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博客 论坛 播客 社区网络电视直播 点播手机MP4
主持人频道首页
董倩首页
个人简历
相关文章
  2003年6月15日在线实录
照片集
互动区
主持栏目
  央视论坛
网友评论

相关文章

董倩:采访太吸引我了  
 

  北京实验二小、北京八中、北京大学,一路伴着“重点”走过,她的求学之路平坦顺利;《焦点访谈》、《东方之子》、《新闻调查》,她的工作经历简单明了,一直跻身于中央电视台中响当当的新闻评论部;香港回归、政府换届、50年国庆大典、澳门回归、申奥成功、APEC会议、中国加入WTO……她是所有这些重大事件的亲历者;田间地头、胡同里弄,也时常闪现着她忙碌的身影。在《新闻调查》的办公室里,我们“逮”到了刚刚从上海采访归来的她——董倩。

  从“无缘无故”的自信到“有缘有故”的谦虚

  董倩毕业于北大历史系,学历史是被分配去的,和许多年轻人一样,当时的董倩还没有意识到历史的重要性,用她的话讲“在学校没好好学”。可是,如今的她已经知道了“当你经历了一些事,你会问‘为什么’; 当你问‘为什么’的时候,你就想知道以前是什么样的。”因此,如果你问董倩现在最想回学校学什么,她会告诉你“还想学历史”。

  1995年10月,刚刚走出北大校门的董倩去参加中央电视台的招聘考试。牛仔裤、灰毛衣、格子衬衫、大黑帆布包,短短的头发、大大的眼镜、素面朝天,带着一身“学生气”的董倩夹在精心化妆、打扮入时的对手中间,显得格外稚嫩。而带着北大学子特有的自信,董倩想“不就是考试吗?考试不怕!”

  笔试结束,进入面试环节。考场里,新闻评论部所有的领导和制片人呈“U”字型围坐,被考者就坐在中间。当时,董倩那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势给考官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哐哐哐,就说。天不怕,地不怕。”与所有考试一样,董倩顺利通过了这次入台考试,进入新闻评论部,成为一名出镜记者。

  刚出校门的董倩,对于电视可以说是地地道道的门外汉。年轻的她没有社会经验,没有工作经验,不懂电视,也不懂编辑机。于是,原先的自信被汹涌而来的自卑所取代。现在回忆起来,董倩坦言,“那种自卑几乎要了我的命。”而最初的那份自信也被她称为“无缘无故的自信”。

  如果说是“自信”让董倩进入了中央电视台,而这种“自信”又在接踵而来的“自卑”面前轰然倒塌,那么是什么让她战胜了那要命的“自卑”呢?在《东方之子》的一次采访中,一位采访对象告诉董倩,“人和人的资质差得并不多,那么有的人能成功,有的人成功不了,就是在于谁能坚持。”于是,在改变自己、适应社会的痛苦过程中,董倩想到的就是“坚持”。

  坚持下来的董倩,至今已经历了7年记者生涯的历练,按说应该是比较自信了。而她却深有感触地向我坦言:“真是越做越觉得如履薄冰、诚惶诚恐……”往常的经历被她称为是“实习生的经历”,是“谨慎的学习过程”。“按说每做一个节目我都应该增加自信,但问题是两方面的:一方面,的确是培养了自己的自信,知道在面对采访对象的时候应该调整到一种什么样的状态,这比以前自信了;另一方面,我比以前更诚惶诚恐、谨小慎微,因为我知道要采访得好太难了!怎么能够深入事情的本质、核心,挖掘到真实情况,这其中的学问太深了!”话语中,我们看到了今天成熟而内敛的董倩。

  对于董倩而言,没有得心应手的节目。“一个节目的成功与否,跟你的准备、跟你的小心是成正比的。再得心应手的片子,你轻视了它,一样效果不好,因此我会重视每一个片子。”

  从重点学校到新闻评论部,一路在“人尖”中打拼的董倩,虽然亲历了众多重大事件,越来越被观众和业界认可,但董倩却有着出乎我们意料的谦虚,“从所处的环境中,我始终能感受到什么是优秀的,所以我就越发感受到自己的不足。我知道自己资质平平,所以我必须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我才能维持跟那些优秀的人一样的水平。这不是谦虚,这点我对自己的评价很客观。”从董倩坦承的言语中,我们已经看不到当年考场上那个女孩了。

  从“我行,没问题”到“让对方觉得你配坐在他面前”

  董倩采访的第一个对象是解放军某医院的院长,当时她的感觉就是“我行,没问题!”当时就是一盘散沙地提问,也不需要挖掘出对方什么东西。多年之后,董倩认识到那时“我进入的门槛比较低”,现在则不同了。

