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博客 论坛 播客 社区网络电视直播 点播手机MP4
主持人频道首页
宋一平首页
个人简历
相关文章
  宋一平在线实录
照片集
互动区
主持栏目
  财经报道
  中国新闻
网友评论

  主持人信箱
相关文章

宋一平:享受新闻就像享受生活  

  喜欢看<<新闻60分>>和<<中国新闻>>的观众一定记得那位圆脸的姑娘,沉稳、大方、笑意明媚。从香港回归开始,5年以来,当国内外重大新闻发生的时候,我们都可以看到她的身影,或者在现场或者在直播间,通过摄像机,向海内外观众传递最新动态——这就是宋一平。

  台下的宋一平讲起话来,最生动的是眼睛,闪着机灵的光芒,仿佛会说话。7年的新闻主播经历磨砺了她处变不惊的个性,也坚定了她做一个彻头彻尾的传媒人的理想。


  

我骨子里就是做新闻的



  宋一平就读于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临近大学毕业,湖南电视台进京选才,宋一平的毕业作业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95年,湖南的电视节目没有改版,谈不上成熟电视环境的诱惑,决定宋一平远赴湖南的是湖南人的执著与诚恳。“后来我才得知,他们前后一共找了我8次。和他们接触过程中,我们彼此认同做节目的理念。当时我想,这里既可以做事,又可以共事,地域对一个刚毕业的学生而言可能就不那么重要了。”

  “当年湖南电视即将改革,电视节目也没有现在好看。的确存在一定的冒险,但大家都认为,我们是可以把节目做得更好看的,为什么不去试试?”

  湖南经济电视台从成立伊始,就一切从零做起,新人新节目,“新”意味着稚嫩与压力,也意味着挑战与艰辛,这其中的苦涩、欢乐、迷茫、坚定自不必说。两年的新闻主播经验算是宋一平的第一次专业积累。也就在这两年当中,宋一平意识到她可能一辈子要与新闻结缘。

  


  “很多人刚刚涉足某个领域的时候,可能会对自己的定位不明确,需要一个过程和时间。当时我也面临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确定自己的定位的问题,曾尝试过其他类型的节目,但都觉得那不是我。我喜欢关注世界每天那些可以预见的和未知的的变化,我渐渐知道自己骨子里可能就是做新闻的。”

  “做了两年之后,节目已经从最初稚嫩的状态逐渐走向成熟,我也在渐渐长大。想想本世纪即将发生的大事,像香港回归、党的15大,澳门回归、三峡截流等等由于地域和媒体的局限,湖南电视台只能做有限的报道。而我希望能够以新闻人的身份参与其中,见证历史的发生,正好CCTV-4在全国各地物色主持人,我在广院时的老师吴郁推荐了我。”

  在CCTV-4做新闻,一做就是5年。从<<整点新闻>>到<<中国新闻>>再到<<新闻60分>>,宋一平在不断地调整自己。2000多个日日夜夜,不变的主播台、不变的摄像机、不变的主持人,当一切成为模式,宋一平在这种固定的模式中寻找着自己的兴奋点。

  “新闻业务的流程可能很程式化,但几乎所有的行业都有它程式化的内容,你是无法改变的。同样的工作做得久了或多或少都会有时厌倦。就我个人而言,新闻本身的魅力足以冲淡有时的厌倦,每经过一次富有挑战意义的直播后,无论付出怎样的辛劳都觉得很值。可预知的是不可怕的,真正具有挑战意义的是不可预知的,而这种不可预见性就是新闻类节目的魅力所在。”

  

我常对自己说“知道自己差距在哪,赶快努力吧”



  5年的主播生涯,给予宋一平许多思考与感悟,她会想新闻每日千变万化,纷繁复杂,作为信息的传递者,需要抱有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大众?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如何做到最有效?

