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博客 论坛 播客 社区网络电视直播 点播手机MP4
主持人频道首页
林海首页
个人简历
相关文章
照片集
互动区
主持栏目
  正大综艺
网友评论
  在微风中认识林海

相关文章

感觉奥地利  

  对于大多数的中国人来说,奥地利是个既遥远又亲近的国家。说它遥远,是因为它远在中欧大地,雄伟的阿尔卑斯山和数百个秀美的湖泊,装点着她迷人的风姿;说它亲近,是因为几乎所有的中国乐迷每逢新年都会聆听来自维也纳金色大厅美妙的旋律,几乎有一些年纪的中国影迷都记得希茜公主的倩影和音乐之声的动听。而对古典乐迷来说,奥地利简直就是个值得朝圣的地方,海顿、莫扎特、贝多芬、马勒、布鲁克纳、勃拉姆斯等都曾经在这里留下了光辉的足迹。带着这样的渊源,我在7月的阳光下,踏上了这片向往已久的土地。

  奥地利的文化

  在奥地利的日子里,我最深的感受就是这个国家的人对自身文化的推崇,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自豪感。他们对文化的他保护和推销,让我这个来自五千年文明古国的人深受感动。无论是在施特劳斯圆舞曲飘扬的维也纳,还是在交响乐之父海顿的故乡埃森斯塔特,或是音乐神童莫扎特的出生地萨尔斯堡,甚至是莫扎特母亲的故乡圣吉尔根,我们的陪同都会充满自豪地向我们介绍音乐家的故居、墓地、生平和他的作品。

  施特劳斯的后人把他曾经居住过的地方变成了一个家族博物馆,除了珍贵文物的展出,你在那儿还可以搞清施特劳斯三父子以及他们作品的关系,并亲耳聆听那些美妙的音乐。当你在他们曾经居住过的环境里漫步时,那些熟悉的旋律就回响在你的耳边。时空在那一刻恍然交错;海顿的家乡父老没有忘记他的遗愿,让他在死后魂归故里,并且修建了一座小教堂让后人凭吊。在埃森斯塔特,听一场海顿作品音乐会竟然成为了一个广受欢迎的旅游项目,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在音乐家曾经演出过的地方,全身心地感受那些打动了无数人的音乐,并由衷地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莫扎特在萨尔斯堡成为了一种象征,城市中心的广场上,他的塑像静静地守望着自己出生的这片土地。而他出生地所在的一条不足百米的步行小街――粮食胡同,更是每天人头攒动。人们在他的故居里,在他六岁展露音乐天赋的小提琴前,在他创作了《魔笛》的小屋前,流连忘返。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奥地利人对这些文物的精心保护和对这些文化遗产的不懈传承,我们是否还有机会发思古之幽情呢?我们是否还知道那些音乐大师和他们的作品呢?

  漫步在维也纳的街头,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百年历史的文化建筑和文化名人的雕像。一样的树荫斑驳地投影在这些历史的见证上,无言而优雅地讲述着曾经有过的辉煌。

  此次萨尔斯堡之行,恰逢闻名世界的萨尔斯堡音乐节开幕,这座百年小城随处都洋溢着音乐的欢乐。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乐团将让乐迷们度过一个乐声缭绕的30天。如果,你没有预订门票,那也没关系。因为漫步街头,你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十步之内,必有一个民间团体或民间艺人,用他们别具特色的演出留住你的脚步。音乐的魅力在阳光下显得分外妖娆。

  当然,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奥地利人对文化的推销也不可避免地带上了商业的成份。每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就是最好的例证。此外,在奥地利街头随处可见的莫扎特巧克力也是他们的杰作之一。这一在莫扎特死后一百年才制作出的夹心巧克力,只因为挂上了莫扎特的头像,就成为了来此旅游的游客一定要购买的礼物。可惜,一代音乐神童没有后人,否则,每年的版税都够他们坐享其成。

  奥地利的建筑

  去过欧洲的人都知道,看建筑是一大享受。无论是哥特式、罗马式的宏伟巨制,还是普通的乡间民居,都让人侧目不止。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奥地利自然也不例外。我们来到维也纳时,恰逢音乐之友协会(金色大厅就在里面)正在维修,我们无缘得以入内。但是,斯特凡大教堂、卡尔教堂、国家歌剧院、美泉宫、霍夫堡皇宫、城市公园等景点还是弥补了我们心头的遗憾。但是,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还属中央陵园和百水公寓。

  中央陵园的名人墓地32A中安葬着众多举世闻名的音乐家。那里与其说是墓地,倒不如说是个充满艺术氛围的公园。每个艺术家的墓碑都造型各异,别具特色。绿草和鲜花装点着他们的安息之地。空气中都仿佛弥漫着音乐的味道。百水公寓则是现代奥地利建筑的代表之一。这座由当代画家百水先生设计建造的公寓充分体现了"自然与人共存"的理念。楼房里,几乎没有一块平地,没有一间屋子是呈规则的四方形。色彩斑斓的立面,窗户中探出的树,波浪型的围墙,所有的一切都是与传统建筑的决裂!站在它面前,你不得不感叹画家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到了奥地利的乡村,木质民居的阳台上盛开着鲜艳的花朵,昭示着勃勃的生机。奥地利人亲近自然的天性可见一斑。尤其,当你驾车行驶在乡间的公路上,你会忽然发现,民居原来是湖光山色中的点缀。他们散落在青山之间、掩映在白云之中,就像一个高超的画师的点睛之笔,每一笔都恰到好处。这时候,你终于明白,对于我们这个星球来说,每个人都只是一个匆匆的过客,青山、绿水、白云、蓝天才是真正的永恒。为了我们的后代,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珍惜自己生存的环境呢?!

  奥地利的生活

  奥地利人的生活可以说是闲散的。随处可见的咖啡馆和酒吧便是明证。在维也纳的乡间,至今还保留着尝新酒的习俗。早在一七八四年,开明的皇帝约瑟夫二世体谅到酒农的辛苦,规定没有餐厅营业执照的酒农允许开设酒店出售当年酿造的新酒。在销售还未完全成熟的葡萄酒时,酒农们往往还制作一些农家食物,如五花肉、排骨、猪肘等。与普通饭店不同的是,客人要自己去前台点取食物。两百多年过去了,这一习俗不仅被保留下来,还成为了一个旅游项目。每到黄昏,游客们就来到乡间,在农家小院里,品新酒,尝农家饭。乐手们缠绵悱恻的音乐把天边的彩霞也醉倒了。

  奥地利人很好客,他们会用最好得美食来招待客人,只是你得做好发胖的准备。因为除了蔬菜色拉,大部分的主食都是肉食,即使是鱼,也是用黄油煎过的。而饭后的甜点,虽然诱人,但绝对甜得你担心自己的腰围。幸亏,奥地利人喜欢运动,上天又恩赐给他们天然的运动场,上百个湖泊可以进行各种水上运动。连绵不绝的阿尔卑斯山又是登山运动和和滑雪运动的天堂。在奥地利,你随处可见骑着自行车的出游者。在他们的眼里,旅游早已和健身融为一体。在这里先学现卖两个小常识:1、英语字母SEE,不是看见,而是湖。喜欢水上运动的朋友千万留意;2、英语字母BAD,不是坏,而是温泉。完累了,泡泡室外温泉,顺便游个泳,那份惬意,真不是言语可以表达。

  奥地利可说的还有很多。只是百闻不如一见。如果您有机会,别错过了这个迷人的国度!我保证,她带给你的感觉一定比我笔下的要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