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和健康一起呼吸
每次去医院采访,见到那么多的病人,一些很矛盾的想法总会跳出来:生命的脆弱与顽强、健康的平常与珍贵、患者的无助与期待。和许多值得人们珍惜的美好事物一样,健康是和暖色的词汇联系在一起的,而当疾病蛮横地将这件温暖的外衣夺走以后,人们才开始恍然大悟地去寻找。我们似乎习惯于非常“现实”地活在世界上,所以对健康这种用一滴滴鲜血和一次次呼吸构成的看不见、摸不着的感觉常常会遗忘。这种眼见为实的生活哲学只会让我们为健康付出代价。假如健康能被换算成每个人帐户上的存款数额的话,我敢肯定,每一个忽视健康、透支健康的人一定会为每月被划走的那一笔健康按揭而心痛不己。但健康却永远不会把自己异化成银行打印机下的一串数字,她只是静静地躺在我们的身体深处,只让我们从自己的气色、心情来感受她的存在。她就像一位温婉娴静的女子,你对她不好了,她会伤心,这时你也会很难受;你把她逼上绝境了,她会选择离开,或者是一时或者是一世。与其让她悄悄地含泪离去,不如趁她在你身边的时候善待她。
当听到病人沉重的呼吸,看到病人扭曲的表情时,更能体会到医生的伟大。也许是拯救的生命太多了,许多医生反而显得很平和、很谦逊,但正是这种大音稀声、大象无形的感觉似乎让病人对医生有了更多的期待,觉得一定没有医生办不到的事情。可是正像泪流得多了,也就不知道什么是苦一样,医生在面对病人的时候总是那么冷静、从容,但这样可能让有的病人觉得失望,觉得依旧无助。这个时候,病人的一厢情愿和医生的职业化似乎变成了敌人。其实这时候我们对医生不能有太多的苛求,在大家都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下,病人能做的就是去体会自己的坚强。当我们卧病不起的时候,身边的一切都想抓住,尽管这样做并不一定会减轻肉体的痛苦,但却可以通过这份依赖来表达一种被爱和被关注的权利。谁愿意被独自扔在冰冷的病床上呢?在表达完这点脆弱以后,剩下的事就是学会如何坚强和如何妥协。曾经试图帮助一位同事拯救他身患急性白血病的孩子,于是也第一次近距离地直面了生命的挣扎与无奈。在短短两个月时间里,男孩从一个鲜活的生命变成了窗台上被人用鲜花祭奠的照片,残忍以魔鬼的方式干涉了这个家庭的生活。但在病床上的日子里,男孩在父母面前没有一次落泪,直到最后,因为用药太多,他的鼻子渍烂了、消失了,他的父亲才在门外听到他轻声的抽泣。父亲没有推门进去,他不想让孩子坚守这么久的尊严就此崩溃,走,也要让他以坚强的姿态走!生命最后的一天,男孩抬起枯稿的手臂,搂位父亲的脖子,凑近耳朵低声说:“爸爸,救救我。”这是十八岁生命两个月来唯一的一次呼救,也是唯一的一次向命运低头。孩子走了,却让人想,为什么一个尚未成年的生命会以如此坚强的方式捍卫尊严?为什么痛苦在他身上显得如此肤浅?为什么安慰无法取代他内心的无助?因为他有信念。如果说疾病是健康最大的敌人,那么信念就是健康最忠实的朋友。虽然不希望谁都像那个男孩那样用自己的信念坚持到无可挽回,但我们希望有信念常伴身边,告诉自己要好好活着,时时提醒自己珍爱生命、关注健康。
张毅
2003年8月18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