的柴静在她追求新闻真相的来回奔波中别忘了一路小心,多多保重。
责编:李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