  六年面对面的采访经验,董倩总结出一句话:让对方觉得你配坐在他面前。“不管什么人,部长也好,普通老百姓也好,所谓‘配’,就是让对方感到‘你懂我说的话’。不因为他是高官就仰视他,也不因为他是普通人就俯视他,心态要平和。要了解他的处境和他讲的内容,要设身处地地站在他的角度考虑。”言谈中,董倩那双藏在眼镜背后的弯弯的眼睛,正渐渐变成一名记者的眼睛,它代表的是公众舆论,代表的是公正客观。

  然而,董倩知道自己尽管做不到绝对客观,也要做到尽量客观,尽量让对方觉得平等。每做完一个节目,董倩都要回头去看,不断地检点,不断地反思。至今,最令董倩耿耿于怀的就是两年前对日本律师的那次采访。出于中国人的民族感,董倩不知不觉中带着一种态度去采访了,“那时的确是太不成熟了。我觉得这是作为一个记者的失职,因为你带着一种偏见去采访,就会影响到被采访者在你面前展示他自己,流露他的内心。我表面上是很正义,其实我是偏见的。后来回想起来,我对那个律师都感到非常非常歉疚。”

  对于“配”字,董倩有着她今时今日的理解。即使是采访一个犯人,她都会让对方觉得自己是被尊重的。因为她知道,人只有处在被尊重的状态下,他才会感觉双方是平等的,也才会有与人沟通、交流的愿望。

  由于“配”字,董倩也有着内心的矛盾。她之所以想成为一个名记者,并不是想把自己营造成一个明星,她甚至本能地抗拒着这种可能。她只是想被更多的人认同,这样,“在日后的采访中,能让别人把你当回事,还是一个‘配’字。你更加‘配’,他就会更重视你,采访出来的东西就会更客观、更准确。”这正是董倩所渴望的良性循环,而这种“出名”仅限于她的行业领域,她并不想把这弥漫到生活中。这也许就是董倩至今为止,只接受过孙小梅和我们的采访的原因吧。低调的她连接受采访时的语调都是低低的。

  从“人对人”的采访到“人对事”的采访

  如果说《东方之子》是在进行“人对人”的采访,那么《新闻调查》则是在进行“人对事”的采访。经过在《东方之子》三年的历练,董倩学会了挖掘一个人的内心的东西。而《新闻调查》涉及的面要广,程度要深,挖掘的是事件、事件中的人和人所参与的事件。从《东方之子》到《新闻调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只有完成了《东方之子》的积淀,通过在《东方之子》的钻研、训练、提高,才能进入《新闻调查》这一更高的层次。没有《东方之子》的训练,就不可能有我在《新闻调查》今天相对自如一些的采访功力。”

  作为一名出镜记者,董倩把自己定位于资料的搜集者,“要做一桌丰盛的宴席,素材的搜集是必不可少的,你准备了什么样的料,决定着你将获得一席什么样的菜。所以我作为资料的搜集者,任务也是比较艰巨的。”为了能够搜集到更多的料,董倩不断地尝试不同领域的采访。她把现阶段定位为打基础的阶段,而《新闻调查》则提供给她一个广泛涉猎各个领域的平台。

  比如前不久,社会反响强烈的《拒绝色情声讯台》这期节目,董倩既可以接触到一个很普通、很简朴的家庭,又可以接触到电讯行业的管理者,“最低、最高,一件事情、整个脉络,通过《新闻调查》提供的这个平台,我们可以顺藤摸瓜,接触到各个不同层次的人。”而这就是《新闻调查》吸引董倩的地方。

  “朴素大方”是董倩对自己采访风格的评价,这也许得益于她的父母。虽然董倩是家里的独生女,但多年来,父母给她最大的影响就是“朴素”。然而,《新闻调查》需要不断地质疑。比如对方说一句话,不管是真是假,都需要记者本能地问一句“是这样吗?”而董倩平时做人的态度是,首先信任对方,然后再了解对方,所以她处事的态度就是“是这样的”。为此,董倩由衷地说,“我要在将来漫长的采访中学会质疑。这点上要说服自己,挺不容易的。”言语中,我们又看到了董倩朴素的一面。

  经过7年的记者生涯,进入而立之年的董倩,已对采访产生了一份浓浓的眷恋。她坦言自己没有长期目标,就是想“来一个节目,我就要认真把它做好”。她甚至从未想过不做记者,自己会去做什么,“我太喜欢这行了!我太喜欢在采访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别人对我的信任。他在我们的交流中,一点一点把话匣子打开,把心里、脑子里长期积淤的一些话跟我说出来。这种受到信任的感觉非常美好,我喜欢这种感觉。我实在想不出为什么不做下去的原因,这个东西太吸引我了!”(央视国际记者 戴昕 艾中)