  “9·11之后美国即将攻打阿富汗是可以预见的,我会想,他们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过程会怎样,随即查找相关资料,以便有所准备。虽然那次直播看起来很仓促,连妆都没来及化,没带隐形眼镜,但我的头脑是冷静的。因为在这之前一直没有放松这根弦。”

  令宋一平至今更记忆犹新的是,美国轰炸阿富汗后,局势多变。那年11月美一架民用飞机失事,作为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突发事件,被从家里揪过来做直播的宋一平有点懵了。

  “实际上到后来才知道,那是一架民用飞机,因为机器故障坠毁的。但正处于美国轰炸阿富汗后非常敏感的阶段,会不会是又一次恐怖袭击?那一次我在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下,直接上了直播线。飞机掉到纽约附近的居民区,当时临近感恩节,大家赶着回家,伤亡很多。不可预知的新闻事件直播是最难的,你无法去把握它的方向和未来的发展,我只能在已知的领域寻找,像飞机的生产时间、制造商、型号、服役了多长时间,有没有机械故障的可能性,以及美国当地的情况,居民区的情况和国际其他媒体的报道情况。

  我至今都认为在未知的情况下,做突发事件的新闻直播是最难的,也是最具有挑战性的。”

  经历了那次直播,宋一平检验了平日的积累,并不断地告诫自己“要知道自己的差距,要好好继续努力”。

  “我一直在学习,在准备。现在读北京大学在职新闻与传播学硕士学位,这其中有许多社会学方面的课程,一个真正的传媒人应该站在社会的前沿,了解社会的发展趋势、受众的心理等各方面。”

  许多人会把新闻播音员看作“传话筒”,传话筒的属性限制了新闻人个性的体现。对此,宋一平有自己的见解。

  “我是一个信息传递者,如果带进太多个人的东西,在客观性方面会有所偏差。我同时也是我所在节目集体的代言人,他们的劳动成果是由我来体现的,事实上表达的过程就是创造,我的价值在创造的过程中已经体现了。”

  “我希望会在更宽广的领域与新闻对接。做一些访谈类,背景分析类,专题类节目,我认为在资讯的世界里,缺乏的是有价值的见识。”

  工作中的宋一平理性、职业化、讲起自己喜爱的新闻滔滔不绝。而生活中呢?她随意,简单,以一种淡泊豁然的心境去经营。

  

“如果觉得这个菜不好吃,恨不得把厨房的大师傅拽下来,我来做。”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宋大厨”的绰号就在圈内外传开,很难说明白喜欢的原因。宋一平一点不讳言自己对于生活乐趣的享受,做饭就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我有时在饭馆吃饭的时候,如果觉得不好吃,恨不得把厨房的大师傅拽下来,让我来做。如果遇到特别好吃的,又恨不跑到人家的厨房向大师傅请教做法。

  小时候我妈妈做小甜汤,把水果、核桃仁、花生还有糯米放到一起,红的、绿的、白的,非常漂亮。我父亲做菜的手艺比我母亲好,他有一次做红烧茄子,放了青椒、西红柿、白色的蒜,加上深紫的茄子,然后把我从前院叫到后院,指着锅里的菜说,你看这色彩多漂亮啊。”

  “父母对我的影响很大,他们身处逆境之时从没放弃对生活的信念。现在尽管年纪大了,可对生活的热情和对生命的热爱一如从前。”

  在采访当中,宋一平接到一个电话,要求她在CCTV-4工作人员联欢会上露一手。从回答里,可以感受到她个性中的一些东西。

  “我的特长是做饭,我那个(芭蕾舞)根本不能登大雅之堂的,是最基础的形体训练,会把人家的牙笑掉。不过比如布置会场之类,美工啊什么的,我还挺在行的。大家表演节目那么辛苦,要么我拿相机给大家拍照吧,给他们留个纪念。”

  宋一平的好朋友这样评价她的性格,“她是一个简单和纯粹的人。”闲下来的时候宋一平喜欢看人文科学类的书籍,以及<<读书>>、<<万象>>和新闻性杂志,当然还有耭米的漫画、<<蜡笔小新>>、<<樱桃小丸子>>,学起小新说话有板有眼,徐俐因此称她“宋宝宝”。

  在宋一平眼里没有成功女人,只有完整的女人,“我一直崇尚完整的女人,亲情、友情、婚姻、爱情、事业、情趣、人文关怀的精神,缺一不可。”

  “当然如果别人提起我时,说那是一个很职业、很专业的新闻主播,我会非常高兴的。”

  CNN的新闻主播Larry king 是宋一平最喜欢的新闻界人士,从某种程度上也代表着宋一平的奋斗目标。“一个小老头,穿着背带裤,耸着肩,问问题简洁有力,一双眼睛仿佛看透你的五脏六腑。他的心很平、很沉,不管跟谁说话都有他的原则。”宋一平在采访最后笑意盈盈地讲着,眼神里的专注格外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